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宁志解郁方对肿瘤相关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05-02 15:04

  本文关键词:宁志解郁方对肿瘤相关性焦虑的临床疗效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肿瘤患者由于疾病特殊、治疗复杂,导致其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明显高于普通内科患者。焦虑症作为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其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已被长期随访研究所证实,焦虑情绪会对患者身心造成巨大的伤害。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并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施行干预措施,以消除患者由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治疗及预后具有重大积极的意义。本课题认为,焦虑症主要属中医“郁证”范畴,经过辨证论治可实施个体化中药口服治疗,导师冯利教授综合多年经验,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温胆汤为基础方,自拟宁志解郁方治疗肿瘤患者的焦虑情绪,临床上未观察及不良反应及明显药物依赖性,可帮助患者缓解因焦虑产生的症状,以更好地投入于医患配合,对肿瘤患者的预后有正面积极的影响。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宁志解郁方对肿瘤患者的焦虑状态改善情况,评价该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中医治疗肿瘤相关性焦虑的特点及优势,为肿瘤相关性焦虑的中医临床和科学研究提供借鉴,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合并焦虑的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一种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研究,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肿瘤科门诊中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观察周期为2周,观察各组患者服药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肿瘤相关性焦虑各项评分指标的差异,判定治疗前后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并进行毒副反应观测,评价宁志解郁方口服治疗肿瘤相关性焦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结果1基线分析本课题共纳入了66例病例,2例脱落,最终进行疗效统计的病例共66例,其中男31例,女35例。经统计学检验,不同性别、年龄间的HAMA评分、QOL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2疗效分析2.1治疗2周前后HAMA分数比较66例患者HAMA分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痊愈10例,无效6例,治愈率15.15%,总有效率90.91%,用药前后HAMA量表评分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2.2治疗2周前后QOL分数比较用药前后66例患者QOL分数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根据有效率统计,有效11例,占16.67%;根据统计学检验比较用药前后QOL积分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1)。2.3不良反应观察服用中药治疗前后,入组病例均未观察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研究结论宁志解郁方可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状态,对少阳枢机不利型焦虑患者有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良好,未观及不良反应。
【关键词】: 焦虑 宁志解郁方 中医药 肿瘤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英文缩略语10-11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11-35
  • 综述一 中医学对肿瘤合并焦虑的研究现状11-21
  • 1 古代医家的描述11
  • 2 病因病机11-12
  • 3 治疗文献研究12-17
  • 4 小结17-18
  • 参考文献18-21
  • 综述二 西医学对肿瘤合并焦虑的研究现状21-35
  • 1 概述及积极干预负性情绪的重要性21-22
  • 2 发病机制22-24
  • 3 治疗方法24-29
  • 4 小结29-30
  • 参考文献30-35
  • 前言35-36
  • 第二部分 论文正文36-49
  • 研究方法36-41
  • 1 研究对象36-38
  • 2 研究方案38-41
  • 研究结果41-46
  • 1 病历资料41-45
  • 2 结论45-46
  • 讨论46-49
  • 1 类似组方中药口服的研究现状46-47
  • 2 宁志解郁方临床观察结果讨论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1
  • 附录51-55
  • 致谢55-56
  • 个人简历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永生,于世英;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肿瘤相关性贫血中的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2005年08期

2 尚修娟;李晓峰;;肿瘤相关性疲劳[J];医学综述;2008年07期

3 闻玉梅;;应用微生物与肿瘤相关性研究成果为防治肿瘤服务[J];微生物与感染;2008年01期

4 赵宝珍,朱芸,秦梅;肿瘤相关性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例[J];河北医药;2004年02期

5 王秀茜;中西医论精神因素与肿瘤相关性的进展(上)[J];基层医学论坛;2005年01期

6 王秀茜;中西医论精神因素与肿瘤相关性的进展(下)[J];基层医学论坛;2005年02期

7 乔明洲,刘向阳,钟宏;肿瘤相关性贫血[J];中国医刊;2005年09期

8 王志强;张力;徐菲;;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每周1次疗法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探讨——附39例报告[J];新医学;2006年03期

9 史继静;刘朝奇;;白介素6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生命的化学;2008年01期

10 林果为;王小钦;;提高肿瘤相关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水平[J];肿瘤;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超;刘沈林;;肿瘤相关性腹泻的中医药治疗[A];2010年江苏省抗癌协会第二届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0年

2 夏晓艾;何成章;;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A];江苏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四次肿瘤学术研讨会暨无锡市妇产科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周惠芬;李建勇;钱思轩;吴汉新;;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周惠芬;李建勇;钱思轩;吴汉新;;恶性肿瘤相关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肖志华;于丁;;肿瘤相关性贫血及其治疗[A];湖北省抗癌协会第十八届学术大会专刊[C];2008年

6 朱军;;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现状与进展[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朱军;;肿瘤相关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A];临床药学高端论坛之二十三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治疗现状与药学监护讲义[C];2012年

8 张瑞萍;王社论;高云阁;周学慧;李明;;肿瘤相关性贫血的发生及治疗研究[A];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教育集暨论文集[C];2009年

9 朱建芳;梁黎;王春林;傅君芬;洪芳;董关萍;;24例肿瘤相关性早熟的临床分析[A];2008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荣秀梅;李冬云;;肿瘤相关性贫血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探讨[A];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朱国旺;促红素治疗更符合肿瘤贫血患者生理状况[N];中国医药报;2012年

2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所 章必成;肿瘤相关性腹泻——一要忌口二要护肤[N];健康时报;2006年

3 陈金伟;广州肿瘤相关性贫血治疗出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葛军娜;胃肠肿瘤相关性贫血调查和机制探讨及铁剂干预的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田丽丽;益中生血胶囊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王s

本文编号:341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41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4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