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10-25 15:27
目的:观察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为缪刺法在临床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面肌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针刺治疗(眼轮匝肌痉挛者,穴取患侧攒竹、瞳子髎、鱼腰;面颊、口角肌痉挛者,穴取患侧颧髎、地仓、迎香),常规针刺深度,治疗组应用缪刺法治疗,(穴取与对照组相同的健侧穴位),针刺深度0.30.5寸。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每次治疗30分钟,每天治疗1次,治疗6天休息1天,疗程为1周,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Penn痉挛频率分级和Cohen痉挛强度分级对痉挛的程度进行评估。治疗结束后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前对两组患者面肌痉挛程度进行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第一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与治疗前进行组内比较,两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并无显著区别。第二疗程结束后,进行组内比较与组间比较,组内比较痉挛程度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不存在差异。第三疗程结束后,组内比对痉挛程度改善仍具有统...
【文章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面肌痉挛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及病机
1.3 治疗方法
2.现代医学对面肌痉挛的认识
2.1 西医对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研究
2.2 西医对面肌痉挛的治疗认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中医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2.6 医学研究伦理准则
3.临床研究结果
3.1 两组第一疗程结束后痉挛程度比较
3.2 两组第二疗程结束后痉挛程度比较
3.3 两组第三疗程结束后痉挛程度比较
3.4 两组第四疗程结束后痉挛程度比较
3.5 两组四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
3.6 随访观察
讨论
1.立题依据
2.选穴依据
3.缪刺应用的中医理论依据
4.缪刺应用的西医机制探讨
5.评价指标
6.结果分析
7.典型病案
8.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药并用与常规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周祥华,付玉娜,刘陨君,张玉国,姚栾,张欣. 吉林中医药. 2019(02)
[2]悬挂针联合麦粒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汤禹李焓,陈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1)
[3]缪刺研究概述[J]. 李霞,廖冬梅,金李,唐成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10)
[4]毛刺配合辩证取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J]. 杨利,李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16)
[5]针刺配合麦粒压灸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J]. 伍丽蓉,阳运秋. 光明中医. 2018(12)
[6]高频电针加穴位埋线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J]. 夏粉仙,孙小英,徐百兴,李晶晶. 上海针灸杂志. 2018(05)
[7]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单纯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J]. 陈成芳,施俊峰,宗惠花. 中外医疗. 2018(08)
[8]巨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41例临床观察[J]. 肖金良,王甜.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2)
[9]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J]. 张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15)
[10]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现状及进展研究[J]. 薄金红,岑立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2)
硕士论文
[1]清铃揿针结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D]. 武玥.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
[2]毛刺法配合按摩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D]. 金京国.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57684
【文章来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面肌痉挛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及病机
1.3 治疗方法
2.现代医学对面肌痉挛的认识
2.1 西医对面肌痉挛的发病机理研究
2.2 西医对面肌痉挛的治疗认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西医诊断标准
1.4 中医诊断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剔除标准
1.8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4 疗效判定标准
2.5 统计学方法
2.6 医学研究伦理准则
3.临床研究结果
3.1 两组第一疗程结束后痉挛程度比较
3.2 两组第二疗程结束后痉挛程度比较
3.3 两组第三疗程结束后痉挛程度比较
3.4 两组第四疗程结束后痉挛程度比较
3.5 两组四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疗效比较
3.6 随访观察
讨论
1.立题依据
2.选穴依据
3.缪刺应用的中医理论依据
4.缪刺应用的西医机制探讨
5.评价指标
6.结果分析
7.典型病案
8.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药并用与常规针刺法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 周祥华,付玉娜,刘陨君,张玉国,姚栾,张欣. 吉林中医药. 2019(02)
[2]悬挂针联合麦粒灸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J]. 汤禹李焓,陈劼.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11)
[3]缪刺研究概述[J]. 李霞,廖冬梅,金李,唐成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10)
[4]毛刺配合辩证取穴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J]. 杨利,李兵.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16)
[5]针刺配合麦粒压灸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J]. 伍丽蓉,阳运秋. 光明中医. 2018(12)
[6]高频电针加穴位埋线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J]. 夏粉仙,孙小英,徐百兴,李晶晶. 上海针灸杂志. 2018(05)
[7]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单纯性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J]. 陈成芳,施俊峰,宗惠花. 中外医疗. 2018(08)
[8]巨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41例临床观察[J]. 肖金良,王甜.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2)
[9]电针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观察[J]. 张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15)
[10]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现状及进展研究[J]. 薄金红,岑立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2)
硕士论文
[1]清铃揿针结合芍药甘草汤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D]. 武玥.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
[2]毛刺法配合按摩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D]. 金京国.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57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4576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