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粉外敷联合刺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发布时间:2022-02-09 04:28
目的探究蜈蚣粉外敷联合刺血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阳江市中医医院2019年1—7月收治的60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阿昔洛韦+甲钴胺片+加巴喷丁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蜈蚣粉外敷与刺血拔罐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治疗前后其他症状积分、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不良反应,以及出院3、6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痒、触觉敏感、灼烧感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3、6个月...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2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症状积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
2.7 两组患者随访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抑郁药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周沪程,罗凤林,许辉,李遇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12)
[2]微波与红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 郑艳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9)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进展[J]. 段苡文,郭书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07)
[4]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J]. 冉灵芝.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3)
[5]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中医辨证论治[J]. 常明亮,王彰勇,常炳文.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08)
[6]夏天无肌注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兰琪欣,蒋宗滨,张爱民,何睿林,周增华,许圣荣,陈云婷. 山东医药. 2019(12)
[7]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 TNF-α的影响[J]. 林涛,代月娥. 河北医学. 2019(02)
[8]蜈蚣药理作用、临床用量及毒性研究概况[J]. 田莎,田雪飞,黄晓蒂,姚天振,龙嘉浩.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5)
[9]维生素C治疗带状疱疹痛的研究进展[J]. 刘尧,陈立平,孙凯,申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03)
[10]蛇串疮中医诊疗指南(2014年修订版)[J]. 周冬梅,陈维文. 中医杂志. 2015(13)
本文编号:3616371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20,17(25)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2 纳入标准
1.2.3 排除标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1.3.2 观察组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比较
2.2 两组患者疼痛开始缓解时间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他症状积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2.6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比较
2.7 两组患者随访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抗抑郁药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周沪程,罗凤林,许辉,李遇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12)
[2]微波与红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随机对照研究[J]. 郑艳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9)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研究进展[J]. 段苡文,郭书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07)
[4]泛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J]. 冉灵芝. 中国医药科学. 2019(13)
[5]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的中医辨证论治[J]. 常明亮,王彰勇,常炳文.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08)
[6]夏天无肌注辅助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兰琪欣,蒋宗滨,张爱民,何睿林,周增华,许圣荣,陈云婷. 山东医药. 2019(12)
[7]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 TNF-α的影响[J]. 林涛,代月娥. 河北医学. 2019(02)
[8]蜈蚣药理作用、临床用量及毒性研究概况[J]. 田莎,田雪飞,黄晓蒂,姚天振,龙嘉浩. 湖南中医杂志. 2018(05)
[9]维生素C治疗带状疱疹痛的研究进展[J]. 刘尧,陈立平,孙凯,申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8(03)
[10]蛇串疮中医诊疗指南(2014年修订版)[J]. 周冬梅,陈维文. 中医杂志. 2015(13)
本文编号:36163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16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