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浊祛湿方通过SREBP-2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化浊祛湿方通过SREBP-2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背景:高脂血症为内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伴或者不伴有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可严重损害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是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西药降脂药物对本病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如肝、肾功能异常、肌毒性等不良反应。化浊祛湿方针对高脂血症形成的源头“湿浊”先证用药,前期大量临床研究显示能有效降低血清CHOL水平。最新研究热点的肝脏脂代谢调控中心,包括SREBP-2基因其下游HMGCR、LDLR、PCSK9基因等是调节CHOL代谢的靶基因,因此我们推测化浊祛湿方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是通过SREBP-2基因及相关靶基因实现的。为此,本研究拟从血清生化、组织病理改变、基因表达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化浊祛湿方调节胆固醇代谢的基因靶点及分子机制,为脂代谢紊乱早期广泛应用化浊祛湿方截断病势提供有效依据。目的:观察化浊祛湿方对高脂血症SD大鼠模型血清胆固醇及肝肾功能的影响;观察化浊祛湿方对肝内脂质含量影响;探讨化浊祛湿方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96只SD大鼠随机抽取18只最为空白组,普通饲料饲养,其余78只大鼠均以高脂饲料饲养。饲养4周后,所有大鼠目内眦取血检查血脂水平,确认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依据血脂水平,将78只高脂饲料饲养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8只、辛伐他汀组12只、绞股蓝组12只、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12只、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12只及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12只,各组均高脂饲料饲养至实验结束。造模成功后,采用经口灌胃的方式对大鼠进行药物干预。其中,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高纯水,辛伐他汀组给予配置的辛伐他汀片灌胃溶液,绞股蓝组给予配置的绞股蓝总甙片灌胃溶液,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给予配置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灌胃溶液,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给予配置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灌胃溶液,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给予配置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灌胃溶液。各组均按照每100g体重1m1容量称取,每天灌胃1次,连续12周。每日测量所有大鼠体重,并每周记录一次体重;分别于造模4周后和药物干预第4、8、12周后取血,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CHOL、LDL-C、HDL-C、VLDL水平,第12周时检测ALT、AST、 BUN、Cr等安全性指标;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随机各抽取4只大鼠,获取肝脏组织,药物干预第12周后,每组随机抽取各4只大鼠,获取肝脏组织,采用油红0染色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组间肝内脂质含量的差异。药物干预第12周后,每组随机抽取大鼠各6只,获取肝脏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SREBP-2基因及其下游HMGCR、PCSK9、LDLR基因的表达。结果:(1)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从药物干预第8周开始,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就显示出良好的降低血清CHOL效果,与模型组比较血清CHOL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血清CHOL水平与之无明显差异(P0.05)。药物干预第12周后,辛伐他汀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均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血清CHOL水平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与模型组比较,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血清CHOL水平明显降低(P0.05)。药物干预12周后,除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外,各治疗组血清LDL-C水平改善均不明显;药物干预12周后,除绞股蓝组外,各治疗组血清VLDL水平均明显改善。药物干预12周后,各组血清HDL-C、ALT、AST、BUN、Cr水平均无明显变化。(2)组织病理改变:药物干预12周后,肝组织油红0染色证实,除绞股蓝组外,其余各治疗组大鼠肝细胞油红0染色结果介于正常组与模型组之间,大鼠肝细胞肿胀减轻或消失,细胞核呈蓝色,细胞内脂滴面积变小、数量减少,或仅含少量脂滴,其中以辛伐他汀组和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滴含量与正常组最为接近。(3)基因表达水平:药物干预第12周后,在SREBP-2 mRNA表达方面,绞股蓝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空白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HMGCR mRNA表达方面,绞股蓝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空白组模型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PCSK9 mRNA表达方面,空白组辛伐他汀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绞股蓝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各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LDLR mRNA表达方面,辛伐他汀组绞股蓝组化浊祛湿方低剂量组化浊祛湿方中剂量组化浊祛湿方高剂量组模型组空白组,与空白组比较,各组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浊祛湿方可以有效降低血清CHOL水平,可能与抑制SREBP-2 mRNA及其信号通路中HMGCR mRNA表达,阻止胆固醇合成有关。路志正教授用调理脾胃祛湿化浊法,针对痰湿中阻、运化失常等内伤脾胃病理机制,在痰湿尚未形成之前,对痰湿的源头进行早期干预,加强脾胃运化,从源头治起,阻止胆固醇过多合成,实际上是将高脂血症的治疗前移,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是中医既病防变、治未病学术思想的具体体现,为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高脂血症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 化浊祛湿方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菌素9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有效方药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1
- 英文缩略语简表11-13
- 文献综述(一):名老中医有效方药传承的研究方法现状13-32
- 1 有效方药的概念13-14
- 2 有效方药的知识特点14
- 3 有效方药的传承模式14-15
- 4 有效方药的一般传承过程15-16
- 5 有效方药传承的研究方法16-24
- 6 传承研究方法在化浊祛湿方研究中的应用24-25
- 参考文献25-32
- 文献综述(二):SREBP-2基因及下游基因与胆固醇代谢32-41
- 1 胆固醇代谢与血浆脂蛋白代谢32-33
- 2 SREBP-2基因与胆固醇代谢33-34
- 3 HMGCR基因与胆固醇代谢34-35
- 4 LDLR基因与胆固醇代谢35-36
- 5 PCSK9基因与胆固醇代谢36-37
- 参考文献37-41
- 前言41-42
- 1 实验材料42-43
- 1.1 实验动物42
- 1.2 动物饲料42
- 1.3 实验药品与试剂42-43
- 1.4 实验仪器43
- 2 实验方法43-47
- 2.1 大鼠模型的建立43
- 2.2 灌胃溶液的配置43-44
- 2.3 分组处理44
- 2.4 标本留取及观察指标44-47
- 3 统计学处理47-48
- 4 实验结果48-61
- 4.1 体重增加值48
- 4.2 血清CHOL水平比较48-50
- 4.3 血清LDL-C水平比较50-51
- 4.4 血清VLDL水平比较51-53
- 4.5 血清HDL-C水平比较53
- 4.6 肝肾功能比较53-54
- 4.7 肝组织油红0染色结果54-55
- 4.8 Real-time PCR结果55-61
- 5 讨论61-66
- 5.1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61-62
- 5.2 以脾胃为核心的高脂血症中医病理机制62-63
- 5.3 化浊祛湿方针对病机改善血清胆固醇水平63-64
- 5.4 从基因表达探讨化浊祛湿方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64-66
- 6 结论66
- 参考文献66-68
- 结语68-69
- 致谢69-70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0-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生娣;时文婷;龚彩虹;;化浊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年08期
2 张风霞;张铭;孙西庆;王新陆;;化浊行血汤治疗2型糖尿病40例[J];河南中医;2013年11期
3 赵伟;;常用解毒化浊中药刍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4 张鹏;王中琳;;化浊行血汤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6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01期
5 陈台珍;韩向前;;通窍化浊汤治疗眩晕证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31期
6 乔晓林;黄志华;;培土化浊敛疮汤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年07期
7 刘昌尧;化浊调中法治疗慢性发热[J];湖北中医杂志;2004年10期
8 厉秀云;贾杰;;疏肝化浊法治疗梗塞性痴呆60例[J];四川中医;2007年05期
9 侯宗德;化浊保肾方配合激素治疗重症高血脂型肾病综合征31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05期
10 李瑞东;;化浊消溃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50例[J];河北中医;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永利;;化浊合剂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康学东;余臣祖;朱瑾;杨维杰;王苑铭;安小平;;化浊颗粒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影响[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兴臣;宗寿健;李霞;胡晓洁;仉烈炜;王亚晗;王潇永;;化浊行血汤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4 王新陆;;化浊法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5 张世龙;;益天化浊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6 钱金花;王彦刚;;解毒化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13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7 孙建光;;补肾化浊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8 袁涛;;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降脂化浊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铭;高松占;蔡甄波;;补肾化浊通瘀法治疗少弱精症42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庄慧魁;王兴臣;;化浊降脂合剂对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A];山东省2013年神经内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神经免疫大会2013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新陆;化浊法在皮肤病中的运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2 ;吴深涛:化浊解毒对抗糖尿病高血糖的毒性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化浊法在皮肤病中的运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河北省中医院 周文平;解毒化浊 阻断癌变[N];健康报;2009年
5 北京中医药大学 邢恩龙;温阳化浊疗厌食[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6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朱维平 山东青岛海慈医疗集团 赵云升 张茂全;清肝化浊医痛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陈凌燕;春季进补有讲究[N];家庭医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斌胜;化浊行血兼以温阳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晋铭;基于治未病思想从血浊立论观察化浊行血汤对LDL-C水平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潇永;化浊和血颗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尹湘君;血脂异常证候演变规律及运脾化浊法对血脂异常大鼠作用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隋歌川;化浊祛湿方通过SREBP-2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郑陇军;化浊解毒消溃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6 尹倚艰;祛湿化浊通心方对老年血脂代谢异常的干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7 高明;双红化浊方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白兔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李如梅;理气化浊胶囊调节血糖作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靳红燕;化浊解毒软肝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D];河北大学;2013年
10 王亚名;化浊祛瘀法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痰浊夹瘀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化浊祛湿方通过SREBP-2调节胆固醇代谢的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