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3 10:56
目的:肥胖症是现代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疾病,研究发现针刺干预肥胖大鼠能使其体重下降,且改善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以纠正其菌群紊乱,推测针刺可能是通过调整大鼠肠道微生态,从而影响其机体能量代谢,起到减肥效果。为进一步探索针灸减肥机理,设立艾灸干预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实验,为艾灸减肥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食源性肥胖大鼠模型,按随机原则抽取7只为模型对照组、7只为艾灸治疗组,另予普通饲料喂养的7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三组大鼠同时固定捆绑于本实验组发明的大鼠固定器,予治疗组艾灸中脘、天枢、神阙、关元穴,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不做干预。干预期间各组大鼠继续以原饲料喂养,定期检测大鼠体重、身长。干预8周后疗程结束,禁食24小时,取各组粪便样本及血清,后处死;取各组附睾及肾周脂肪组织。检测各组大鼠附睾和肾周脂肪重量;采用Elise法测量各组大鼠血脂以及炎症因子,以16s Amplicon技术分析大鼠粪便样本中肠道菌群。结果:(1)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内脏周围脂肪湿重、血清炎症因子、血清血脂等指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经艾灸干预后,艾灸治疗组大鼠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各...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概述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
1.1 肠道菌群对能量吸收的影响
1.2 肠道菌群对代谢的影响
1.3 肠道菌群对食欲的影响
2 概述肠道菌群、慢性低度炎症及肥胖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理
2.1 肠道菌群与慢性低度炎症及肥胖的关系
2.2 肠道菌群影响慢性低度炎症及肥胖的机理
3 以温阳化浊法论治肥胖
4 艾灸减肥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5 本实验的研究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饲养、造模及分组
2.2 艾灸干预
3 取材处理
3.1 血清的采集
3.2 血脂检测
3.3 内脏脂肪湿重的称量
3.4 炎症因子检测
3.5 粪便标本的采集
4 实验数据与统计学处理
5 16s Amplicon测序试验流程
5.1 DNA提取步骤
5.2 建库
5.3 测序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6.1 造模期间及治疗前后三组大鼠的体重变化
6.2 造模期间及治疗前后三组大鼠的Lee’s指数变化
6.3 治疗后各组大鼠的内脏脂肪湿重情况比较
6.4 治疗后各组大鼠血脂情况比较
6.5 治疗后三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FN-γ、IL-6及TNF-α的变化情况
7 对大鼠肠道菌群16s Amplicon测序结果分析
7.1 物种积累曲线
7.2 OTU Rank曲线
7.3 OTU PCA分析
7.4 Alpha多样性分析
7.5 Beta多样性分析
7.6 物种注释分析
7.7 样品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 研究背景
2 关于16S Amplicon测序技术
3 艾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与肠道菌群相关性探讨
3.1 治疗依据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3.2 穴位选择与依据
3.3 艾灸处方的方议
3.4 艾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3.5 艾灸对肠道菌群以及慢性低度炎症的影响
4 存在的问题
5 思考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灸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 温静怡,唐红珍. 广西医学. 2018(22)
[2]益生菌,益生元对肥胖的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刘卓群,马亚楠,闻德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09)
[3]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论治肥胖病[J]. 范晓露,唐红珍. 新中医. 2018(05)
[4]肠道稳态与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J]. 李欣,吴伟华. 医学综述. 2018(07)
[5]通过肠道菌群变化探讨隔姜隔药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机制[J]. 苏冬梅,李军祥,刘新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02)
[6]肠道菌群与健康、疾病和药物作用的影响[J]. 刘昌孝.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01)
[7]温阳法深度缓解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研究[J]. 郭留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12)
[8]复方药艾条灸青年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研究[J]. 王建军,冯居秦,海妮,贾佳,吕凌,王媛,许萌. 中国美容医学. 2017(10)
[9]水穴埋线配合隔药饼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随机对照研究[J]. 张静,陆霞,李艳,郭永娟. 四川中医. 2017(05)
[10]温针灸对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内脏脂肪作用[J]. 闫利敏,袁锦虹,刘志诚,徐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博士论文
[1]黄连煎剂对代谢综合征SD大鼠肠道菌群及GPR43通路glp-1和pyy的影响[D]. 黄倜.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基于文献的针灸治疗肥胖症规律研究[D]. 唐红珍.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3]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 孙可一.南京医科大学 2012
[4]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 陈企忠.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针刺干预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范晓露.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2]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C57BL/6小鼠肠道菌群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 俞佼.南昌大学 2017
[3]温针灸治疗阳虚体质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威廷.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4]阳虚质粪便代谢组学特征及其与肠道菌群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 王均衡.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5]肥胖易感和肥胖抵抗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的研究[D]. 刘璨.南昌大学 2016
[6]穴位埋线结合温针灸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D]. 曾晓春.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7]隔附子铺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D]. 蔡芸蔓.云南中医学院 2015
[8]隔盐灸神阙穴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肥胖[D]. 张琼.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9]逆灸联合常规艾灸对成长期大鼠肥胖的防治效果探讨[D]. 冯超.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
[10]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 李得平.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77639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 概述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
1.1 肠道菌群对能量吸收的影响
1.2 肠道菌群对代谢的影响
1.3 肠道菌群对食欲的影响
2 概述肠道菌群、慢性低度炎症及肥胖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机理
2.1 肠道菌群与慢性低度炎症及肥胖的关系
2.2 肠道菌群影响慢性低度炎症及肥胖的机理
3 以温阳化浊法论治肥胖
4 艾灸减肥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5 本实验的研究目
第二章 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饲养、造模及分组
2.2 艾灸干预
3 取材处理
3.1 血清的采集
3.2 血脂检测
3.3 内脏脂肪湿重的称量
3.4 炎症因子检测
3.5 粪便标本的采集
4 实验数据与统计学处理
5 16s Amplicon测序试验流程
5.1 DNA提取步骤
5.2 建库
5.3 测序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6.1 造模期间及治疗前后三组大鼠的体重变化
6.2 造模期间及治疗前后三组大鼠的Lee’s指数变化
6.3 治疗后各组大鼠的内脏脂肪湿重情况比较
6.4 治疗后各组大鼠血脂情况比较
6.5 治疗后三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FN-γ、IL-6及TNF-α的变化情况
7 对大鼠肠道菌群16s Amplicon测序结果分析
7.1 物种积累曲线
7.2 OTU Rank曲线
7.3 OTU PCA分析
7.4 Alpha多样性分析
7.5 Beta多样性分析
7.6 物种注释分析
7.7 样品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
第三章 讨论
1 研究背景
2 关于16S Amplicon测序技术
3 艾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与肠道菌群相关性探讨
3.1 治疗依据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3.2 穴位选择与依据
3.3 艾灸处方的方议
3.4 艾灸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3.5 艾灸对肠道菌群以及慢性低度炎症的影响
4 存在的问题
5 思考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针灸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J]. 温静怡,唐红珍. 广西医学. 2018(22)
[2]益生菌,益生元对肥胖的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刘卓群,马亚楠,闻德亮.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8(09)
[3]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论治肥胖病[J]. 范晓露,唐红珍. 新中医. 2018(05)
[4]肠道稳态与慢性低度系统性炎症[J]. 李欣,吴伟华. 医学综述. 2018(07)
[5]通过肠道菌群变化探讨隔姜隔药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机制[J]. 苏冬梅,李军祥,刘新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8(02)
[6]肠道菌群与健康、疾病和药物作用的影响[J]. 刘昌孝.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01)
[7]温阳法深度缓解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研究[J]. 郭留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7(12)
[8]复方药艾条灸青年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研究[J]. 王建军,冯居秦,海妮,贾佳,吕凌,王媛,许萌. 中国美容医学. 2017(10)
[9]水穴埋线配合隔药饼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随机对照研究[J]. 张静,陆霞,李艳,郭永娟. 四川中医. 2017(05)
[10]温针灸对痰湿内阻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内脏脂肪作用[J]. 闫利敏,袁锦虹,刘志诚,徐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3)
博士论文
[1]黄连煎剂对代谢综合征SD大鼠肠道菌群及GPR43通路glp-1和pyy的影响[D]. 黄倜.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2]基于文献的针灸治疗肥胖症规律研究[D]. 唐红珍.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3]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炎症反应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 孙可一.南京医科大学 2012
[4]电针结合隔姜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 陈企忠.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针刺干预对肥胖大鼠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D]. 范晓露.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
[2]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对C57BL/6小鼠肠道菌群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 俞佼.南昌大学 2017
[3]温针灸治疗阳虚体质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李威廷.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4]阳虚质粪便代谢组学特征及其与肠道菌群结构的相关性研究[D]. 王均衡.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5]肥胖易感和肥胖抵抗小鼠的血清代谢组学与肠道菌群的研究[D]. 刘璨.南昌大学 2016
[6]穴位埋线结合温针灸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D]. 曾晓春.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
[7]隔附子铺灸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研究[D]. 蔡芸蔓.云南中医学院 2015
[8]隔盐灸神阙穴配合针刺治疗痰湿型肥胖[D]. 张琼.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9]逆灸联合常规艾灸对成长期大鼠肥胖的防治效果探讨[D]. 冯超.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3
[10]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D]. 李得平.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77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776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