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中风病相反配伍临床应用规律

发布时间:2022-10-15 16:39
  中风病是以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半身不遂,甚至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被列为中医四大难症之首,因此挖掘治疗中风病的有效方药具有重要意义。反药被认为是合用可产生毒性反应或不良反应的药物,关于反药是否能在临床中应用,古今均存在较大争议,有反对者,亦有赞同者,对于其在中风病中的运用尤其如此。事实上,反药在中风病中应用历史悠久且较为普遍,据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古今中风病方中,含有"十八反"相反药物者共173首,其中古代方剂111首,近现代方剂62首,其应用主要集中于3组药物,即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天雄)组,与半夏、瓜蒌、天花粉组合;藜芦组,与人参、细辛组合;甘草组,与海藻组合,作用主要表现在温经化痰、润通经脉、涌吐风痰等方面。临床应用经验表明,相反药物若辨证准确,运用得当,确能对中风病产生良好的防治作用,因此认为反药在中风病中的运用并非绝对禁忌。由于药物基源、品种、炮制方法、配伍等众多影响反药作用的因素存在,对于古文献中记载的相反药物应当客观地看待,需进一步行理论和实践的挖掘,不能墨守成规的认为反药均不可应用,以使确切有效的药物配伍...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反药应用争议
2 反药在中风病中的作用
    2.1 温经化痰
    2.2 温润通脉
    2.3 涌吐痰涎
3 勿拘“反药”而不用
4 病案举例
5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古今文献和临床分析的中药配伍禁忌研究[J]. 范欣生,段金廒,华浩明,瞿融,钱大玮,尚尔鑫,王崇骏,李文林,郭建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5)
[2]李平教授关于附子反半夏用药经验总结[J]. 陈思思,李平,邵翠丽,孙婷,王燕.  陕西中医. 2019(09)
[3]半夏配附子(乌头)辨治杂病临床应用举隅[J]. 李安祥,谢冉,王付.  中医药通报. 2019(03)
[4]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整合分析中药“十八反”配伍禁忌[J]. 樊启猛,贺鹏,李海英,贺玉婷,刘润南,王韧,李文姣,陈思阳,刘惠,贺福元,潘雪.  中草药. 2019(12)
[5]中药十八反和十九畏的历史沿革与临床应用情况探析[J]. 李宁,李玲玲,李春晓,陈玉欢,李学林.  中国药房. 2019(04)
[6]“十八反”药物在历版《中国药典》中的演变[J]. 于大猛,瞿融,范欣生.  江苏中医药. 2019(01)
[7]附子毒性成分及不良反应[J]. 蒋旭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12)
[8]中药十八反与“不反”刍议[J]. 左志琴,沈志华,周小青.  中医杂志. 2018(15)
[9]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 高长玉,吴成翰,赵建国,曹晓岚,顼宝玉,吴波水,张成,王志红,王彩娟,张祥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02)
[10]川乌配伍半夏对大鼠CYP3A的影响[J]. 陈红,程再兴,吴锦俊,林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02)



本文编号:3691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91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9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