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自拟益气祛瘀通络方治疗奥沙利铂导致周围神经毒性(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5 17:00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祛瘀通络方对结直肠恶性肿瘤术后辅助化疗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神经毒性分级、肌电图指标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到2018年9月于福州市第二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的符合气虚血瘀证的结直肠肿瘤术后准备行辅助化疗的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化疗+服用中药)30例和对照组(化疗+服用甲钴胺)30例,通过观察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神经毒性症状分级、化疗前后肌电图指标的影响,评价其临床综合疗效。结果:(1)通过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试验组在改善气虚血瘀型患者的症状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本观察结果显示,在第1、2时间点试验组周围神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第3、4时间点后试验组的神经毒性发生率及2、3级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试验组两侧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与化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两侧正中神经、腓浅神经的SNCV较化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来源与分组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剔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观察方法及指标
        3.3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3 奥沙利铂累积剂量比较
    4 周围神经毒性评估(NCI-CTC)
    5 化疗前后肌电图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分析
    6 中医症候疗效评分
    7 安全性指标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研究背景
    2 益气祛瘀通络方的组方依据
        2.1 中医理论依据
        2.2 组方释意
        2.3 单药分析
    3 疗效分析
        3.1 化疗前后周围神经毒性评估(NCI-CTC)
        3.2 化疗前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分析
        3.3 对中医症候疗效分析
        3.4 血液学毒性指标的分析
    4 安全性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灿途运用双筋龙汤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经验[J]. 李晶,孟金成,李陆振,唐幸林子,庄娟娜,方灿途.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4)
[2]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杜小青,邓建文.  当代医学. 2019(03)
[3]中药熏洗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1例[J]. 何先杰,陈云峰,柴高峰,牛春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A5)
[4]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桃仁-红花药对活血化瘀的分子机制[J]. 杨凯麟,曾柳庭,葛安琪,葛金文,龙治勇,鲍婷婷,蒋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12)
[5]黄芪注射液对中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骨髓系统和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 王荣华,马良赟,廖泽飞,张乐,王耿杰.  世界中医药. 2018(11)
[6]伴有合并症的结直肠癌治疗的药物选择[J]. 房文通,顾艳宏.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18(05)
[7]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J]. 苏碧莹,黄海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18)
[8]黄芪联合丹参注射液在同步放化疗治疗宫颈癌中的作用观察[J]. 袁选举,邓守恒.  时珍国医国药. 2018(09)
[9]赤芍萜苷组分抗缺血缺氧损伤的代表性成分的发现与验证[J]. 封亮,柯仲成,汪刚,林传燕,石心红,贾晓斌.  药学学报. 2018(12)
[10]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血清对内皮细胞功能及AMPK激活的影响[J]. 邓波,江小梨,刘彬,张双伟,陈利国,张竞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18(03)

硕士论文
[1]白芍总苷脂质体的研究[D]. 李东芬.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91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691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5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