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2-11-05 17:09
目的本研究采用公认的诊断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卒中后抑郁(肝气郁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医辨证属肝气郁滞证的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后常规治疗和心理疏导。对照组采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试验组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分别对其进行系统临床研究。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评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等指标,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实验效果。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在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方面均有明显治疗效果(P<0.05);治疗2周后与治疗4周后相比较,两组患者在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Barthel评分、NIHSS评分方面均...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引言
2.研究方案
2.1 样本选择方法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6 研究方法
2.7 研究内容
2.8 观察周期
2.9 统计方法
3.数据分析
3.1 一般资料数据分析
3.2 治疗前、2周后及4周后两组患者数据分析
3.3 安全性指标
4.讨论
4.1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
4.2 柴胡疏肝散的相关分析
4.3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的研究
4.4 创新点及优势
4.5 试验的结论分析
4.6 不足之处及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录 综述 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颜美玲,杨柳,侯阿娇,郭新月,满文静,邢绪东,韩华. 中医药信息. 2018(05)
[2]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 赵翠萍. 中国处方药. 2018(05)
[3]基于氧化应激反应阐述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机理研究[J]. 张龙辉,韩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4]香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陈志坚,胡璇,刘国道.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6)
[5]“柴龙解郁丹”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研究[J]. 丰广魁,马先军,陈隐漪,卞光荣,杨超,顾宝东. 江苏中医药. 2017(10)
[6]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 狄美琪,姜亚军,李超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9)
[7]从“火郁发之”微解焦虑症[J]. 孙盈,牛学恩. 光明中医. 2017(10)
[8]情志相胜疗法在抑郁症中应用及其机制研究[J]. 张浩,吕荣菊,郑智勇,陈凯,李倩,魏盛,韩兴军,乔明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8)
[9]郭连澍教授经验方“丹栀通竹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孟宪璞,肖丽梅,张素霞,李静,李开丽,连丽英,安国辉. 世界中医药. 2017(04)
[10]丹栀通竹方结合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 孟宪璞,肖丽梅,张素霞,李静,李开丽,连丽英,安国辉,郭连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2)
博士论文
[1]自拟补肾疏肝方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D]. 纪长青.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2]脑卒中后抑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研究[D]. 程远.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3]1.电刺激小脑干预脑卒中后DNA损伤与修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2.电刺激小脑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 刘竞丽.重庆医科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抑郁人群神经反馈指标研究[D]. 张彦豪.兰州大学 2018
[2]庄氏调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一涵.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3]针刺“孙真人十三鬼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冬莉.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4]归脾汤治疗卒中后抑郁(心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D]. 吴春霞.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5]加味逍遥胶囊治疗62例轻中度抑郁症气郁化火证临床疗效观察[D]. 陈琳.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6]卒中后抑郁的证候采集分析及病机探讨[D]. 张美慧.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7]基于小脑顶核电刺激的神经功能保护治疗仪的研究[D]. 刘国传.重庆大学 2003
[8]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 杨敏.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02999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引言
2.研究方案
2.1 样本选择方法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6 研究方法
2.7 研究内容
2.8 观察周期
2.9 统计方法
3.数据分析
3.1 一般资料数据分析
3.2 治疗前、2周后及4周后两组患者数据分析
3.3 安全性指标
4.讨论
4.1 卒中后抑郁的研究
4.2 柴胡疏肝散的相关分析
4.3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的研究
4.4 创新点及优势
4.5 试验的结论分析
4.6 不足之处及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录 综述 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柴胡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颜美玲,杨柳,侯阿娇,郭新月,满文静,邢绪东,韩华. 中医药信息. 2018(05)
[2]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联合舍曲林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 赵翠萍. 中国处方药. 2018(05)
[3]基于氧化应激反应阐述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机理研究[J]. 张龙辉,韩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4]香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陈志坚,胡璇,刘国道.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6)
[5]“柴龙解郁丹”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研究[J]. 丰广魁,马先军,陈隐漪,卞光荣,杨超,顾宝东. 江苏中医药. 2017(10)
[6]活血化瘀解郁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 狄美琪,姜亚军,李超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9)
[7]从“火郁发之”微解焦虑症[J]. 孙盈,牛学恩. 光明中医. 2017(10)
[8]情志相胜疗法在抑郁症中应用及其机制研究[J]. 张浩,吕荣菊,郑智勇,陈凯,李倩,魏盛,韩兴军,乔明琦.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8)
[9]郭连澍教授经验方“丹栀通竹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 孟宪璞,肖丽梅,张素霞,李静,李开丽,连丽英,安国辉. 世界中医药. 2017(04)
[10]丹栀通竹方结合黛力新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J]. 孟宪璞,肖丽梅,张素霞,李静,李开丽,连丽英,安国辉,郭连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2)
博士论文
[1]自拟补肾疏肝方治疗肾虚肝郁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D]. 纪长青.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2]脑卒中后抑郁肾虚肝郁型的临床研究[D]. 程远.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3]1.电刺激小脑干预脑卒中后DNA损伤与修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2.电刺激小脑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 刘竞丽.重庆医科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抑郁人群神经反馈指标研究[D]. 张彦豪.兰州大学 2018
[2]庄氏调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一涵.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
[3]针刺“孙真人十三鬼穴”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冬莉.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
[4]归脾汤治疗卒中后抑郁(心脾两虚型)的临床观察[D]. 吴春霞.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5]加味逍遥胶囊治疗62例轻中度抑郁症气郁化火证临床疗效观察[D]. 陈琳.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6]卒中后抑郁的证候采集分析及病机探讨[D]. 张美慧.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7]基于小脑顶核电刺激的神经功能保护治疗仪的研究[D]. 刘国传.重庆大学 2003
[8]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研究[D]. 杨敏.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702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7029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