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通窍明目Ⅳ号对肝气郁结型闭角型青光眼RNFLT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19 01:11

  本文关键词:通窍明目Ⅳ号对肝气郁结型闭角型青光眼RNFLT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的变化,研究通窍明目Ⅳ号对肝气郁结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性视神经保护作用,是否有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02月01日至2015年10月31日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符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诊断标准的32例(60只眼),属肝气郁结证候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5例(30只眼),对照组17例(30只)眼。治疗组予通窍明目Ⅳ号汤剂,日1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持续服药45天。对照组予维生素B 1丸、维生素B 12片,日3次口服。持续用药45天。治疗后观察两组的视力、视野、RNFLT,以及肝气郁结证候指标的变化,所得结果使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结果:(1)治疗组的视力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的视野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的RNFLT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明目Ⅳ号可以改善肝气郁结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视力、视野、RNFLT,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视功能,起到了对视神经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不仅是抑制RGCs的凋亡,并可能促进其再生。
【关键词】:视神经萎缩 通窍明目Ⅳ号 RNFLT 视神经保护及再生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6.7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0
  • 文献综述10-19
  • 1. 祖国医学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认识10-14
  • 1.1 病名10
  • 1.2 临床表现10-11
  • 1.3 病因病机11-12
  • 1.4 治疗12-14
  • 2. 现代医学对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认识14-19
  • 2.1 定义14
  • 2.2 临床表现14-15
  • 2.3 发病机制15-16
  • 2.4 西医治疗视神经萎缩的进展16-17
  • 2.5 检测OCT在视神经萎缩中的应用17-19
  • 临床研究19-29
  • 1. 研究目的19
  • 2. 研究方法19-24
  • 2.1 一般资料19
  • 2.2 诊断及分类标准19-20
  • 2.3 纳入标准20
  • 2.4 排除标准20
  • 2.5 剔除标准20
  • 2.6 脱落标准20-21
  • 2.7 中止研究标准21
  • 2.8 研究方法21-24
  • 3. 研究结果24-29
  • 3.1 治疗前比较24-25
  • 3.2 治疗后各项评价指标比较25-29
  • 讨论29-36
  • 1. 课题设计原理29-32
  • 1.1 治法立论29
  • 1.2 方解29-31
  • 1.3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对视神经萎缩的意义31-32
  • 2. 疗效分析32-34
  • 2.1 通窍明目Ⅳ号治疗肝气郁结型闭角型青光眼的前期研究成果32-33
  • 2.2 本课题中,通窍明目Ⅳ号治疗肝气郁结型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33-34
  • 3. 作用机制34-36
  • 结论36-37
  • 致谢37-38
  • 参考文献38-43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43-45
  • 个人简历4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歆瑜;通窍明目Ⅳ号对肝气郁结型闭角型青光眼RNFLT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通窍明目Ⅳ号对肝气郁结型闭角型青光眼RNFLT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77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5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