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女性膀胱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发布时间:2014-07-12 18:42

  随着女性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多,女性膀胱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这种疾病严重的影响着女性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专家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20%的女性在她们的一生中会遭遇短暂的膀胱炎之苦,但是很多女性缺乏对膀胱炎危害的认识,女性膀胱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发女性不孕;如果膀胱炎没有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细菌沿输尿管向上蔓延,侵袭到肾脏,就会发生“肾盂肾炎”,如果转成“慢本文由收集整理性肾盂肾炎”,长期反复发作,会使肾脏外形凹凸不平,两个肾脏大小不一样,肾功能受到损害,甚至会发展成“尿毒症”。可见,膀胱炎的危害是很多的,不仅治疗困难,而且容易复发,严重者还有可能转化为其他疾病,所以,女性患了膀胱炎,千万不可小看,要及时进行治疗。
  膀胱炎的临床表现有急性与慢性两种,前者发病突然,排尿时有烧灼感,并在尿道区有疼痛,有时有尿急和严重的尿频,可伴有腰、腹疼痛。老年人、小儿及慢性膀胱炎患者,则通常尿路刺激症状较轻,如轻度的尿频,或尿急,或排尿不适等。很重要的一点是上述症状晚间和白天均可发生。终末血尿常见。时有肉眼血尿和血块排出。患者感到体弱无力,有低热,也可有高热,以及耻骨上不适和腰背痛。膀胱炎属于中医的淋证,笔者自2010年7月-2011年7月对206例患者根据中医辩证施治原则,运用纯中药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206例患者,全部是女性,年龄5~65岁;病程3天~10年,全部病例均经尿液检查确诊为膀胱炎。
  1.2 治疗方法
  淋证的治疗原则以实则清利、虚则补益。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1],临床常见小便频数短涩,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据按,或有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方药:八正散加减。药物:木桶、瞿麦、萹蓄、车前、滑石、川楝子、白芍、蒲公英、紫花地丁、大黄、泽泻、甘草。若尿中夹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舌红,苔黄腻,脉弦或带数。宜清热去湿,排石通淋,可去大黄,加石苇、鸡内金、金钱草、牛膝、乌药。若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宜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加白茅根、大蓟、小蓟、生地、蒲黄、旱莲草;若有淤血征象,加三七、牛膝、桃仁化瘀止血,若出血不止的可加仙鹤草,琥珀;若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脉弦。宜理气疏导,通淋利尿,笔耕文化传播,去大黄、萹蓄、瞿麦,加青皮、香附、沉香;若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或有絮状物,宜清热通淋,分清泌浊,可去大黄,加萆薢、石菖蒲、黄柏、灯芯;若久病脾肾俱虚,宜补脾益肾,可用无比山药丸加减。若久病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宜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用知柏地黄丸加熟地、麦冬、鳖甲、旱莲草滋养肾阴;若久病脾虚,气不摄血,宜用归脾汤加仙鹤草、泽泻、车前益气养血通淋[2]。
  2 结果
  206例患者,疗程五天到一个月,通过临床症状和尿液检查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彻底治愈198例,见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到99%。
  3 讨论
  据了解,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容易根据个人的“经验”,只要感觉解小便不舒服就认为是膀胱炎,自己不规则服用抗生素“治疗”。 这种做法不但错误而且对于身体健康有较大的潜在影响。首先,使用抗生素必须具备病原学的检测为依据,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可以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起细菌耐药和二重感染。细菌耐药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当你真正出现尿道或者其他部位感染可能已经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影响治疗甚至危及生命;二重感染本身就是抗生素带来的真菌感染,不但治疗需要大量医疗费用而且也有临床死亡病例的报道。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3]中药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而且中药反复应用没有出现抗生素容易出现的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的情况。因此,在辩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应用中药治疗膀胱炎不但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带来的毒副作用。除此之外,中药治疗很少出现肝脏和肾脏损害。老年女性、糖尿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往往反复发作,此时应用中药治疗可以明显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避免反复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不良后果。
  膀胱炎患者用药期间要注意,在饮食上应注意多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汤类、水果。多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作用的食物,如荠莱、冬瓜等。多饮水,每天1500~2000毫升。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忌食温热性食物和油腻食物等。

本文编号:3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1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