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之眩晕病证素与辨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临证指南医案》之眩晕病证素与辨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选取《临证指南医案》中眩晕病展开研究。首先对证候要素作初步筛选,筛选出病位证候要素20项,病性证候要素16项。继而提取规范共性证素,病位证素8项,分别为肝、胃、肾、脾、胆、神、胸膈和经络;病性证素10项,分别为动风、痰、阳亢、火、气虚、气逆、阴虚、血虚、津伤和惊恐。然后由证素组合基本证型19项,再由基本证型或证素组合反映医案机理的复合证型。最后揭示出应用证素分析方法分析医案对于研究医案和指导临床辨证的意义。
【作者单位】: 河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医案 眩晕 证素 辨证
【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QN20131063)
【分类号】:R255.3
【正文快照】: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晕为临床多发病,选取《临证指南医案》[1](版本选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版)中眩晕病篇,共计16则医案进行研究。原文有分类,分列标题为痰火、内风挟痰、肝风、络热、阴虚阳升、营血虚和下虚。1证候要素的初步筛选参照《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文锋,甘慧娟;证素内容的辨析[J];中医药导报;2005年01期
2 朱文锋,甘慧娟;对古今有关证素概念的梳理[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琳琳;徐云生;;基于中医证候要素的消渴目病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条目池设置及考评[J];中国全科医学;2017年07期
2 董文军;鲁琴;刘今;邢志峰;贾智玲;;《临证指南医案》之眩晕病证素与辨证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02期
3 刘霏;朱龙;;痤疮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文献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年01期
4 李丹;张怀亮;徐进;;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证素初步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01期
5 张艳霞;张允岭;史利卿;杨效华;吴晓红;马建岭;;慢阻肺合并轻度认知障碍中医临床特点及证候要素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6年10期
6 刘宪华;侯政昆;刘凤斌;;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及其症状条目库的构建和优化[J];中医杂志;2016年17期
7 李洁;刘洪坤;侯丽;韩涛;;寻常性痤疮证候分布规律现代文献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16年06期
8 于东林;丁宝刚;孙喜灵;王斌胜;;关于证素和证候要素研究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06期
9 张涵;付军;顾健霞;;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素、证型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6年05期
10 贾微;刘兆秋;唐亚平;范小婷;岳桂华;;广西壮族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舌象与证素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朱文锋,张华敏;“证素”的基本特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2 朱文锋,甘慧娟;对古今有关证素概念的梳理[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年11期
3 张志斌,王永炎;证候名称及分类研究的回顾与假设的提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4 成肇智;;病因和病邪新探[J];湖北中医杂志;1987年06期
5 朱文锋;;《中医数字辨证机》研究技术报告(医理部分)[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德友;周雪明;;眩晕病源流考[J];中医文献杂志;2011年01期
2 蒋晓祥;梁宝贵;王雅丽;;眩晕病的诊治体会300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04期
3 阎群英,张世忠;眩晕汤治疗眩晕病180例[J];陕西中医;1998年01期
4 ;眩晕病[J];广西中医药;1998年02期
5 刘立平,李仲伟,李志玲,李雅莉;眩晕病人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初步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8年05期
6 沈志秀,严季澜;《内经》眩晕病证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01期
7 莫顶峰;眩晕病证治举隅[J];中医药导报;2005年08期
8 翟启昌;;治眩晕病良方[J];农村新技术;2006年09期
9 赵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病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12期
10 刘志英;唐聚花;李慧霞;;眩晕病例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树可;;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病86例[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2 池守海;;涤痰定眩汤治疗眩晕病50例[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单希征;;眩晕病及其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4 刘莉;韦爱霞;于会欣;;眩晕病人的观察与护理[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于永红;龙亚秋;何鹤彬;覃小兰;;眩晕病综合治疗临床路径的实施研究[A];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警总医院眩晕病研究所教授 单希征;帮你寻找眩晕病因[N];健康报;2007年
2 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半数眩晕病根在脖子[N];健康时报;2012年
3 崔玉艳;早春 中年女性易眩晕[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冯瑶 杨丽佳;春天易诱发眩晕[N];健康报;2006年
5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冯瑶;春主“风”“阳”易诱发眩晕[N];健康时报;2006年
6 通讯员 崔佳邋李孝庚 记者 韩璐;国内首台眩晕病诊疗仪落户武警总医院[N];科技日报;2007年
7 鲁文莺;眩晕病与耳聋[N];家庭医生报;2008年
8 山东省东平县梯门卫生院 赵广兰;眩晕症的辨证选方及康复保健[N];民族医药报;2003年
9 吴敏 李孝庚 陈天平;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凝聚发展竞争力[N];经济日报;2009年
10 娄思权;颈椎病的帽子不能轻易戴[N];健康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雪明;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眩晕病证治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思聪;海英教授针药并施治疗眩晕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米思嘉;三花清眩颗粒对眩晕病患者脑动脉血流速度影响的临床观察[D];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16年
3 梁健威;基于临床路径的眩晕病分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的近期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沈志秀;眩晕病证的古代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何鹤彬;眩晕病因、相关因素及证侯规律的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商连春;基于临床路径的眩晕病分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金勋;眩晕病证候诊断指标及TCD表现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李成;对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的疗效及满意度评估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蓝丽丽;眩晕病证治规律的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黄欢;宫丽鸿教授以肾为中心论治眩晕经验浅探[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临证指南医案》之眩晕病证素与辨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7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39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