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医脐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9例
发布时间:2025-01-14 16:08
<正>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内科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患者多有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性状、排便习惯改变等临床症状,但又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指标的异常[1],临床上根据排便特点和粪便形状分为便秘型、腹泻型和混合型3个亚型,其中我国以腹泻型最为常见。根据临床表现,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肝郁、脾虚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重要病机,疏肝和健脾是治疗的基本原则,痛泻要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等经典方剂以及脐疗、针灸等中医疗法均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我科运用易医脐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29例,现报道如下。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6858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图1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脐针操作图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计16例,占55.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计7例,占24.1%;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计3例,占10.3%;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或加重,计3例,占10.3%,总....
图2 脏腑别通示意图
易医脐针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时选用了肝经和大肠经,是脏腑别通理论的具体体现。脏腑之间除阴阳表里关系外,还有一种内在的关系即脏腑别通。脏腑别通理论首见于明代李在《医学入门·脏腑条分》中转引《五脏穿凿论》,曰:“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
本文编号:4026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02685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