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物物质与能量代谢检测评价3种肾阴虚证模型建立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动物物质与能量代谢检测评价3种肾阴虚证模型建立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对动物物质与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检测,比较3种肾阴虚证动物模型的科学性与可靠性。方法:40只小鼠按照体质量均衡原则分为正常组、氢化可的松组、甲状腺素联合利血平组及热性中药组,每组10只。正常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氢化可的松组隔日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50 mg·kg~(-1),甲状腺素联合利血平组灌胃甲状腺素150mg·kg-1加肌肉注射利血平1 mg·kg~(-1),热性中药组灌胃热性中药煎煮液按生药量为15 g·kg~(-1),建立3种肾阴虚证模型小鼠。分别观察动物采食量、饮水量、体质量、自主活动情况、呼吸耗氧量、体温、体能耐力、血清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与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及其比值等指标,考察3种肾阴虚证模型小鼠体质及自身能量代谢的差异。结果:造模后3种肾阴虚证模型小鼠饮水量与饮食量均增加,体质量均降低。此外,氢化可的松组小鼠呼吸耗氧量降低、四肢体温及肛温明显升高,cAMP/cGMP比值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自主活动、体能耐力及肾脏系数变化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甲状腺素联合利血平组小鼠肾脏系数、单位时间耗氧量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自主活动及体能耐力及有降低趋势,但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四肢体温、肛温及血清cAMP与cGMP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热性中药组小鼠单位时间耗氧量明显降低,自主活动次数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肾脏系数、四肢体温、肛温、体能耐力及血清cAMP与cGMP水平及其比值变化均不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灌胃甲状腺素联合肌肉注射利血平混悬液可在短时间内建立肾阴虚证模型小鼠,灌胃热性中药在短时间内无法成功建立肾阴虚证模型小鼠。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肾阴虚证模型 氢化可的松 甲状腺素 利血平 热性中药 小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473435)
【分类号】:R-332;R228
【正文快照】: 文献引用:李玉洁,魏丹丹,魏茂林,等.基于动物物质与能量代谢检测评价3种肾阴虚证模型建立方法[J].中医学报,2017,32(1):83-88.肾阴虚是肾虚的一种类型,是指由于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生所表现的证候,中医临床称为肾阴虚证[1]。肾阴虚多由久病耗伤,或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文娟,严惠芳,张登本;肾阴虚证现代研究的回顾[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王丹;田付华;;肾阴虚证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魏敏;孙晓敏;赵晓山;李玉萍;陈晶;罗仁;;肾阴虚证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02期
4 魏敏;赵晓山;孙晓敏;罗仁;;肾阴虚证患者的基因差异表达[J];广东医学;2010年23期
5 吉红梅;;老年人谨防肾阴虚[J];家庭中医药;2007年11期
6 全建峰,孙晓红,吴晓康;肾阴虚证实质研究的思考[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7 顾刘宝,卞茸文,吴敏,娄青林,解雨春,夏晖,欧阳晓俊;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家族聚集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07期
8 于赫;于英君;;肾阴虚证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6年01期
9 丁慧登;沃兴德;;肾阴虚证的现代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年01期
10 郭金瑞,严惠芳;近20年临床肾阴虚证客观指标研究概况[J];陕西中医函授;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丽华;赵毅鹏;陈可;赖玉链;葛继荣;;绝经后骨质疏松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冯兴中;尹英杰;李锐;姜敏;周铭;卢苇;张永祥;;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与非肾阴虚证的临床实验研究[A];六味地黄类中成药与方剂——临床应用研究论文集[C];2012年
3 谢丽华;李生强;许惠娟;陈娟;赖玉链;邱龙龙;倪晨波;葛继荣;;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从血液和骨组织中筛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差异表达基因[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华远;老年人要注意防止肾阴虚[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2 顾刘宝 卞茸文;2型糖尿病肾阴虚证有家族聚集倾向[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张霞;六味地黄丸专攻肾阴虚证[N];上海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晓敏;肾阴虚证的血浆蛋白组学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2 赵晓山;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俊丽;基于方证相应探寻肾阴虚证的标志蛋白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2 赵毅鹏;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初探[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林兆丰;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后中医辨证分型的回顾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陈小燕;糖尿病肾病肾阴虚证与内皮素-1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陕西中医学院;2006年
5 邱龙龙;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CLCF1表达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倪晨波;六味地黄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CLCF1 mRNA表达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崔丽娟;糖尿病肾阴虚证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动物物质与能量代谢检测评价3种肾阴虚证模型建立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4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