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5-21 12:04

  本文关键词:徐灵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年

徐灵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王子川  

【摘要】:徐灵胎,名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年筑室七子山,隐于洄溪,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清代著名医学大家,其医学著作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兰台轨范》、《慎疾刍言》、《洄溪医案》等。此外,还对《外科正宗》、《临证指南医案》等书加以评注,见识独到,别具一格。本论文对徐灵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进行研究,使之运用于理论创新与临床实践。 研究目的:全面地整理出徐灵胎的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并对其进行整体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彰显徐灵胎的医学理论及实践思想。 研究方法: 1、运用目录学方法选择本课题研究工作所需要的书目,再选择相应的善本。 2、通过医史文献了解徐灵胎的时代背景,运用医史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徐灵胎医学学术思想的源流、内涵及外延的演变,同时分析现代重要期刊文献的相关研究成果。 3、利用文字学和训诂学等方法,对存疑之处进行分析讨论,以求对徐灵胎的医学学术思想进行完整的阐发和诠释。 研究结果: 1、徐氏对经典著作的研究思想:①诠释《难经》最大的特色是采用以经解经的诠释方法;若经文中无发明的文字,徐氏也指出其“未知所本”;而对于《难经》与经文中不符之处或前后文不同之处,徐氏也特别指出,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作为按语。②注解《神农本草经》擅长使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对药物的性、味及功效进行阐释,同时补充了一些药物的归经,并给予了相应的解释。此外,徐氏在说明某些药物时,也不时采用《黄帝内经》的理论进行阐发;而对于某些药物的功效,则参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著作以验证之。③对于《伤寒论》研究最主要的特色为将书中的113首方剂分为十二类,除最后的一类“杂法方类”外,其余的十一类均定有一主方,再将同类方剂归于后,并附以《伤寒论》原文说明其应用的病证。同时,徐氏总结了《伤寒论》六经脉证的本证,并指出了伤寒的别症与变证。此外,徐氏也列出了一些仲景方剂中具有特色的煎药方法、服药方法和剂型。 2、徐氏对中医流派及医学论著方面的心得:①中医流派方面:《神农本草经》起于神农;《黄帝内经》中有人身脏腑之形等藏象理论,七情六淫等病因理论,针灸等经络理论;至伊尹,则有汤液治病之法,惜只得之传闻,无成书可考证;又至扁鹊、仓公,汤药始运用渐广;张仲景论杂病、伤寒则以方药为治,遂为千古用方之祖,而其用之方本于神农、黄帝之精义,皆为从古相传之方,仲景不过为整理集成并继承者;元代,刘河间、张洁古等均重视《黄帝内经》之学,其论病先叙经文,后采取诸家之说,继以附上相应的治法;元代以后,徐氏则认为医学流弊日甚,其既不知神农及黄帝之精义,脏腑经络、药性不明,又不知仲景制方之法度,病变及施治之法混乱。故徐氏指出,医家应参《本草》、穷《内经》、熟《金匮》与《伤寒》,才可挽救其弊,以全民命。徐氏最重视唐宋及以前的医论和方剂,认为张仲景为“千古集大成之圣人”,《外台秘要》与《备急千金要方》“无所不备,博大深微”。②医学论著方面:《脉经》本于《黄帝内经》,集汉及以前之大成;《千金方》论病、论方、论药不仅尊经,还夹杂了后世之论述;《外台秘要》则及汉以来的历代诸方,是“医家之类书”;《类证活人书》先论经络,而后以问诊为纲,总结仲景之论述,条分缕析,最后附以方剂及治法,为后世学习仲景之津梁。 3、徐氏对中医理法方药的一些内容进行了阐释发微:①指出元气的发源、保养方法、与疾病及预后的关系。元气伴随着人体的出生而产生;人之死亡,是由于元气的消亡;元气的盛衰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故强调了审查元气对于疾病的诊断及预后的特殊意义;对于元气的保护,要攻邪以安正,补虚以养正,并反对用“劫剂”治病。②诊断方面:问诊强调问病人所便,病人之所便,即病情真实之所在。切诊提出了诊脉的作用,即察胃气之有无、推天运之顺逆、审脏气之生克、辨病脉之从违。此外,徐氏提出了切诊与病症合参的运用原则;论述了亡阳亡阴及寒热虚实真假的诊断、鉴别方法和相应的治法;亡阳和亡阴主要从身、手足、肌肤、汗、口味及脉象上进行鉴别;辨别寒热真假,应从病人饮水寒热方面鉴别,而辨别虚实真假,应查病人之神与脉。③论述了治法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指出治病要重视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因人制宜;说明了“攻补寒热同用论”的医理和运用;提出了“治病不必顾忌论”的观点;指出司天运气与疾病、脉象的关系;治法要根据病因、病性、病势和病位的不同而各异;治病要注意缓治和急治之分;注意治法因疾病的传变、兼症的不同及人体之间的差异而不同;提醒医者治病不要拘泥于汤药,可有针灸、熨浴、导引、按摩、酒醴等方法,还有宜丸、宜散、宜膏之别。④方药方面:提出用药如用兵的思想;指出使用药物要与病症相应;论述了使用药物无效或效果甚微的原因,一为古今药物有“地气之殊”、“种类之异”、“天生与人力之异”和“名实之讹”等不同而致功效不同,二为药物因入脏腑、经络或部位等不同而功效各异;注重药物的归经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重视药物炮制的方法;提出药物专长论的观点;指出煎药方法和服药方法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提出使用古方的要求,既要至真至确的察病情,又要至精至当的审药性;提醒注意考证古今药物剂量的差别;慎重使用“劫剂”和温补之剂;对于药物和方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方药离合论”观点。 4、针灸方面:总结了针灸失传的十个方面,分别从取穴方法、补泻手法、放血疗法、得气状态、因时制宜、针具单一、适应症等方面加以阐述。取穴应随经络的深浅曲折而取,还应依据病情的不同而异;补泻手法有呼吸补泻、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开阖补泻等多种;疾病在各个季节的病位深浅有所不同,故针刺也要有深浅之异,即所谓因时制宜;针灸可广泛用于各种疾病,如疟疾、伤寒、咳嗽等脏腑七窍之病,若血络有邪者,还可采用针刺放血的治疗方法。此外,徐氏并提出了针刺的要求,即要神志专一,手法精严。 5、临床方面:治疗内科疾病喜用内外同治法,并使用多种治法,如汗法、吐法、下法等;治疗外科疾病,内服多用透法、清法、消法、托法等法,而外用则最为重视围药的使用;治疗妇科产后病,宜用寒凉散结之法,也可参仲景兼使用养血消瘀法,而要慎重使用温补之剂;治疗痘疹要随症治之,不应一味使用寒凉药和虫类等毒药;小儿之疾,病因多为热与痰,治疗宜调其寒温,清养脾胃之气,佐以消痰理气之药;老年之病不可随意滥补,随症宜逐邪并通调气血。 6、徐氏提出了读书的方法及医学考试论的相关内容。徐氏强调,读书时要审其所以然之故,还要经过临床的实践,才可相信,不可道听途说,才不为邪说所误。此外,为医者要正其心术、虚心笃学,不可专于名利;指出考试要分为六科,包括针灸、大方、妇科、幼科兼痘科、眼科与外科,而试题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论、解和案。 7、徐氏学术流派对后世的影响:徐灵胎学术的特点,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深得后世医家重视,其在世就已经名声远播,所著之书,流传甚广。 结论:徐灵胎医学学术思想,远宗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仲景之书,近则取法诸家思想;在医学理论上崇尚《黄帝内经》,在辨证论治上源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并吸取了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的精华,集唐宋及其前人之大成,自成一家,颇有建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9.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涌浩;;略论洄溪的医学成就[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2 张琳叶;徐伟;焦振廉;;《洄溪医案》述要[J];福建中医药;2007年02期

3 朱立鸣;段永强;梁玉杰;;徐大椿临证用药经验探析[J];甘肃中医;2008年07期

4 徐涌浩;;徐灵胎治疗经验再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5 费原子,费一峰;略论徐灵胎学术思想[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6 徐涌浩;徐灵胎治疗经验初探[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7 吴华强;;《医学源流论》治疗法则刍议[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03期

8 储全根;《医学源流论》基本学术思想简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9 杨运高;徐灵胎慎温补学术思想探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10 江一平,张国庆;论徐洄溪治外疡的学术思想[J];北京中医;198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克平;论黄疸病因[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1期

2 夏克平;论黄疸治疗大法——疏肝利胆的确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3 高振华;;孙秉严治疗胃癌经验撷菁[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2期

4 俞宜年;林慧光;;对栀子豉汤的认识与应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1期

5 夏克平;王化猛;;论有无辨证的确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12期

6 王年生;于鬯对《内经》的校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3年04期

7 袁冰;石东平;;理中丸君药考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孟立;古法新生——导引按跷(下)[J];按摩与导引;2002年02期

9 邝日建;;中医药延缓衰老纵论[J];按摩与导引;2006年12期

10 钟大可;李应昆;钟兰;;中医综合治疗嗅觉减退1例[J];按摩与导引;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沛华;;《内经》的天道观与慢性肝病养生[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2 罗勇;;朱丹溪“情志致病”浅谈[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杨婧;张捷;李雪霓;张大荣;;试用《黄帝内经》理论分析进食障碍患者的典型临床特征[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林琪家;刘清国;;冲脉之穴位考订[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刘婧;王凡;杜小正;东贵荣;;腧穴配伍源流及规律[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石佳;刘密;兰蕾;张国山;常小荣;;浅谈古代文献关于胃脘痛的针灸治疗[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7 陈秋菊;李瑞;;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与比较[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8 谢世平;郭选贤;胡研萍;梁润英;郭会军;李华伟;姜枫;王勇;;再论“艾毒”[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安定祥;刘艳春;赵永生;;岐伯考证与岐黄文化研究综述[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安定祥;;岐黄文化的内涵[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花;中医“肝脾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张霁;电针“百会透前顶”穴区对帕金森病小鼠干预性的基础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王涛;基于医案统计分析的六味地黄丸(汤)及其类方证治分类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冰;平性药药性理论及其应用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田丽莉;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闫川慧;帕金森病病证结合辨证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周扬;面向中药药性多维表征体系的中药本体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孙冬梅;从心论治中风病的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庄灿;参芪复方对GK大鼠大血管病变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珞珈;肺炎喘嗽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黄琪;咳嗽病“肺胃相关”理论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龙亮;《金匮要略》痰饮病因机证治与药伍规律探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邵长江;芪归胶囊的临床前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白钰;古代医籍治疗健忘方的发掘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施雪音;抵当汤与桃核承气汤抗衰老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王杨;针灸经筋结点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孙敏;《黄帝内经》针刺治疗整体观思想探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江正龙;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癥积病证治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张海丽;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鼓胀病证治规律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瑞麟;历代注释《难经》的概况(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运高;徐灵胎重阴精学术思想初探[J];四川中医;1991年04期

2 孟光;浅议徐灵胎溯源重本、尚实戒虚学术思想[J];山东中医杂志;2005年10期

3 蒯伟勇;;徐灵胎学术思想讨论会在苏州举行[J];江苏中医药;1985年11期

4 莫伟,肖莹;徐灵胎学术思想渊源初探[J];中医文献杂志;2003年04期

5 聂耀,高美先;张斌《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00年01期

6 凌霞;吴英会;;杨宗孟教授临床诊治经验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1期

7 薛光耀;日有所学,积有所得 良师益友《新中医》[J];新中医;1987年10期

8 王瑞春;;董漱六先生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简介[J];中医药研究;1993年06期

9 周俊兵,夏有兵;张锡纯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探讨[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全国名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暨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换届选举会议征文通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惠梅;;郭文勤教授诊治心系疾病学术思想及验案举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精选[C];2009年

2 李凡成;徐绍勤;谭奕;彭斌;陈协云;文志;陈舒华;李浩;周光源;孙静;郭兆刚;周小军;段小惠;;谭敬书教授学术经验和学术思想整理研究与继承[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凡成;徐绍勤;谭奕;彭斌;陈协云;文志;陈舒华;李浩;周光源;孙静;郭兆刚;周小军;段小惠;;谭敬书教授学术经验和学术思想整理研究与继承[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华东;黄梦媛;陈祎;杜辉;于志谋;路洁;;路志正教授“运四旁,调升降”学术思想在风湿病治疗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应存;;王道坤教授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浅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6 谈生蔚;;浅述李可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A];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柳越冬;陶弘武;;田振国教授宣通气血、寒热并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A];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徐美春;熊忠昌;熊雅兰;;喻嘉言学术思想与医疗研究浅说[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雯景;;刘定西老先生中医学术思想推介[A];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顾树华;;传承吴氏学术思想 践行吴老温阳大法[A];2008北京·第二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朝晖;[N];科技日报;2009年

2 记者 马芳;[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3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毛进军;[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4 记者 陈国裕;[N];学习时报;2010年

5 曾红 杨文;[N];光明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谭嘉;[N];健康报;2009年

7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 赵文;[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闻尔;[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天津市公安医院 张勉之;[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汪行福 吴猛;[N];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展华;中医肿瘤学家周岱翰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赵明芬;周铭心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调冲法治疗不孕症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林素琴;台湾医家朱木通学术思想和方证辨证临床经验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蓝丽霞;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妇科学术思想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陈鹏;丘和明教授血证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姜帅;彭万年教授学术思想及医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李聚林;冯五金教授六位一体理念治胃病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六位一体理念治疗FD经验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刘艳巧;刘润侠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9 陈筱云;陈家礼老中医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武雪萍;雷忠义主任医师治疗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子川;徐灵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2 周李倩;任应秋关于脉法的学术思想整理及其传承方法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金龙;邵朝弟教授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戴品;禤国维解毒法临证思辨特点与学术思想浅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符静;论罗泽南的学术思想[D];湘潭大学;2003年

6 孙素云;杨叔禹教授论治2型糖尿病的学术思想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健美;唐鉴学术思想初探[D];湘潭大学;2003年

8 张国强;陈直养生学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李旭;朱肱对《伤寒论》学术思想之继承与发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戴洁琛;岭南名医甄梦初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徐灵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479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f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