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涟教授治疗肝病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的整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苏涟教授治疗肝病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的整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名老中医 肝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诊疗特色 学术思想
【摘要】:1.目的:以苏涟教授治疗肝病的医案和论文著作为切入点,在传统文献整理学术思想的基础上,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提取“病—证—症—方—药”内在联系,并从中寻找诊疗特色和方药规律,探索苏涟教授治疗肝病的学术思想。2.方法:将符合要求的医案规范化,按照统一格式录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利用软件的统计报表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运用中医学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在所得数据结果的基础上,结合苏涟教授论文论著、相关档案材料研究以及采访等,总结出苏涟治疗肝病诊疗特色及学术思想。3.结果:在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录入标准三重筛选下,本研究最终纳入118例医案、431首处方进行分析。其中男性患者74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为12~81岁,平均年龄46.16岁。肝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87次,证型最多的是肝郁脾虚证291例。共涉及药物213味,甘草出现399次频次最高,排名前15的药物依次为:甘草、黄芪、茯苓、炒白术、赤芍、葛根、焦神曲、北沙参、山药、薏苡仁、丹参、波蔻、紫花地丁、砂仁、炒黄芩。所用药物四气以温性2498次最多占36.21%;所用药物五味以甘味4153次居多占38.93%;所用药物归经以脾经4170次居多占23.30%,胃经次之。在症状组合关联规则中,设置支持度个数为13,置信度为0.5,分析出28条结果,包含22种症状,其中置信度为大于0.5的症状规则有4条。在重要处方组合关联规则和药物之间关系分析中,设置支持度个数为200,置信度为0.95,分析出药物模式46条数据,包含8味中药;关联规则35条,涉及7味中药;得到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算法的治疗肝病核心组合10个,利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出治疗肝病新处方5个。利用的医案分析,得到肝郁脾虚证、脾胃气虚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每个证型,节点阈值分别为40、50、0、22时的关键症状24、24、24、17个,节点阈值分别为120、30、0、0时的关键药物20、17、22、33味,节点阈值分别为178、195、30、50时的药-证-症网络图,并运用方剂分析进行关键药物与验方相似评估,得到相似度分别为0.78、0.5、0.56、0.18;血瘀证、血热证、湿热证关键症状261、44、44个,关键药物204、32、32味,以及节点阈值分别为157、76、72时的药-证-症网络图。4.结论:通过整理苏涟教授治疗肝病医案发现,肝病发病人群以中年为主,男性患有肝病者大于女性,肝郁脾虚证患者最多。肝病症状多为气虚、脾虚、肝郁的外在表现,肝病患者易疲劳乏力。药物使用多为调理脾胃之品,四气以温性寒性兼用,五味以甘味居多,入脾胃经为主。苏涟认为肝微循环障碍是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基础,提出肝病治瘀论;在辨证上,以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相结合;在治疗上以健脾活血柔肝为基本大法,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兼顾精神因素;开拓中西医结合新领域,将民族医药与中西医药结合;在治学精神上,教育与科研并进,注重医德培养。
【关键词】:名老中医 肝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诊疗特色 学术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R249
【目录】:
- 中文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引言13-14
- 第一章 苏涟生平介绍及学术渊源探讨14-17
- 一 苏涟生平与主要成就14-15
- 1 苏涟生平研究14
- 2 苏涟主要成就与贡献14-15
- 二 苏涟学术渊源与传承脉络15-17
- 1 学术渊源研究15-16
- 1.1 家传15
- 1.2 亲炙15-16
- 1.3 私淑16
- 2 传承脉络研究16-17
- 第二章 苏涟治疗肝病医案数据挖掘17-47
- 一 研究对象17
- 1 病例纳入标准17
- 2 病例排除标准17
- 二 病例规范化17
- 三 研究方法17-18
- 1 分析软件17
- 2 病例资料的筛选17-18
- 3 病例资料的录入18
- 4 数据整理18
- 5 数据挖掘18
- 6 分析讨论18
- 四 病例信息录入界面展示18-19
- 1 基本信息18-19
- 2 四诊信息19
- 3 诊断治疗19
- 五 苏涟治疗肝病医案数据挖掘19-44
- 1 医案频次统计19-23
- 1.1 性别统计19-20
- 1.2 年龄统计20
- 1.3 症状统计20-21
- 1.4 证候统计21
- 1.5 药物频次统计21-22
- 1.6 药物四气统计22
- 1.7 药物五味统计22-23
- 1.8 药物归经统计23
- 2 医案数据挖掘23-32
- 2.1 症状数据挖掘24-26
- 2.1.1 肝病症状频次24
- 2.1.2 肝病症状模式24-25
- 2.1.3 基于关联规则的肝病症状规则分析25-26
- 2.1.4 网络展示26
- 2.2 方药数据挖掘26-31
- 2.2.1 治疗肝病药物频次26-27
- 2.2.2 治疗肝病用药模式27-29
- 2.2.3 基于关联规则的肝病方药规则分析29-30
- 2.2.4 网络展示30-31
- 2.3 新处方挖掘31-32
- 2.3.1 基于改进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31
- 2.3.2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31
- 2.3.3 基于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新方组合分析31-32
- 2.3.4 网络展示32
- 3 “证—症—方—药”数据挖掘32-44
- 3.1 肝郁脾虚证32-35
- 3.1.1 肝郁脾虚证关键症状33
- 3.1.2 肝郁脾虚证关键药物33-34
- 3.1.3 肝郁脾虚证药-证-症网络展示34-35
- 3.1.4 相似评估35
- 3.2 脾胃气虚证35-38
- 3.2.1 脾胃气虚证关键症状35-36
- 3.2.2 脾胃气虚证关键药物36
- 3.2.3 脾胃气虚证药-证-症网络展示36-37
- 3.2.4 相似评估37-38
- 3.3 瘀血阻络证38-40
- 3.3.1 瘀血阻络证关键症状38
- 3.3.2 瘀血阻络证关键药物38-39
- 3.3.3 瘀血阻络证药-证-症网络展示39
- 3.3.4 相似评估39-40
- 3.4 肝肾阴虚证40-42
- 3.4.1 肝肾阴虚证关键症状40
- 3.4.2 肝肾阴虚证关键药物40-41
- 3.4.3 肝肾阴虚证药-证-症网络展示41-42
- 3.4.4 相似评估42
- 3.5 相兼证药-证-症网络展示42-44
- 3.5.1 血瘀证药-证-症网络展示42-43
- 3.5.2 血热证药-证-症网络展示43-44
- 3.5.3 湿热证药-证-症网络展示44
- 六 讨论44-47
- 第三章 苏涟治疗肝病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整理47-56
- 1 肝病治瘀论47-48
- 2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48-49
- 3 健脾活血柔肝大法49-54
- 3.1 急性肝病49-50
- 3.2 慢性肝病50-54
- 3.2.1 肝郁脾虚证50-51
- 3.2.2 脾胃气虚证51
- 3.2.3 肝肾阴虚证51-52
- 3.2.4 脾肾阳虚证52-53
- 3.2.5 瘀血阻络证53
- 3.2.6 无症状型53-54
- 4 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兼顾精神因素54
- 5 民族与中西医结合54-55
- 6 教育与科研并进,注重医德培养55-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58
- 名老中医治疗肝病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传承和研究综述58-71
- 参考文献65-71
- 致谢71-72
- 攻读硕士期间文章发表情况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青年肝病科研论文奖在京颁发[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7年04期
2 ;中华肝病学界人物述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5期
3 汤钊猷;巴塞尔国际肝病周的新动向——肝脏与结构碳水化合物[J];江苏医药;1983年05期
4 王永怡;;首届世界华人肝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黄山召开[J];传染病信息;1994年04期
5 聂勇战;;胃肠肝病学研究发展趋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4年03期
6 武飞 ,朱兴彦;以学科建设推动肝病防治的发展——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庄辉院士[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22期
7 陈有为;孙淼;赵强;;1982年国际肝病文献综述[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4年02期
8 胡义;扬刘平;;中西医结合肝病防治研究“十五”进展概述[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年05期
9 ;世界华人肝病学术会议[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3年02期
10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大会会议纪要[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邹必英;;如何审视我省中西医结合肝病的现状和未来[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2 ;“九五”以来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报告 二、研究进展 (八)肝病学[A];“九五”以来中医药学科发展报告(1996-2007年)[C];2008年
3 孙塑伦;;中医肝病学科建设有关问题讨论[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欧林;《实用肝病学》首发式在禾举行[N];嘉兴日报;2011年
2 记者 谭嘉;肝病诊疗管理将有规范[N];健康报;2013年
3 记者 王丹;四大肝病防治需强化全民教育[N];健康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琪;苏涟教授治疗肝病学术思想及诊疗特色的整理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6年
2 张婷;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历代肝病药膳组方规律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张林;计算机辅助古代肝病方剂组方规律的研究及古代肝病方剂数据库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61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561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