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柴可群运用“温补脾肾法”治疗结直肠癌癌症相关性疲乏的经验探析

发布时间:2017-08-01 12:26

  本文关键词:柴可群运用“温补脾肾法”治疗结直肠癌癌症相关性疲乏的经验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温补脾肾 癌症相关性疲乏 结直肠癌 柴氏消疲汤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柴师运用温补脾肾法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癌症相关性疲乏的临诊经验,并在温补脾肾法的指导下自拟柴氏消疲汤,观察此方对结直肠癌脾肾阳虚证疲乏的缓解作用,为中医药干预癌症相关性疲乏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设立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合并服用柴氏消疲汤。治疗前后患者通过简明疲劳评估量表(brief fatigue inventory,BFI)对自身疲劳状况进行自评,同时由研究者对患者的脾肾阳虚证候及KPS功能状态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评分的变化,客观评价柴氏消疲汤对结直肠癌患者脾肾阳虚证癌症相关性疲乏的缓解作用。全部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TNM分期、KPS功能状态评分、疲劳自评分及脾肾阳虚证候积分无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治疗组的疲乏自评分和脾肾阳虚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KPS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对疲乏评分改善的有效率为50.0%,对脾肾阳虚积分改善的有效率为73.3%,相比于对照组,两组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柴师认为,结直肠癌患者的疲乏主要与脾肾阳气亏虚关系密切,其治疗尤其重视温补脾肾法的运用,取得良好治疗效果。2.柴氏消疲汤对结直肠癌患者脾肾阳虚证癌症相关性疲乏有明显的缓解作用,治疗后,治疗组的疲乏自评分和脾肾阳虚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KPS功能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关键词】:温补脾肾 癌症相关性疲乏 结直肠癌 柴氏消疲汤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3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9
  • 一、研究目的9-10
  • 二、临床材料10-15
  • (一) 研究对象10
  • (二) 结直肠癌诊断及分期10
  • (三) 癌症相关性疲乏的诊断标准10-11
  • (四) 结直肠癌患者癌症相关性疲乏的常见中医证型分类11
  • (五) 脾肾阳虚证的诊断11
  • (六) 研究纳入标准11-12
  • (七) 研究排除标准12
  • (八) 研究脱落和剔除标准12
  • (九) 研究分组原则及伦理原则12-13
  • (十) 研究过程资料记录13
  • (十一) 研究分组及治疗方案13
  • (十二) 疗效评分及评定标准13-14
  • (十三) 统计分析方法14-15
  • 三、研究结果15-24
  • (一) 收集病例总数15-16
  • (二) 对照组、治疗组年龄分布的组间差异16-17
  • (三) 对照组、治疗组肿瘤TNM分期分布的组间差异17
  • (四)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KPS功能状态评分的组间差异17
  • (五)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脾肾阳虚主、次要症状的组间分布17-18
  • (六) 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疲劳评分及脾肾阳虚积分的组间差异18-19
  • (七) 疗效比较19-24
  • 1.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疲乏评分及脾肾阳虚积分对比19
  • 2. 治疗前后,治疗组的疲乏评分、脾肾阳虚积分的对比19-20
  • 3. 治疗前后,对照组的疲乏评分、脾肾阳虚积分的对比20
  • 4.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疲乏评分改善有效率的对比20
  • 5.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脾肾阳虚积分改善有效率的对比20-21
  • 6. 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KPS功能状态评分对比21
  • 7. 治疗前后,对照组和治疗组脾肾阳虚证主、次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对比21-24
  • 四、分析与讨论24-31
  • (一) 癌症相关性疲乏病因病机探析24-25
  • (二) 结直肠癌病因及脾肾阳虚证癌症相关性疲乏形成机制25-26
  • (三) 柴可群主任中医师运用温补脾肾法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癌症相关性疲乏的经验探析26-28
  • (四) 温补脾肾法治疗癌症相关性疲乏的疗效探析与启发28-30
  • (五) 不足之处及展望30-31
  •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4
  • 附录34-39
  • 致谢39-40
  • 文献综述40-52
  • 参考文献48-52
  • 附学术论文一篇52-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柴可群;陈嘉斌;徐国暑;;基于病证结合论中医辨治肿瘤四则四法[J];中医杂志;2016年02期

2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曾红梅;左婷婷;贾漫漫;夏昌发;邹小农;赫捷;;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6年01期

3 李朝霞;米登海;温志震;;癌因性疲乏与炎症因子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J];现代肿瘤医学;2016年02期

4 陈嘉斌;柴可群;陈淼;邹莉;杜t@tD;张袭羽;;柴可群辨治结、直肠癌的学术思想及临诊经验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11期

5 李凯;花宝金;刘瑞;;运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大肠癌体会[J];中医杂志;2015年19期

6 王玉栋;陈红姗;单玉洁;周欣亮;常靓;王龙;吕雅蕾;刘巍;;晚期肺癌患者癌症相关性疲乏的发生及其与血清炎性因子的关系[J];肿瘤防治研究;2015年06期

7 江灶坤;柴可群;陈嘉斌;黄蕾蕾;邹莉;王泽明;;柴可群三阶段辨治大肠癌经验[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8 丁金霞;王婷;王维利;洪静芳;董云亚;汪锦芳;;化疗期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年05期

9 柴可群;陈嘉斌;;注重温阳,酌情用药——论《扁鹊心书》学术思想对防治肿瘤的启发[J];新中医;2015年05期

10 夏巧玲;徐丽萍;;心理干预护理对于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6042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042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