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3:08
本文关键词: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型 艾灸 神阙穴 布洛芬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摘要】:痛经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活和工作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达30%-50%,且易反复发作。虽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中、西医工作者对这个疾病的治疗仍没有行之简便又有效的方法。中西医对痛经均有丰富的治疗手段,然而中医药治疗痛经药物副作用小,效果显著,易于患者接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在寒冷地区多见,其特点是发作急、疼痛明显多呈中、重度疼痛,得温痛减遇寒更甚。患者多同时伴小腹痉挛,需要卧床休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故探索简、效、便、廉的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工作者研究方向和目标。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两部分的研究证实了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拓展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以寒凝血瘀证痛经的大鼠痛经模型为研究对象初探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效果和机制。并临床收集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验证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效果并与西药布洛芬比较,以验证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动物实验:以40只SD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西药组、模型艾灸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组大鼠以0-1°C冰水浴反复刺激为方法并,结合戊酸雌二醇灌胃、缩宫素腹腔注射促进大鼠子宫收缩的方法制造出寒凝血瘀证的痛经大鼠模型。建模后,模型西药组予布洛芬,模型艾灸组以艾灸神阙穴治疗,实验结束后,观察四组大鼠的对催产素诱发的扭体反应的次数,,检测大鼠子宫内膜中PGE2.PGF2a含量,计算PGF2a/PGE2值。检测大鼠外周血β-EP含量。2.临床实验:临床收集30例诊断为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成西药组和艾灸组。西药组给予布洛芬,艾灸组以艾灸神阙穴治疗。治疗三个疗程前、后,分别评估每组患者VAS疼痛程度评分、COX痛经症状评分和疗效,并在两组间、各组内进行比较。结果:1.动物实验:(1)扭体反应:模型对照组、模型西药组、模型艾灸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造模后无论是否处置,催产素对大鼠诱发的疼痛明显高于正常者。模型西药组和模型艾灸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模型西药组和模型艾灸组比较,结果提示两者无统计学差异。(2)模型大鼠子宫内膜中PGE2.PGF2a含量,PGF2a/PGE2值:各组之间比较,寒凝血瘀症大鼠痛经模型子宫PGE2含量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模型对照组子宫内膜PGF2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模型西药组、模型艾灸组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鼠痛经模型子宫PGF2a含量明显降低。模型西药组和模型艾灸组大鼠痛经模型子宫PGF2a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模型对照组大鼠子宫组织PGF2a/PGE2含量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模型艾灸组、模型西药对照组大大鼠子宫组织PGF2a/ PGE2含量的比值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模型大鼠外周血β-EP含量:模型对照组大鼠痛经模型外周血β-EP含量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模型艾灸组、模型西药对照组大鼠痛经模型外周血β-EP含量的比值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模型西药组与模型艾灸组比较大鼠痛经模型外周血β-EP含量无差异。2.临床实验:(1)VAS疼痛程度总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VAS疼痛程度总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西药组和艾灸组治疗前后VAS疼痛程度总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2)COX痛经症状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西药组和艾灸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3)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 艾灸神阙穴和布洛芬能明显降低寒凝血瘀型大鼠模型由催产素诱发的扭体反应的次数和发生频率,提示艾灸神阙穴和布洛芬对痛经有明显镇痛的作用,且两者效果相当。2. 艾灸神阙穴和布洛芬均能降低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模型子宫内PGF2a含量,对模型大鼠子宫内PGE2含量无影响,使模型大鼠子宫内PGF2a/PGE2值降低。提示艾灸神阙穴和西药布洛芬均可能是调整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异常的PGF2a/PGE2比例,抑制子宫平滑肌痉挛,达到镇痛的作用,且两者效果相当。3. 艾灸神阙穴和布洛芬均能提高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模型外周血内β-EP含量。提示艾灸神阙穴和布洛芬均通过提高血液和其它组织中的β-EP含量,以调节痛阈的方式而镇痛,且两者效果相当。4. 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艾灸神阙穴和布洛芬均能降低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VAS疼痛程度的评分,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患者经行腹痛的程度,且两者效果相当。5. 艾灸神阙穴和布洛芬均能降低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COX痛经症状评分,提示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伴随痛经发生的症状也减轻或消失,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相当。6. 经过三个疗程治疗,布洛芬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的有效率达到73.33%,艾灸神阙穴法的有效率达到80%,但两者并没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相当。7. 安全性分析来看,虽然在实验中两种治疗方法均未发现安全事件,但艾灸法相关的安全事件可控、可防而布洛芬仍然对部分患者有禁忌且和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而致害。故艾灸法优势明显。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寒凝血瘀型 艾灸 神阙穴 布洛芬 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5
【目录】:
- 中文摘要3-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3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3-28
- 第一节 西医对痛经的认识13-18
- 一、痛经的分类13
- 二、痛经的病因13-15
- 三、痛经的诊断15-16
- 四、痛经的治疗16-18
- 第二节 中医对痛经的认识18-25
- 一、对痛经认识的发展源流18-20
- 二、痛经相关的脏腑与经络20
- 三、痛经的病因病机20-21
- 四、痛经的诊断21
- 五、痛经的治疗21-25
- 参考文献25-28
- 第二部分 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实验研究28-36
- 一、材料和方法28-29
- 二、数据处理方法29
- 三、实验结果29-31
- 四、讨论31-35
- 参考文献35-36
- 第三部分 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36-44
- 一、研究资料36-39
- 二、研究结果39-40
- 三、讨论40-43
- 参考文献43-44
- 结语44-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茗钫;何林生;刘丝荪;;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J];江西医药;2015年12期
2 韦芝艳;;子宫腺肌病临床表现与治疗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5年05期
3 孟延兵;;清热利湿法治疗湿热瘀阻型原发性痛经3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4年10期
4 张文琴;龚敏;;曼月乐用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年19期
5 蔡柏岑;周应芳;;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年05期
6 牛向馨;牛乾;罗小妹;;灸法和药物治疗痛经61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04期
7 朱美文;沈菊萍;;少腹逐瘀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年08期
8 许咏思;嵇波;胡琅琳;张鹤;宋艳;沈小雨;杨佳敏;张露芬;李晓泓;朱江;;寒凝血瘀证痛经大鼠模型制备和评价方法述评[J];中医药学报;2013年04期
9 任秀丽;;灸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研究[J];环球中医药;2013年06期
10 高学娟;项琴华;;隔物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3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604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043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