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为感觉及自主神经受累,伴相对较轻的运动神经元受累,一般以四肢远端为主,下肢较上肢为重,早期以感觉障碍为主,可分别呈现灼痛、刺痛、刀割样痛,呈麻木、蚁行、踏海绵垫、手套、触电感等,也有患者呈下肢远端严重烧灼性疼痛,夜间难忍等症状。是糖尿病致残.甚至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西医病名,古代中医医家对本病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其症状现根据其中医病证特点本病常常被历代医家分属于“痹证”、“痿证”、“脉痹”、“血痹”、“皮痹”等范畴。 现代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可归属于消渴病合并痿证、痹症范畴。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虽然各位医家在其发病原因,病机转化有不同的观点,但大致都认为本病是由于正气不足,气血阴阳亏损,脏腑功能失调,致邪滞经络,气血不濡筋骨而发病。治疗上多以益气养阴、健脾补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立法。 中医治疗本病有很大优势,疗法多样,突出了祖国医学的特色;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尚缺乏统一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和系统治疗的规范化及标准化,仍需要中医界对本病有更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近10年相关治疗文献的回顾和复习,分为古籍探讨、病因病机、辩证论治三部分,包括了中医临床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总结,实验研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及近10年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文献综述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59
【目录】:
- 目录3-4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部分 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7-22
- 1 古代典籍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的相关记载7
- 2 现代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病机的认识7-9
- 3 现代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辨证论治9-22
- 3.1 中医内治法9-13
- 3.1.1 分型辨证9-10
- 3.1.2 分期辨证10
- 3.1.3 专方专药10-13
- 3.2 中医外治法13-22
- 3.2.1 中药熏洗法14-15
- 3.2.2 按摩推拿疗法15-16
- 3.2.3 针灸疗法16-18
- 3.2.4 中药注射液疗法18-22
- 第二部分 讨论与展望22-24
- 参考文献24-28
- 致谢28-29
- 个人简历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燕燕;王亿平;丁任华;宣建宗;;尿酸性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11年10期
2 迟蕾;刘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辨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13期
3 李雁;张丽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因病机和辩证论治[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1年02期
4 曲妮妮;;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中医病因病机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5期
5 王俊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病因病机浅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07期
6 徐洲;马晓燕;;紫癜性肾炎中医病因病机述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年12期
7 李海涛;王翼洲;;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述略[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11期
8 李鹤;卫四来;;骨坏死中西医病因病机探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年12期
9 陈国荣;伍小艺;罗瑶;;顽固性咳嗽的中医辩治体会[J];北方药学;2011年05期
10 张晓钢;;中风病病因病机古今沿革[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乐微;;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A];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C];2010年
2 吴小云;黄熙理;;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医研究进展[A];第十次全国中医妇科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博瑜;胡荣昕;;无症状型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刁丽梅;刘泰;;从《内经》理论浅析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罗成贵;周新尧;姜泉;;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中医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6 胡明珠;刘茜;颜凡生;彭广宇;;综述颈椎病研究进展[A];全国脊诊整脊医学第三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脊诊整脊杰出专家表彰大会会议专刊[C];2007年
7 邓振明;;中医药治疗中风痴呆64例临床观察[A];全国急症学术大会论文专辑[C];1996年
8 宋太平;魏淑娥;巩跃生;宋光瑞;;便秘纂要[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9 付新伟;胥筱云;;中医燥湿同病病因病机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董少龙;;金元四大家对中风病的论述与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成立大会暨2008年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郭晓辰;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病机浅探[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探讨与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王永和;“大偻病”病因病机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4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考希良;从毒论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机[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5 曾友华邋朱国祥;脑卒中后疲劳及相关病机探微[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李军祥;中医如何治疗酒精性肝病[N];家庭医生报;2005年
7 刘飞;中风先兆证病因病机漫话[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8 海军四一一医院中医科 徐重明 汪自源;老年性痴呆的中医病因病机[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9 张庆昌;硬皮病病因病机及治则的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罗社文;中医对便秘的病因病机认识[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雯;哮病的古代内科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董秀娟;重症肌无力中医证治的文献资料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朱爱松;《诸病源候论》有关“毒”的病因病机证候学理论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李卫真;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临床诊断基础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林丰基;中医诊治眩晕证学术源流探讨及文献整理与数据库建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周双印;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候特征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7 宋春侠;多系统萎缩中医证候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盛梅笑;狼疮静颗粒对活动期狼疮性肾炎肾虚湿毒证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李红香;基于中医文献的中风病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朱鹏;积聚类疾病学术源流梳理及方药证候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钰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邓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王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曾江琴;《金匮要略》热入血室证治源流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5 蔡海燕;干燥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师冉;舒风宁冲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7 刘志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证候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朱晓娟;五脏痹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左瑞芬;卵巢早衰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黄彦芬;胶艾汤治疗妇人血证现代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328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32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