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不同频率电针对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SYP及GAP-43表达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9 12:24

  本文关键词:不同频率电针对脑梗死大鼠大脑皮层SYP及GAP-43表达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电针频率 脑梗死 脑可塑性 SYP GAP-43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刺激脑梗死大鼠的“前三里穴”和“外关穴”对缺血区GAP-43、SYP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脑梗死大鼠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行为学评估,进一步探讨不同频率电针对脑梗死作用机制,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采用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MCAO)闭塞脑缺血模型。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2Hz组、50Hz组、100组Hz,每组10只。造模2周前采取前肢抓取预训练。动物造模苏醒后2h对每只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Longa评分,评分在1-3分认为造模成功。电针组采用2Hz、50Hz、100Hz及连续波电流为1 mA的电针治疗,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不予电针治疗。每组按照实验术后第1、3、7、14、21d五个时间点,进行网屏实验进行各时间段组间及组内对比观察。各组在实验术后21d进行灌注取脑,免疫组化观察各组脑缺血周围皮质SYP及GAP—43的表达。结果:1行为学比较:结果显示: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的网屏实验评分为0,提示手术操作不影响大鼠的神经功能;各组数据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模型组、2Hz组、50Hz组和100Hz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2Hz组、50Hz组和100Hz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天,50Hz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4天,50Hz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Hz组与100H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z组与50H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1天,2Hz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Hz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z组与50H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Hz组与100H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组化表达比较:SYP:脑梗死后SYP表达明显下降,电针治疗后SYP表达明显上升。假手术组、50Hz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P0.05;其余各组与空白组比较,P0.01;2Hz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50Hz组、100Hz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P0.01;50Hz组与2Hz组比较,P0.01;100Hz组与2Hz组比较,P0.05。GAP-43:脑梗死后GAP-43应激性升高,之后逐渐降低,电针治疗可以使GAP-43维持在较高水平。假手术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其余各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Hz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2Hz组、100Hz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P0.05;100Hz组、50Hz组分别与2Hz组比较,P0.05,50Hz组与100Hz组比较,P0.01。结论:1.不同频率电针均可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50Hz组优于2Hz、100Hz。2.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均可促进缺血区SYP及GAP-43的表达,50 Hz电针组效果显著。3.电针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缺血区SYP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电针频率 脑梗死 脑可塑性 SYP GAP-43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5
【目录】:
  • 缩略词表4-5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2
  • 综述12-23
  • 1. 电针治疗脑梗死的相关研究进展12-14
  • 1.1 脑梗死的流行病学12
  • 1.2 电针治疗脑梗死的相关研究12-14
  • 2. 电针对脑梗死后脑可塑性影响的相关研究14-18
  • 2.1 脑可塑性的相关因素14-15
  • 2.2 突触可塑性在脑可塑性中的作用15-16
  • 2.3 电针对脑梗死后SYP表达的影响16-17
  • 2.4 电针对脑梗死GAP-43表达的影响17-18
  • 3. 电针频率的相关临床研究18-20
  • 3.1 电针的镇痛作用19
  • 3.2 电针在相关系统中的作用19
  • 3.3 电针对神经系统的作用19-20
  • 4. 实验脑梗死大鼠模型的相关研究20-23
  • 4.1 造模方法的相关研究20-21
  • 4.2 大鼠鼠龄及体重的相关研究21
  • 4.3 实验动物选择的相关研究21-23
  • 实验研究23-29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23
  • 1.1 实验药品及仪器23
  • 2. 实验方法23-26
  • 2.1 实验动物选择及饲养23-24
  • 2.2 动物模型的制备24-26
  • 2.3 处理方法26
  • 3. 观察指标与方法26-28
  • 3.1 行为学检测26
  • 3.2 免疫组化法检测26-28
  • 4. 统计学处理方法28-29
  • 结果29-32
  • 1.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脑梗死大鼠运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29-30
  • 2. 各组大鼠脑组织SYP和GAP-43免疫组化染色情况30-32
  • 讨论32-37
  • 1. 脑组织形态学的评价32
  • 2.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脑皮质SYP及GAP-43表达的影响32-34
  • 2.1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脑皮层SYP表达的影响32-33
  • 2.2 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对大鼠脑皮层GAP-43的影响33-34
  • 3. 不同频率电针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34-35
  • 4. 实验大鼠造模时注意事项35-37
  • 结论37-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7
  • 附录47-52
  • 个人简历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同度,张昌颖;素食大鼠的贫血现象[J];营养学报;1957年04期

2 陈伟强;赵善广;;自制注射用大鼠固定装置[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1992年04期

3 肖柳英,林培英,冯昭明,张丹;不同周龄的SD大鼠生理、生化及体重的正常值测定[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6年03期

4 李淑云;简易大鼠灌胃器的制作[J];锦州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杨明智,陈积圣;一种大鼠抓取与固定的新工具介绍[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1年03期

6 戴英,陆群;复方H_(505)对Wistar大鼠外周血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年01期

7 韦应波,孙喜庆,曹新生,姚永杰,冯岱雅,杨长斌;+Gz暴露时间对大鼠记忆功能和行为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01期

8 吕学军,郭俊生,李敏,周利梅,张永娟;晕船大鼠体内铁含量的变化[J];中国职业医学;2003年04期

9 汤仁仙,王迎伟,王慧,周峰;201A中药合剂对大鼠抗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病变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孙同柱,付小兵,翁立新,梁雪梅,陈伟;介绍一种简易的大鼠保定方法[J];上海实验动物科学;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音;孙振宇;胡敏;李冬霞;;持续性高正加速度对大鼠颞颌关节损伤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祝~=骧;iJ梊霞;洃克琴;崔素英;文允摪;,

本文编号:6452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452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