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病机的督脉贴敷法对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7-08-14 02:31

  本文关键词:基于病机的督脉贴敷法对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病机 督脉 多发性硬化急性期 疗效评价 中医外治法


【摘要】:研究目的:基于多发性硬化本虚标实之特点,肾虚是病机之根源,湿热是病机演变之产物,此特点贯穿多发性硬化发生发展的始终,是多发性硬化的基本病机。选取督脉为主的穴位,治疗组用清利湿热之行水膏加减贴敷于大椎等所在、补肾温阳之扶阳益火膏加减贴敷于命门等所在;对照组使用安慰剂进行穴位贴敷,比较基于病机的督脉贴敷法对多发性硬化急性期的治疗效果,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思路的先进性和可靠性提供依据,并为临床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生成随机序列,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随机分组,治疗组予基础治疗方案+药物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基础治疗方案+安慰剂穴位贴敷。药物穴位贴敷的清利湿热用行水膏加减,补肾温阳用扶阳益火膏加减;行水膏及安慰剂用米醋调和,贴敷于督脉的大椎等穴位;扶阳益火膏及安慰剂用姜汁调和,贴敷于督脉的命门等穴位,每日一次,每次4-6小时,疗程28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EDSS总分变化情况,以及在锥体功能、感觉功能、直肠或膀胱功能、大脑(精神)功能、小脑功能、脑干功能、视觉功能单项评分方面的改善情况,Barthel指数、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的差异。并观察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入组病例21例,其中治疗组11例,脱落1例(因家住外地不能如期随访而脱落);对照组10例,最终20例患者纳入数据分析。经t检验、非参数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既往史、扩展残疾状态量表中的锥体系统功能、小脑功能、脑干功能、感觉功能、直肠或膀胱功能、视觉功能、大脑(精神)功能的各项评分、Barthel指数、EDSS总分、中医临床症状总分等基线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单项症状评分比较,治疗组在感觉功能、直肠或膀胱功能、大脑(精神)功能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锥体功能、小脑功能、脑干功能、视觉功能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在锥体功能方面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EDSS总分比较,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EDSS评分。在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治疗前治疗组总分(8.60±1.89)与对照组总分(8.30±2.4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8天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两组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组改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表明采用行水膏与扶阳益火膏的督脉贴敷法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方面,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研究结论:在辨证论治内服药物的基础上,针对多发性硬化的病机,加入外治法穴位贴敷督脉的方药,能有效地缓解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单纯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拓展了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治疗手段,有助于形成病机与证候并重的内外治法合用的系统治疗。
【关键词】:病机 督脉 多发性硬化急性期 疗效评价 中医外治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英文缩略词9-11
  • 第一部分 中医学对多发性硬化的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11-24
  • 1. 病症名称11-12
  • 2. 病因病机12-14
  • 3. 治疗14-20
  • 4. 展望20-21
  • 参考文献21-24
  • 第二部分 西医学对多发性硬化的研究进展24-43
  • 1. MS流行病学资料24
  • 2. MS诊断标准与临床分型24-26
  • 3. MS病因26-27
  • 4. MS发病机制27-30
  • 5. 辅助检查30
  • 6. 治疗30-35
  • 7. 展望35-36
  • 参考文献36-43
  • 第三部分 基于病机的督脉贴敷法对多发性硬化急性期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43-69
  • 前言43-45
  • 1. 研究对象45-46
  • 1.1 病例来源45
  • 1.2 诊断标准45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45-46
  • 1.4 随机分组46
  • 2. 研究方法46-51
  • 2.1 治疗组46-47
  • 2.2 对照组47-49
  • 2.3 观察时点49
  • 2.4 临床观察指标49
  • 2.5 疗效评价标准49
  • 2.6 安全性指标49
  • 2.7 数据管理49
  • 2.8 统计分析49-50
  • 2.9 技术路线50-51
  • 3. 结果51-62
  • 3.1 一般资料51-55
  • 3.2 临床观察指标55-62
  • 3.3 安全性指标及不良事件62
  • 4. 讨论62-69
  • 4.1 研究结果62-63
  • 4.2 基于病机的督脉贴敷法治疗MS的理论探讨63-67
  • 4.3 行水膏与扶阳益火膏治疗MS的方药分析67-68
  • 4.4 小结68-69
  • 不足与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1
  • 附录71-77
  • 附录一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71-73
  • 附录二 Kurtzke扩展的功能障碍状况量表(EDSS)73-75
  • 附录三 扩充致残量表(EDSS)75-76
  • 附录四 Barthel指数量表76
  • 附录五 中医临床症状观察表76-77
  • 致谢77-78
  • 个人简历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菊生,肖波,谢光洁,周文斌,杨欢;多发性硬化66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2期

2 王薇薇,吴逊;多发性硬化合并癫痫发作[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6期

3 杨全玉,崔亚平,张晓曼;以头痛头晕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硬化10例报告[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0年04期

4 邢荣秀,王艳辉,马来莹;多发性硬化的治疗及结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5 金友雨,金石;多发性硬化与误诊[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2期

6 魏东宁,李嘉慧,耿晓非,樊双义;误诊为多发性硬化的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病一例临床病理报告[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7 许贤豪;多发性硬化研究进展(述评)[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0年03期

8 马建军,孙翠萍,徐军,冯周琴;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1年03期

9 曾可斌;多发性硬化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1年06期

10 曾可斌;多发性硬化的治疗[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正熙;刘明媛;管阳太;;多发性硬化21例患者的临床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陆正齐;张炳俊;胡学强;鲍健;伍爱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与经典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对比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庄立;;临床孤立综合征转化为多发性硬化的预测指标及治疗[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4 张华;许贤豪;国红;乔立艳;吕继辉;殷剑;彭丹涛;候世芳;文诗广;矫毓娟;刘江红;谢琰臣;孟晓梅;王红;齐田孝彦;;多发性硬化患者脑磁共振检查特点及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柳U,

本文编号:670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70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0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