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血瘀吃什么_血瘀的症状有哪些_《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7-09 22:06

  本文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年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付长庚  

【摘要】: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血瘀证是其常见的证候。冠心病的中医辨证标准虽不断更新,但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却至今未见报道。本课题遵循循证医学理念,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数理统计相结合,进行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断标准的系统研究。 第一部分文献研究 通过系统梳理古今文献,总结冠心病血瘀证临床表征和理化指标的相关论述;综合研究进展,结合冠心病血瘀证的特点,制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构建方案;基于理化指标在冠心病血瘀证现代诊断及疗效评价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系统评价方法制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及疗效评价指标条目池。 第二部分专家咨询 目的 评价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及疗效评价条目池中各指标的权重,为建立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提供参考 方法 根据文献研究结果设计问卷,采用德尔菲法,通过预调查评测问卷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修改并完善专家咨询问卷。选择在冠心病中西医结合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80位专家,采用信函及网络调查方式完成专家咨询。采用Mysq15.0工具进行数据管理,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专家基本情况、专家积极系数和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 结果 根据文献研究结果,共有122个诊断指标被纳入问卷。发送问卷80份回收80份,专家积极系数为100%。胸痛位置固定、舌色紫暗、舌体瘀斑瘀点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显示任何一支血管闭塞、超声显示心房或心室附壁血栓、超声显示血管内附壁血栓、血小板聚集率升高等37个指标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90%,可以考虑作为冠心病血瘀证的主要诊断指标;胸痛呈刺痛、绞痛、面色黎黑、鄂粘膜色暗、肌肤甲错、四肢末端紫绀、血管紧张素Ⅱ升高等27个指标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位于80%-90%,可以考虑作为冠心病血瘀证的次要诊断指标。 第三部分临床研究 目的 根据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结果,分析临床表征和理化指标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借助现代数理统计与挖掘分析技术,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证候特征等。利用Mysq1 Server5.0工具进行数据录入和管理。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入选患者4274例,男3102人,女1172人,平均年龄62.01±9.27岁。其中无症状者816例,稳定劳累性心绞痛患者992例,ACS超过1月病情稳定者2034例,不稳定心绞痛432例,血瘀证3257例,非血瘀证1017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年龄65岁、既往有前间壁心梗病史、冠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病变,胸痛、胸闷、舌色暗红、舌色淡紫或青紫,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粗张、色紫,脉涩、迟等33个指标的患者多见血瘀证;冠心病血瘀证组与冠心病非血瘀证组相比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且不受其他兼夹证型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和逐步判别分析两种多因素分析方法筛选所得到的共同诊断项目有舌有瘀斑瘀点,舌下脉络粗张,舌下脉络色紫3个指标;只满足一种多因素分析模型的诊断项目有既往前间壁心梗病史,舌淡紫,苔质腻,平均血小板体积4个指标。 第四部分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拟定 综合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及临床数据分析结果,遵循临床“实用性”、“重要性”、“确定性”三大原则,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的大小,结合专家建议和临床实际,拟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草案)如下 第五部分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检验 目的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检验新建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草案)的诊断效能。 方法 将4名有临床经验的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分成相互独立的A、B两组。A组以1986年的血瘀证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B组以新建诊断标准草案为诊断依据,分别在两个诊室,通过病例记录相互独立的对4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辨证,组内辨证结果不同时两人协商解决。 结果 新建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敏感度94.36%,特异度89.38%,准确度93.11%,阳性似然比8.89,证明本标准有较好的可靠性和临床实用性。 结论 1.本研究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宏观与微观结合、临床表征与理化指标结合的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 2.通过4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验证,证明本研究拟定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可靠性。 3.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方法总结古今文献,采用德尔菲法完成专家咨询,按照横断面研究设计进行临床观察,在方法学上比较可靠,为今后其他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模式。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59
【目录】:

  • 资料来源6-7
  • 中文摘要7-11
  • ABSTRACT11-14
  • 英文缩略词表14-16
  • 前言16-18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8-76
  • 研究一 冠心病血瘀证古代文献研究18-31
  • 1 冠心病相关古代病名研究18-23
  • 2 冠心病血瘀证中医病因研究23-25
  • 3 冠心病血瘀证中医病机研究25-26
  • 4 冠心病血瘀证临床表征研究26-28
  • 4.1 症状体征26-28
  • 4.2 舌脉28
  • 5 总结28-29
  • 参考文献29-31
  • 研究二 冠心病血瘀证现代文献研究31-76
  • 第一章 冠心病血瘀证量化诊断研究31-46
  • 1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研究进展31-37
  • 1.1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的基础31-32
  • 1.2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的方法32-35
  • 1.3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的难点35-36
  • 1.4 中医证候客观量化的途径36-37
  • 2 冠心病血瘀证证候诊断研究进展37-42
  • 2.1 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发展37-38
  • 2.2 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的发展38-40
  • 2.3 建立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思考40-42
  • 3 总结42-43
  • 参考文献43-46
  • 第二章 冠心病血瘀证与理化指标的文献评价46-76
  • 1 研究背景46
  • 2 研究目的46
  • 3 研究标准46
  • 3.1 纳入标准46
  • 3.2 排除标准46
  • 4 检索策略46-47
  • 4.1 数据库检索46-47
  • 4.2 扩展检索47
  • 5 评价方法47-48
  • 5.1 文献筛选47
  • 5.2 方法学质量评估47-48
  • 5.3 数据提取48
  • 6 结果48-59
  • 6.1 研究资料的一般情况48-50
  • 6.2 冠心病血瘀证相关理化指标分析50-59
  • 7、血清CRP、GMP-140与冠心病血瘀证相关性的META分析59-66
  • 7.1 研究目的59
  • 7.2 研究标准59-60
  • 7.3 文献检索60
  • 7.4 分析方法60
  • 7.5 结果60-66
  • 7.6 结论66
  • 7.7 本研究的局限性66
  • 8 讨论66-68
  • 参考文献68-76
  • 第二部分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专家问卷调查研究76-85
  • 1. 资料与方法76-77
  • 1.1 研究目的76
  • 1.2 研究方法76-77
  • 1.3 质量控制77
  • 2 结果77-83
  • 2.1 可靠性评价77-78
  • 2.2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78-82
  • 2.3 指标筛选82-83
  • 3 结论83
  • 4 讨论83-84
  • 参考文献84-85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85-135
  • 1 研究目的85
  • 2 资料与方法85-90
  • 2.1 研究对象85-87
  • 2.2 样本含量估算87
  • 2.3 研究方法87-88
  • 2.4 数据管理方案88-89
  • 2.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89-90
  • 3 结果90-128
  • 3.1 一般资料分析90-94
  • 3.2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的单因素分析94-123
  • 3.3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的多因素分析123-128
  • 4 讨论128-133
  • 5 结论133
  • 参考文献133-135
  • 第四部分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拟定135-138
  • 1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的筛选135
  • 2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指标的评分135-136
  • 3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建立136-137
  • 4 讨论137-138
  • 第五部分 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检验138-142
  • 1 研究目的138
  • 2 资料与方法138
  • 3 结果138
  • 4 讨论138-139
  • 5 结论139-140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140-142
  •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142-144
  • 致谢144-146
  • 个人简历146-148
  • 附录148-155
  • 附图155-156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蒲秀萍;;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年22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娟;杨文明;;中医证候研究方法学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2 邢亚楠;田金洲;时晶;王晓菲;许永杰;倪敬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探讨[J];北京中医药;2008年06期

    3 段文慧;李立志;王承龙;史大卓;高铸烨;刘剑刚;刘红旭;胡元会;林谦;鲁卫星;王宇娟;;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分布及与心功能相关性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0年04期

    4 ;中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88年05期

    5 赵慧辉;郭淑贞;侯娜;王伟;;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寻找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相关蛋白[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12期

    6 王强,黄绍湘,刘钧超,张以昆;冠心病血瘀证与超敏C-反应蛋白关系的临床探讨[J];广西中医药;2005年03期

    7 毛秉豫 ,樊纪民;应用激光衍射法测定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J];国医论坛;2002年05期

    8 邓奕辉;李定祥;杨军辉;;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四亚型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08年01期

    9 毛以林,袁肇凯,黄献平,卢芳国,谭光波,胡志希;冠心病血瘀证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纤溶功能关系的探讨[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袁肇凯,田松,李杰,黄献平,胡志希,卢芳国,谢梦洲;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实验指标的计量诊断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红金;马增春;高月;王升启;;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中的诊断标志物[A];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及血瘀证高级论坛和研修班论文汇编[C];2004年

    2 王阶;杨保林;姜燕;;从人血白细胞中筛查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A];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明军;王永霞;王建忠;;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关性研究[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马晓娟;殷惠军;陈可冀;;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表达谱的构建及目标基因临床意义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薛梅;陈可冀;殷惠军;;汉族人血小板GPⅡb HPA-3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6 殷惠军;薛梅;陈可冀;;GPⅠb、GPⅡb-Ⅲa及GMP-140活性与冠心病血瘀证及相关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张颖慧;;读《<篆隶万象名义>校释》札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5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陈徽;;从“学而时习”到“静坐穷理”——儒学的笃行精神及其在宋明理学中的弱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李梅训;简论欧阳修《诗本义》对《毛传》、《郑笺》的批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范蓓蕾;;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求致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徐望驾;;《说文解字》注释语言常用词的语料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国贤;鄢毅;;多病同治——血栓病的诊治进展[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3 李林;方家;刘丽华;刘中勇;;温阳益气活血利水法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4 李林;方家;梁小滨;刘中勇;;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5 朱文娟;李映霞;牛敏芬;何慈胜;程光宇;薛汉荣;吴海桂;;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变化与中医痰瘀虚证相关性研究[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张涵;于强;高世定;;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7 张秋;陈建建;吴吉锋;;防感扶正合剂治疗COPD患者稳定期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蒋贵林;孙田子;;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药干预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A];江西省第七次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洪涛;刘中勇;;稳定性心绞痛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九次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活血化瘀临床应用新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林;方家;刘中勇;邓鹏;赖小美;;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秦明春;寿胎丸加味方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胡华;JAK-STAT信号蛋白磷酸化调控心肌细胞凋亡及心痛舒干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李花;中医“肝脾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黄利兴;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姚荷生咳嗽医案的证治规律[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郑景辉;心血瘀阻证心肌微环境变化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秦伟夫;益气复原汤对大肠癌术后化疗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及体外对大肠癌LOVO细胞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李勇华;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瘀阻证BMSCs动员归巢的机理及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干预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徐惠梅;心宁丸抗心肌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瑞娜;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外周动脉弹性功能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赵巍;从《史记》看司马迁的《诗》学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贾清宇;孟子引《书》论《书》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明宇;冀有良;苏连杰;卢卫红;马英丽;;蓬子菜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8年03期

    2 陈绍宏;成玉;徐学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春超;邵建华;张玉伟;曹丹丹;李铣;;蓬子菜的化学成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4 尹志伟,王宽宇,谢连和,阚丽君;蓬子菜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海鸥;杨明会教授和胃安神法治疗失眠的学术经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周冠中;体质评估的关键因素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华;胡学钢;;基于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在临床上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罗志昌,,张松,杨文鸣,杨子彬;脉搏波波形特征信息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3 丰平,王学江;病证结合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J];北京中医;2000年06期

    4 赖世隆,曹桂婵,梁伟雄,谭分来,卢丽萍,宋健红,谢红;中医证候的数理统计基础及血淤证宏观辨证计量化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1988年06期

    5 王顺道,任占利,杜梦华,解庆凡,贾滋欣;中风病始发态证候发生与组合规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6年03期

    6 陈家旭,瞿德竑;中医计量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学报;1999年06期

    7 郭蕾,王永炎,张俊龙,高思华,张志斌;论证候的内实外虚[J];中国医药学报;2004年11期

    8 时晶;田金洲;王永炎;朱爱华;尹军祥;武月萍;徐意;;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6期

    9 张广增;贺福田;吴范武;包巨太;全立元;;冠状动脉病变与415例胸痹心痛患者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年08期

    10 沙洪;赵舒;王妍;任超世;;中医脉象多信息采集系统的研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伶利;李杰;袁肇凯;瞿岳云;;早发冠心病血瘀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和探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S1期

    2 张焱,王晓峰,陈俊逾;冠心病血瘀证客观化辨证研究近况[J];北京中医;1998年03期

    3 徐宗佩,陈克奇,张伯礼,周宇,李尚珠,张吉正;冠心病血瘀证患者单核细胞趋化游走能力的检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0期

    4 李玫;54例冠心病血瘀证的实验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02年02期

    5 李飞泽,张志君;冠心病血瘀证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7期

    6 毛以林,袁肇凯,黄献平,卢芳国,谭光波,胡志希;冠心病血瘀证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纤溶功能关系的探讨[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毛以林,袁肇凯,黄献平,卢芳国,谭光波,胡志希;冠心病血瘀证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9期

    8 王阶;杨保林;姜燕;;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2005年01期

    9 王阶,姜燕,杨保林;运用差异显示筛查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02期

    10 吴红金,马增春,高月,王升启;蛋白质组学技术对冠心病血瘀证相关蛋白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阶;杨保林;姜燕;;从人血白细胞中筛查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基因[A];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殷惠军;薛梅;马晓娟;陈可冀;;冠心病血瘀证基因组学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丽萍;袁肇凯;;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特征研究的若干思考[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魏星;王东生;;冠心病血瘀证代谢组学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殷惠军;;冠心病血瘀证功能基因组学研究[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6 吴红金;马增春;高月;王升启;;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中的诊断标志物[A];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及血瘀证高级论坛和研修班论文汇编[C];2004年

    7 殷惠军;史大卓;薛梅;王振华;陈可冀;;冠心病血瘀证和基因多态性浅析[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马晓娟;殷惠军;陈可冀;;冠心病血瘀证差异基因表达谱的构建及目标基因临床意义研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医师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9 付长庚;高铸烨;王培利;王承龙;徐浩;史大卓;陈可冀;;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A];2012·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第三次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袁肇凯;王丽萍;黄献平;李杰;王萍;喻松仁;简维雄;孙贵香;刘群良;郑景辉;;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相关的差异基因筛选及其功能路径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全国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史大卓;[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2 徐亚静 毛平;[N];中国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萍;冠心病血瘀证的异质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付长庚;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王丽萍;冠心病血瘀证遗传特征及其体质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黄烨;冠心病血瘀证目标分子的鉴定、验证及功能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5 时莉晓;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优化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年

    6 苏鑫;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临床评价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7 吴彩凤;差异基因白介素-8在冠心病血瘀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8 李杰;冠心病血瘀证家系的易患基因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鲍岩岩;MicroRNAs在冠心病血瘀证中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10 刘玥;血小板骨架蛋白Gelsolin在冠心病血瘀证中的作用及赤芍川芎有效组分的干预效应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艳;冠心病血瘀证与血小板活化关系的分析[D];湖北中医学院;2003年

    2 魏星;冠心病血瘀证代谢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金河廷;冠心病血瘀证辨证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马苏林;年轻人群冠心病血瘀证候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李尊;冠心病血瘀证理论运用与诊断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鲍达;冠心病血瘀证与vWF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吴松林;冠心病血瘀证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P-选择素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向忠军;基于甲基化修饰探讨加减养心通脉方对冠心病血瘀证及亚型CTNNB1、DES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黄海波;养心通脉方对早发冠心病血瘀证家系CHL1、ZEB2基因甲基化作用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10 袁倩;湖南地区人群早发冠心病血瘀证与AGT、Apo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8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68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