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推中脘、天枢穴对家兔血清GAS及生化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一指禅推中脘、天枢穴对家兔血清GAS及生化的影响研究
【摘要】:背景:脾虚症专门是指消化系统功能低下的状态,临床上可见食少腹胀,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fD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等症状。从近年来的文献可以看出,更多的研究倾向于脾虚证发病与胃肠激素分泌密切相关,在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下表现出一系列胃肠方面的症状。本文在综述了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对脾虚证的认识和发展,以及近年来推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概况的基础上,开展一指禅推法调节脾虚新西兰兔胃肠激素功能的研究。目的:本课题拟采用苦寒泻下法制备新西兰兔脾虚动物模型,观察不同频率段下一指禅推法对模型新西兰兔血清生化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为今后探究一指禅频率与补泻的量效关系,同时为阐明一指禅手法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普通级新西兰兔50只,体重1.5-2.5Kg,雌雄各半,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适应性喂养7天,随机抽取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K组),其余40只造脾虚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5组,随机从中抽取1组作为模型对照组(P组)。剩余4组分为A、B、C、D组,做一指禅推法干预,剩余2只备用做手法练习。采用大黄、番泻叶、芒硝制备苦寒泻下法脾虚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以频率处于50-100、101-150、151-200、201-250(次/分)的4个频率段一指禅推法对A、B、C、D组实施手法干预,K、P组不做干预。根据《实验针灸学》有关取穴方法取中脘、天枢穴。治疗共10天,结束后观察模型动物一般情况,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血清生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血中胃泌素含量。结果:1.各模型组在造模后均出现体重下降、食量减轻等表现(P<0.05)。手法治疗结束后,各治疗组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以频率处于101-150次/分的B组体重改变最明显。A、B组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以频率处于201-250次/分的D组改变与模型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手法干预后,各组行为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B组恢复速度较快,与P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随着频率远离B组,改善程度逐渐下降,与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未见明显改善,且存在进一步降低的趋势,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各模型组在造模后血清生化指标均出现显著的改变(P<0.05)。手法治疗结束后,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均趋向于恢复。K离子在干预后表现出组间差异,A组段到B组段回复速度逐渐加快,其中以频率处于101-150次/分的B组改善最明显(P<0.05)。而B组到C组则趋向于下降态势,C组到D组改善水平进一步降低,其中D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Na、Cl离子手法治疗后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4.造模后各模型组GAS相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改变(P<0.01)。手法治疗后各组GAS均趋向于恢复,表现与血清K离子大致一致。其中高频率段D组在治疗后反而继续上升,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本实验证实了采用三阶段苦寒泻下法制备的动物模型能够成功反映脾虚证的临床症状规律,使该类造模方法更为完善。2.一指禅推法对家兔血清Na、Cl离子影响不显著,认为手法力学水平的干预对新西兰兔的内环境稳态影响不显著,认为一指禅推法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同时提示动物自身存在内环境稳态的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愈倾向。3.综合各干预组行为学及血清GAS、血清K离子水平改善程度,认为本实验手法最佳频率段应在101次/分到150次/分之间(B组),A、C同样具有一定手法干预价值。认为201-250次/分(D组)频率段手法对脾虚症状改善不明显。提示一指禅推法对新西兰兔的脾虚症状可能存在最佳干预频率值,将有待后续试验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一指禅推法 脾虚证 量效关系 胃肠激素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2-22
- 第一节 脾虚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12-17
- 一、脾虚证的临床研究12-14
- 二、脾虚证的实验研究14-17
- (一) 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14-16
- (二) 脾虚证内涵的现代研究16-17
- 第二节 推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17-22
- 一、推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17-20
- (一) 推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现状17-18
- (二) 推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18
- (三) 推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观察18-20
- 二、推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机理研究20-22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22-38
- 第一节 前言22-23
- 第二节 实验一 一指禅推脾虚兔中脘、天枢穴对体重、摄食量及行为学的影响23-32
- 一、材料和方法23-24
- (一) 实验动物和分组23
- (二) 主要仪器及试剂23
- (三) 手法操作标准23-24
- (四) 造模方法24
- (五) 治疗方法24
- (六) 观察指标24
- (七) 统计分析24
- 二、结果24-32
- 第三节 实验二 一指禅推脾虚家兔中脘、天枢穴对血清生化与GAS的影响32-38
- 一、实验材料及方法32
- (一) 实验动物分组32
- (二) 主要实验设备32
- (三) 造模方法32
- (四) 手法操作标准与治疗方法32
- (五) 取材32
- (六) 指标检测32
- (七)统计学分析32
- 二、结果32-38
- 第三部分 讨论38-42
- 第一节 实验方法的讨论38-40
- 一、模型动物的选择38
- 二、造模方法的选择38
- 三、干预方法的选择38-39
- (一) 手法的选择38
- (二) 穴位的选择38-39
- 四、指标意义39-40
- (一) 行为学观测量表39
- (二) 血清生化指标的选择39
- (三) 血清胃泌素(GAS)的选择39-40
- 第二节 实验结果的讨论40-42
- 一、表征行为学观察40
- 二、血清生化、GAS检测40-41
- 三、脾虚证与一指禅推法41-42
- 结论42-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47-48
- 致谢48-49
- 附件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维坤;刘密;;谈谈一指禅推法练习技巧[J];按摩与导引;2006年04期
2 樊云;;一指禅推法释义漫谈[J];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11期
3 邵长丽;曾科学;夏惠明;;一指禅推法的研究概述[J];按摩与导引;2007年08期
4 严晓慧;严隽陶;龚利;;一指禅推法的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2009年05期
5 陈红亮;王单一;;少林一指禅绝技与一指禅推法的关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6 杜春晓;林松;李义凯;;一指禅推法频率、有效做功时间比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13年03期
7 梅犁;;名家王纪松临床运用“一指禅”推拿十六种手法介绍[J];辽宁中医杂志;1985年08期
8 王纪松;梅犁;;一指禅推拿先驱——李鉴臣嗣后历代弟子脉系[J];按摩与导引;1988年01期
9 李亚明;;谈一指禅推法练习[J];按摩与导引;1992年03期
10 顾宏平;一指禅推拿源流考略[J];江苏中医;199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晓宇;;一指禅推拿流派源流研究进展[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2 章文宇;;一指禅推拿种群的培育,是抢救一指禅推拿流派的关键[A];第十三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高级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3 陈斌;;寻找推拿之手——朱正奇老师一指禅推拿的学习体会[A];第十三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高级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4 方雪婷;章文宇;;钱裕麟老师一指禅推拿教学特色[A];第十三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高级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5 严晓慧;;一指禅推法的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A];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第十六届、中港第五届骨伤手法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章文宇;张秀娟;;朱正奇与韩竞生关于“一指禅推拿”的对话录[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7 卞勇骞;;针灸与一指禅推拿[A];2009'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周庆;;一指禅旋推法治疗肩凝症(附200例疗效观察)[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9 钱裕麟;;介绍王松山、钱福卿、沈希圣三位一指禅推拿前辈[A];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九届推拿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继续教育项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张元章 陈素璧;韩竞生和他的“医武结合”本土化[N];珠海特区报;2010年
2 身体周刊记者 许珈;朱氏一指禅:引阳入阴治失眠[N];东方早报;2012年
3 李有财;一双妙手是怎样练成的[N];珠海特区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欣同;一指禅推中脘、天枢穴对家兔血清GAS及生化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闫冬;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虚家兔胃肠粘膜改变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傅帆;不同频率一指禅推法对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萧言菘;一指禅推法等五种手法规范化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张洪坤;一指禅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易文彪;一指禅推法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早期功能康复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卢群;一指禅推法生物力学模型设计及其运动学特性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陈高;一指禅推法结合拔伸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沈爱明;一指禅推法配合火龙疗法治疗水液缺乏性干眼症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44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744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