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中医科学性的辩证分析和发展方向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6 15:14

  本文关键词:中医科学性的辩证分析和发展方向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医 科学性 发展方向 研究


【摘要】:中医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我国丰富文化历史遗留下的一块瑰宝。在中华民族长期与病魔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医逐渐总结经验并升华成理论知识,通过长期的实践验证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医理论体系,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中医理论主要是以古代自然哲学为基础,吸收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通过哲学辩证法的思想提出了辨证论治、阴阳五行学说等理论,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辩证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数以万计的临床实践案例的观察、分析、归纳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生态医学。中医是一种古老的医学,在中华人民繁衍的几千年里为治病救人,为改善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论文在对中医科学性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其发展方向。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探讨了中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其次论述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即其理论具有古代自然哲学的朴素性,并且将辩证法融入了其方法论的自然哲学性质,以及中医系统论的意义和作用。最后论述了中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主要是探究中医是否是科学的问题。首先介绍了传统实验室科学和无政府主义科学的概念。其次通过中西医的对比,社会上众多伪科学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时代发展导致人们对中医看法的转变来论述中医遭到质疑的原因。最后从科学定义、中医临床的有效性、中医治病方法论等方面分别论证中医的科学性。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阻碍中医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影响因素。其中包含中医理论自身的问题,即原本的缺陷和模式没有创新;受传统文化背景和守旧思想的束缚;以及创新型人才的缺少和传授体制的影响。第四部分论述了中医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对策。首先中医想要科学化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节奏;其次中医想要被更多的人认可必须提高临床的有效性,借此来提升在人们心中的可信度;再次中医想要合理化发展,其自身理论也要不断的更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再次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一个大方向,中医要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兼容西医的优势以扬长避短;最后中医想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足够的继承人,因此学校的培养方式的变革显得至关重要,要多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中医 科学性 发展方向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0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导言11-14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1-13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3-14
  • 1.研究方法13
  • 2.创新点13-14
  • 一、中医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14-22
  • (一)中医的起源及发展历程14-16
  • 1.中医的起源14-15
  • 2.中医的发展历程15-16
  • (二)中医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特点16-19
  • 1.中医的哲学基础16-18
  • 2.中医的系统论基础18-19
  • (三)中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9-22
  • 二、中医科学性的辩证分析22-32
  • (一)科学的含义22-24
  • 1.传统实验室的科学22-23
  • 2.无政府主义的科学23-24
  • (二)中医科学性遭到质疑的原因24-27
  • 1.西医的引进导致中西医对比24-25
  • 2.伪医学造成的不良影响25-26
  • 3.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传统中医的冲击26-27
  • (三)对中医是否科学的辩证性分析27-32
  • 1.从科学划界看中医的科学性27-28
  • 2.从实用主义观看中医的科学性28-30
  • 3.从中医治病方法看中医的科学性30-32
  • 三、阻碍中医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影响因素32-38
  • (一)中医自身理论发展停滞不前32-34
  • 1.中医理论自身的缺陷32-33
  • 2.中医学发展模式没有创新和突破33-34
  • (二)中国哲学文化背景和传统守旧思想的束缚34-36
  • 1.古代自然哲学对中医的束缚34-35
  • 2.传统守旧思想对中医的束缚35-36
  • (三)中医人才缺乏36-38
  • 1.缺少创新型人才36
  • 2.中医传授体制影响人才培养36-38
  • 四、中医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思路和对策38-46
  • (一)将中医科学化以顺应时代发展38-39
  • (二)强化临床观察研究的科学性以提高科研成果的可信度39-40
  • (三)对中医理论批判性的继承并不断创新40-42
  • (四)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以扬长避短42-43
  • 1.病症结合并广泛运用循证医学的思路和方法42
  • 2.功能与结构相结合42-43
  • 3.建立动态联系和综合的思维方式43
  • (五)注重中医人才培养43-46
  • 1.学校培养方式的变革43-44
  • 2.培养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裕民;需要新的思维——关于新世纪中医学发展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0年11期

2 张其成;关于中医几个重要理论问题之我见——兼答王强同志[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1期

3 何建成,徐厚谦;中医学的现在与未来[J];医学与哲学;2001年02期

4 陈利国,屈援;影响中医学发展的几个问题[J];医学与哲学;2001年12期

5 李冬华,朱飞鹏;走进新世纪的中医学[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6 李冬华,朱飞鹏;走进新世纪的中医学[J];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03期

7 吴哲;从“肾无实证”谈中医学发展[J];光明中医;2002年01期

8 范恒,刘祖发,李小慧,石托;“发展中医”之我见[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邢斌,颜乾麟;循证医学与中医学并无内在联系[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11期

10 李守业;亦论“中医学发展大势”——就“科学的形态”之“变”与蔡定芳商榷[J];医学与哲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区结成;;期盼中医学建立客观的评价方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4:中医药的科学研究[C];2007年

2 夏翔;;中医的发展必须姓“中”[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3 方松春;黄素英;王春艳;王海丽;;博-约-博——浅论中医传承战略与方法[A];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海英;;从文化认同看中医发展[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樊新荣;;中医学传承的底蕴、源泉、模式与途径[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6 陈坚鹰;;从医学的发展史谈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图娅;;三个统一:21世纪中医学发展取向的思考[A];'97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C];1997年

8 范恒;刘祖发;李小慧;石托;;“发展中医”之我见[A];2002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C];2002年

9 何学明;;中医学根本特点的发展定位与实验研究的串联思考[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向天清;;中医学:源于宇宙自然规律的综合科学——中医学的多学科研究[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 翔;中医的发展要坚持姓“中”[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2 ;实话实说聊中医[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皋永利;培养“纯中医”不能 脱离时代[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夏翔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医科;关于发展中医的一些思考[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5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尹常健;试论国人的中医视觉偏差[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中华中医药学会 温长路;从中医“西化”到中医“化西”[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7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 周然;科学选定中医发展道路[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8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李致重;告别西化 实现中医梦[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湖南中医药大学 何清湖 孙相如;五种属性决定中医本质[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汪少颖;中医是比西医更完美的科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云生;论中医学基本观[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刘理想;近现代中医发展中的进化论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弓箭;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的历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林存奇;中医传统思维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李翠娟;中医证本质研究思路的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申琪;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标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小平;中医学合和思想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8 陈丽文;太极图—球的演进与互补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乔文娟;科学哲学视野中的中医形象[D];南开大学;2009年

10 王振瑞;中国中西医结合史论[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霞;科学文化背景下的中医科学性争论及其反思[D];西南大学;2011年

2 刑鹏;“心身医学”相关中医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3 王铭;朱壶山医学思想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4 刘娇;中医科学性的辩证分析和发展方向问题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5 樊新荣;近百年中医学发展规律的探索与启示[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房明东;书法与中医学的渊源及发展相似性比较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姜杰;中医科学性的思辨[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8 于振锋;中医数学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9 刘鹏;理学对中医学影响之再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秦立新;气本体论对中医方法论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03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803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b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