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经济周期波动及产业构成变动之关联性概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955 年 10 月 1 日,掀开了新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篇章开始到至今已经过了辉煌的 59 年。这 59 年,半个世纪的历程,对于勤劳的新疆各族人民来说,,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史篇。自治区成立 59 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自己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投资和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改革逐步深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日趋扩大,各族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教育成绩喜人,各项社会事业让人满意地发展;全社会各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新疆也成为中国能源基地和国际能源通道,中国西向开发的前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区。1955 年新疆 GDP 总额、第一产业总额、第二产业总额、第三产业总额分别为12.31 亿元、6.69 亿元、3.22 亿元、2.4 亿元,2013 年分别为 7505.31 亿元、1320.57亿元、3481.56 亿元、2703.18 亿元,分别增加了 610 倍、197 倍、1081 倍和 1126 倍,“一、二、三”的产业结构演变为“二、三、一”的状况。目前一个全新的新疆正展现在世人面前。有了 59 年的成绩,肯定会有 59 年的轨迹,有了轨迹肯定会有轨迹的规律,即 59 年的新疆整个社会经济的状况和规律,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深刻的研究新疆 59年以来的新疆经济的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一个区域的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是关系到该区域宏观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发展运行的现实问题。如何理解和揭示出上述问题的内在规律性,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
第二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对于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这个热门话题,大多学者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引起产业结构变动,后者对前者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但诸多两者之间的研究中存在少量一起分析以外,其它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分割进行的。像新疆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研究它的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关联性很少见的,也可以说是没有。一个区域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常态现象,这种现象的表现形式是扩张与收缩的不断交替。如果能一定的程度上分析出来促进扩张的因素和引起收缩的因素,对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好处不可限量。尤其是当前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对经济波动的预见性是变成了经济学界必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本人为厘清新疆1955-2012 年期间经济周期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而选择了这一题目。
………..
第二章 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经济周期波动与经济周期相关理论
经济波动是社会整体经济活动的综合变动表现。人们一般用“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描写叙述长期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几少带有一定规律性的由积聚性的下降与上升趋势的经济过程。人们 17 世纪末以来用经济周期这一概念来反映商业的萧条和繁荣。朱格拉在 1980 年第一次将经济周期看作“重复发生的虽然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经济周期形式”。此后,经济周期被描述为由四个阶段过程的经济波动。四个阶段大概特征如下美国 NBER20 世纪中叶开始对经济周期波动问题实行了较为周全和深切的研究。根据 NBER 早期权威人士 A.Burns 和 W.Mitchell 的定义:经济周期是一般在主要通过商业企业来组织经济活动的国家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所见到的一种经济总量变动行为波动。阶段过程是:经济的扩张→接着衰退→收缩和消失→下一个周期的复苏扩张………,这种情况重复发生,发生过程不是简单的,而是很多的复杂因素包含在里面。一个周期的延续时间为一年、五年、十年、十二年不等。在经济分析研究中,常把经济周期分为两个时期(扩张和收缩),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和两个转折点(谷和峰)。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变动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相关理论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古典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结构问题的研究均与经济增长波动理论相结合。因此要研究产业结构变动理论必须从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结构变动等相关概念入手。“结构”概念指的是整体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搭配和排列状态。它最早在自然科学中被应用,随后被引用到经济领域,出现了经济结构这个概念。马克思最早对经济结构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经济结构是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通过生产承担者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关系演化而来的。它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对于我们研究经济结构变动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马克思经济结构理论基础上学者们从纯经济学的角度概括了经济结构概念,经济结构指主要结构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结构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20 世纪中叶产业结构概念产生,当时对产业结构概念的界定并不规范。在最早使用产业结构这个概念研究经济问题时,有些学者利用它界定企业关系结构以及产业的区域分布,还有些学者用来界定产业间的关系和产业内部的关系。产业结构的研究领域和概念阐述,随着对产业经济研究分析的不断强化,渐渐就明晰下来了。当前产业结构这个概念的论述也基本定下来了,即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中产业内部各部门和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部门和产业之间的扩散和技术变动的相互关系,是经济结构的最重要、最关键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产业结构变动主要从产业内部以及产业间结构变动入手。对于前者的研究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内部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对后者的研究主要包括产业间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
第三章 新疆 1955-2012 年历次周期阶段与产业结构变动分析........18
第一节 新疆经济周期阶段的总体界定 ......18
第二节 新疆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中的产业结构变动 ........22
第三节 新疆不同经济周期阶段中的产业部门结构变动 ....28
第四节 新疆经济周期和产业结构变动与全国的对比 ......31
第四章 新疆经济周期波动与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的关联性分析........35
第一节 新疆经济周期波动对新疆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分析 ......35
第二节 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 ....41
第三节 厘清新疆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 ....45
一、新疆经济增长波动与三次产业增长波动的 Granger 因果关系....45
二、新疆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 Granger 因果检验....47
第五章 优化新疆产业结构、减稳波动的对策建议......49
一、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49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有前瞻性........49
三、优化新疆三次产业内部结构........50
四、促进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50
五、注重调控易受国际市场影响的产业........51
六、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充分利用中国新疆大发展......51
第五章 优化新疆产业结构、减稳波动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新疆的发展历史和产业结构的演化过程来看,新疆经济的整个过程一直存在政府指导为主的状况,市场经济的色彩较弱,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未形成。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从此次公告可以看到,市场已经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今后的发展当中一定要大力促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一直以来,新疆经济波动的调整或者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主要依靠政府的决策来实现调整,对市场的作用忽视了,因此有些方面的调整没有及时的呈现出调整效果。为了提高产业调整的实力效果,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执行市场为导向的决策机制,大力促进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目前在新疆产业结构调整上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事后调整”。一方面,这种调整方式,与当前的市场经济不太相符。另一方面,虽然调整产业结构虽然较合理,但由于这是一种“事后调整”,滞后于最佳调整时期,这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效率不太高。无论从本论文中所提到的相关数据或者从格兰杰结果来看,不是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着新疆经济波动,而是新疆经济波动影响着新疆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可知,新疆有关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没有对新疆经济波动发挥出很好的作用。形成这样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在调整产业结构上没有事先考虑好,而是出现经济波动以后才采取措施。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一定要形成事前预测,事前调整机制。为了做到这一点,各研究机构以及各高校研究者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而企业以市场机制基础上,慢慢的形成“让企业做主”的局面。
………..
结论
目前在新疆易受国际市场影响的产业以石油行业和天然气行业为主,而这些产业在新疆工业上所占的比重较大,对新疆经济的作用重多。因此,这些行业受影响会直接影响新疆全区经济,会导致经济波动。因此在这样一个,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价格经常波动的情况向,一定要对这些产业提高敏感度和预测能力,要高度重视对这些产业的调整,从而能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经济波动。由于新疆经济具有滞后性,因此地方政府对于新疆的经济发展提出的宏观经济政策很大程度上具有引导性作用,要在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做出政策调整时,地方政府努力配合和保持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的协调性,就要预先判断中央的宏观政策的走势,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充分利用援疆政策的作用,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契机,不断改善新疆的经济状况,在原有基础上创新,发展、壮大,促进跨越式发展,提高新疆经济的稳定发展。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8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