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自 1978 年开始,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国内生产总值从 1978年的 3645 亿元,世界排名第 15,到 2013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 8.3 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期间,我国经受住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全球低迷的总体态势下,GDP 平均增长率超过了 10%,即使在 2008年金融危机时,经济增长率也达到了 9.6%。如今,我国外汇储备持有量已经达到了 3.8 万亿元,超过排名第二的日本近 2 倍。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国直接投资地。从经济增长来看,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平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然而经济的增长却是通过高投入水平、高资源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以低效率的运行来获得。中国在世界 GDP 中的占比 10%左右,却消耗掉了世界三分之一的棉花、钢铁和煤炭,近一半的水泥。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煤炭消耗量已经超过了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的总和。和我们相邻的也是发展迅速的经济体印度相比,我国国民储蓄率高出印度一倍,且外商投资超过印度 10 倍,却在过去十多年中经济实际增长率高于印度 1%左右。为了能够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增长,我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亟待改变。粗放式的经济增长的边际效率是在不停下降的过程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亟待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作为工业化发展阶段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显著指标。我国工业总产值从 1978 年的 1607 亿元,到 2011 年的 188470 亿元,增幅达到了 116 倍。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增长率出现波动,但是工业总产值一直处于上升的态势。即使在 1998 年亚洲经济危机,我国工业总产值也达到了 34018 亿元,同样在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阶段,我国工业总产值亦表现突出,达到了 130260 亿元。工业增加值也从 14187 亿元到 188470 亿元,增幅达到了 12 倍。
……….
1.2 文献综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各国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而 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正是在此经济增长理论以及生产理论的框架下衍生,并逐渐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荷兰经济学家 J.Tinbergen 在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中运用到生产函数,并将一个表示生产效率水平的时间趋势变量加入该生产函数模型。由此,国外的学者开始着手对 TFP 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等各方面的研究。R.M.Solow(1957)在其发表的《技术变化和总量生产函数》一文中综合了生产的经济理论、拟合生产函数的计量经济方法,把总产出看作是资本、劳动两个投入要素的函数,从总产出增长中扣除资本和劳动力带来的产出增长,余下的未被解释的部分就作为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这一未被解释的部分后人称之为索洛余值(Solow Residual)。美国经济学家 D.W.Jorgenson(1967)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比较系统地阐明了以资本服务的租金价格为基础的新古典投资理论,通过包含在新增投资中的新技术解释了生产率的变动。D.J.Algner 、 C.A.KLovell 和 P.Schadt(1977) 提出随机生产前沿 (StochasticProduction Frontier)模型(该模型中包含了随机误差)。著名的运筹学家 A.Chanles和 W.W.Cooper、E.Rhodes(1978)在相对效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Analysis,DEA)方法,该方法对多投入、多产出的边界生产函数的研究尤其适用,因而被广泛应用在 TFP 的研究中 D.W.Caves 等人(1982)提出计算 TFP 的 Malmquist 指数方法,并首度将此指数用作生产率指数使用。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是基于 DEA 的 Malmquist 指数的方法。辅助计算软件主要有IDEAS、FrontierAnalyst、WDEA 和 DEAPJ.I.Bernstem 和 Xiaoyi Yan(1996)研究了加拿大和日本 R&D 溢出与生产率增长,结果表明与国际溢出的贡献相比,国内溢出对生产率的贡献更大。
………..
2 理论基础
2.1 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定义
生产率是当代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生产率一般意义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有效利用效率,从效率角度考察,生产率等同于一定时间内经济产出和各种资源要素总投入比值。从本质上说,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在一定时间表示出来的能力和努力,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综合反映。从生产要素的投入范围和数量的不同,生产率的测算可分为偏要素生产率(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记为 PFP)、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记为 TFP)。偏要素生产率也被称为部分要素生产率,它研究的是产出量与单一投入要素间的效率关系,产出量与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值就是偏要素生产率,例如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等。偏要素生产率表示只是生产中对单个要素的节约程度,不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整体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是偏要素生产率的局限性。而关于全要素生产率含义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形成了不同的意见,主要分为三种。有的学者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考虑所有资本、劳动力等投入要素对产出增长的作用,也就意味着它等同于总要素生产率(PI),是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出量的比值。这种定义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研究过程中难以囊括所有生产过程中实际运用的生产要素;另一方面,如果将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劳动、资本、管理、技术、制度)都加以考虑,那么所得到的要素生产率是相同的,并不存在差异。那么,研究的过程也就失去了意义。另外一个流派是Solow(1957)的观点,他认为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产出的增长中无法被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的贡献所解释的部分,索洛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技术水平的进步,技术水平的进步就是“余值”的主要原因。
………
2.2 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的理论研究
长久以来,在经济学领域,探讨经济增长的源泉一直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热点问题。早在亚当•斯密时代,人们就在思索国民财富如何长久的增加下去。在对经济增长源泉进行研究方面,经济学家主要从以下这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对经济增长的模型进行研究探讨,即从理论上阐述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和机制。另一方面是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分析,即从能够影响经济增长的不同因素来分析,探讨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劳动投入、资本积累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来源。经济学家丁伯根(Jan Tinbergen)1942 年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模型,在除了劳动和资本要素投入之外引入了一个时间趋势变量来表示“效率”水平。而第一次提出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的人是斯蒂格勒,这在当时成为美国研究局一项主要研究计划的起点。而 J.W.Kendrick(1961)的文章《美国生产率的发展趋势》将这一问题的研究持续推向深入,Solow(1957)发表了《技术进步与总量生产函数》一文,首次创造性的提出了经济增长核算的方法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基础,并奠定了之后经济领域关于经济增长测算的基础,同时他第一次将技术进步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当中,创建了延续至今仍旧广为经济学者引用的索洛余量法。Solow 将经济产出增长在扣除劳动和资本投入增长贡献后的那部分余值视为生产技术和效率提高的结果,并运用这种方法分析了当时美国经济产出,得出的结论是美国人均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增长中,87.5%来源于生产率的进步(技术进步),12.5%来源于资本积累。
……..
3 中国工业的发展现状.......15
3.1 工业发展现状分析-总体视角...... 15
3.1.1 工业总产值 .... 15
3.1.2 工业企业所有制 ........ 16
3.1.3 工业外商直接投资 .... 16
3.1.4 工业科技研发 ...... 17
3.2 工业发展现状分析-结构性视角........ 19
4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27
4.1 研究方法 ......... 27
4.2 数据处理 ......... 29
4.2.1 数据选取 ........ 29
4.2.2 指标选取 ........ 30
4.2.3 主要指标的统计描述 ...... 30
5 实证分析 .........34
5.1 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总体视角........ 34
5.2 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结构性视角.... 42
5 实证分析
5.1 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总体视角
通过对 DEA-Malmquist 指数法的运用,以 1993 年至 2011 年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年末从业人数为基础数据,对中国工业整体的全要素的历史变迁通过时间维度进行了研究,将全要素生产率拆分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表 5.1 列出了中国工业总体的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及它的分解。在 1993 年至 2011 年 19 年的时间段中,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 4%,这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的提高。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了略微的下降。下面具体来做分析。在 1993 至 2011 年 19 年里,全要素生产率的平均值为 1.04,即增长率为 4%。1993 年至 1994 年工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达到 5%,1992 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使得我国改革开放范围扩大,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随着国外投资的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管理模式被带进中国,这大大促进了我国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在这一时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 1994年到 1995 年急速下降,全要素生产率下降将近 24%,我们统计的数据是规模以上企业,当时作为经济主导的国企亏损严重,同时使用资本生产率衡量的投资效率开始下降。可能是这一时期我国全要素生产率降低的部分原因。
………..
结论
本文通过使用基于 DEA 的 Malmquist 指数法对 1993-2011 年工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总体视角和结构形视角的分析。实证结论如下: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时间序列上呈现上升趋势,但因受到不同内外因素的影响会有一些波动。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可以看到 2001 年之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主要技术效率,在 2001 年之后增长的动力则更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将技术效率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可以看到两者没有显著的增长,而规模效率更有小幅的下降。具体到细分行业,技术进步增长高的行业大部分都可以归类为对技术较为依赖,同时也是科研投入较高、外商投资较为亲睐的行业,或者是竞争较大的行业。和技术进步增长较高的行业相比,技术进步增长较低的行业具有更高的技术效率。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技术进步程度较高的行业新技术更新快,因而短期内的普及程度较低。而从某个角度上来说,技术效率可以理解为前沿技术的使用普及率,所以技术进步增长快的行业技术效率较低。开放程度较高、竞争激烈的行业更倾向于有更高的纯技术效率,传统的重工业规模效率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18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caijicangku/wuyoulunwen/1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