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南非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南非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当代宪法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如何监督与保障宪法的贯彻实施。作为宪法监督的方式之一,违宪审查对于监督宪法的实施至关重要。依照宪法规定,违宪审查制度是由特定的国家机构对法律、法规、规章和一些行为进行审查,且就其是否违反宪法而做出制裁的法律制度。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加上一些违宪案件时有发生,建立并完善违宪审查制度成为世界各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对违宪审查制度的关注大多集中在像美国、法国、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而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则缺乏应有的重视。事实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违宪审查制度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发展中国家有关违宪审查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都可以为我国依宪治国和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中国与南非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内容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各自的特点,特别是在违宪审查机构组成与行使方式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南非违宪审查制度对中国有重大启示。目前,我国正在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重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需要在遵循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有辨别地借鉴世界各国的相关经验和教训。违宪审查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是当前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和重要任务,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宪法监督 违宪审查 中国 南非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1;D9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13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8-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2
- 1.2.1 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相关研究9-10
- 1.2.2 南非违宪审查制度相关研究10-12
- 1.3 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12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12-13
- 第2章 违宪审查制度概述13-20
- 2.1 违宪审查的相关概念13-17
- 2.1.1 违宪审查的概念13
- 2.1.2 违宪审查与相关概念的辨析13-17
- 2.2 违宪审查制度的特征17-20
- 2.2.1 违宪审查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享有17
- 2.2.2 违宪审查是以司法或准司法的方式解决宪事纠纷17-18
- 2.2.3 违宪审查的形式具有多样性18
- 2.2.4 违宪审查的原则是合宪性原则18-19
- 2.2.5 违宪审查的范围是特定的19-20
- 第3章 中国和南非违宪审查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之比较20-27
- 3.1 中国和南非违宪审查制度发展历程之比较20-23
- 3.1.1 中国违宪审查制度发展的历程20-22
- 3.1.2 南非违宪审查制度发展的历程22-23
- 3.2 中国和南非违宪审查制度的特点之比较23-27
- 3.2.1 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特点23-25
- 3.2.2 南非违宪审查制度的特点25-27
- 第4章 中国和南非违宪审查的范围、机构组成以及审查方式之比较27-30
- 4.1 中国和南非违宪审查制度的范围之比较27-28
- 4.1.1 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范围27
- 4.1.2 南非违宪审查制度的范围27-28
- 4.2 中国和南非违宪审查机构组成与审查方式之比较28-30
- 4.2.1 中国违宪审查机构人员的组成与审查方式28
- 4.2.2 南非违宪审查机构人员的组成与审查方式28-30
- 第5章 完善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思考30-35
- 5.1 我国现行违宪审查制度存在的缺陷30-31
- 5.1.1 缺乏明确违宪审查含义30
- 5.1.2 缺乏实效的违宪审查机构30-31
- 5.1.3 缺乏明确审查的处理程序31
- 5.2 南非违宪审查制度对我国的启示31-32
- 5.2.1 维护宪法至上原则31
- 5.2.2 保护公民权利31-32
- 5.2.3 贯彻分权原则32
- 5.3 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基本原则32-35
- 5.3.1 立足中国国情32
- 5.3.2 全面贯彻依宪治国理念32-33
- 5.3.3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3
- 5.3.4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33-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3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继林;关于建立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李静;论违宪审查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及模式选择[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刘岩;浅谈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及其完善[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6期
4 孙万强,郭丽新;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之建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王莉,黄琪;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的障碍与出路[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崔素琴;;对完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赵旭;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谭春生;违宪审查制度的思考与我国的模式选择[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李勇;;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柯新华;;试论违宪审查制度的问题与重构[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淑鸿;马慧;;浅议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确立的意义和影响[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2 赵立新;;多元法律文化下的日本违宪审查制度[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3 谢曼华;;美国和联邦德国违宪审查制度比较[A];外国法制史论文集(《外国法制史汇刊》第二、三合集)[C];1990年
4 张文政;;现代法治主义理念的再认识——日本司法违宪审查制度论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芳;世界各国违宪审查制度[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早报特约评论员 高一飞;违宪审查制度的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N];东方早报;2005年
3 ;本期透视:宪法与违宪审查制度[N];法制日报;2003年
4 徐华娟;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历史由来[N];学习时报;2013年
5 李步云;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刻不容缓[N];法制日报;2001年
6 高一飞;将公民权利落到实处的宪法才有意义[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法学博士 陈欣新;日本违宪审查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李 岩;人权的国际保障及违宪审查的发展趋势[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韩大元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坚持“以人为本”法治新理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江平;我们应当坚持宪政的社会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立新;日本违宪审查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孙洪波;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裘索;日本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郭海清;美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公红;论日本的违宪审查制度[D];山东大学;2009年
2 吴昊;重构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张帆;中国违宪审查制度建立路径初探[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江炳溪;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5 杨钧兰;中国违宪审查制度论[D];山东大学;2011年
6 黄静;中国与南非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D];湘潭大学;2015年
7 雷典;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杨帆;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模式选择[D];江南大学;2008年
9 黄道安;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的完善[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吴俊强;我国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南非违宪审查制度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29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