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看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
发布时间:2021-06-24 05:45
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内受封建压迫,外遭列强凌辱。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和西方法系的介入,相沿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法律体制及观念,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受到了根本震荡,中国法文化的封闭状态开始被打破,对西方法思想和法文化的认同与引进成为晚清学习西方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中西交往日甚的情况下,以国际公法为中外交涉的基准捍卫国家的主权便成为时代的要求。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至90年代甲午战争前,国际公法被广泛的介绍到中国,以公法为中外交涉的准则成为普遍的认识。唐才常是维新派的典型代表,从了解中国自身所处的国际地位到国际公法的意义,促成了晚清国家主权观念的滋生。在促成这一观念的滋生过程中,唐才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公法交涉思想之中。唐才常在其论述中介绍了公法的基本知识,倡导以公法为中外交涉的基准,其公法交涉思想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成为经典中国法制现代化思想启蒙的重要内容。从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出发来探究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不仅具有相当的学理意义,同时还对现代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三) 关于本文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 公法交涉思想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
1.1 鸦片战争后公法交涉思想的产生
1.1.1 经世实学派的公法交涉思想
1.1.2 洋务派的公法交涉思想
1.1.3 早期维新派的公法交涉思想
1.2 公法交涉思想是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点和主要内容
1.2.1 《万国公法》的传入标志近代国际法开始被系统介绍到中国
1.2.2 西方近代法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1.2.3 中国传统法观念的批判
1.3 法制现代化的启蒙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1.3.1 近代启蒙思潮概述
1.3.2 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启蒙是近代启蒙思潮的主要内容
1.3.3 近代中国启蒙思潮与法制现代化
第二章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对晚清公法交涉思想的整合与提升
2.1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的历史基础
2.1.1 中国古代公法交涉思想
2.1.2 鸦片战争后西方公法观念的传入
2.1.3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外交涉事件的频发
2.2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国家主权观念和国家平等意识的倡导
2.2.2 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认同
2.2.3 以公法为处理中外交涉实践的现实诉求
2.3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的理想与实践
2.3.1 理想:培养法律人才,开设中西条例馆
2.3.2 实践:成立公法学会
2.4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的特征
2.4.1 抵御外辱和救国图强的时代特征
2.4.2 全面整合和提升晚清公法交涉理论的思想特征
第三章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启蒙
3.1 唐才常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的历史进程
3.1.1 唐才常对西方公法的价值认同
3.1.2 唐才常对公法交涉思想的推崇
3.1.3 唐才常倡导的公法观念推助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
3.2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启蒙的价值接轨
3.2.1 现代意义国家观念的形成
3.2.2 平等外交和国际法的责任观
3.3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启蒙的作用
3.3.1 为清末国际关系实践和法制现代化作理论奠基
3.3.2 推动传统法观念的摒弃和近代法观念的最终形成
3.3.3 启迪与加速传统法制的现代化转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之洞与晚清法律教育[J]. 王姗萍. 贵州文史丛刊. 2006(02)
[2]晚清涉外商事纠纷与近代中国法观念嬗替[J]. 蔡晓荣. 云南社会科学. 2006(02)
[3]早期改良派法律思想述论[J]. 贾孔会. 咸宁学院学报. 2006(01)
[4]文化冲突与晚清法制现代化的启蒙[J]. 戴显红,侯强.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5]薛福成法律思想述略[J]. 何云鹏.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6]晚清外交和约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J]. 侯强. 云南社会科学. 2005(03)
[7]论郑观应的国际法思想[J]. 熊命辉.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5(02)
[8]郑观应法律思想述评[J]. 龙天贵. 贵州社会科学. 2005(02)
[9]晚清西方法学的传入及其影响[J]. 姚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兴衰[J]. 彭平一. 社会观察. 2004(12)
本文编号:3246497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三) 关于本文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 公法交涉思想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
1.1 鸦片战争后公法交涉思想的产生
1.1.1 经世实学派的公法交涉思想
1.1.2 洋务派的公法交涉思想
1.1.3 早期维新派的公法交涉思想
1.2 公法交涉思想是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起点和主要内容
1.2.1 《万国公法》的传入标志近代国际法开始被系统介绍到中国
1.2.2 西方近代法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1.2.3 中国传统法观念的批判
1.3 法制现代化的启蒙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1.3.1 近代启蒙思潮概述
1.3.2 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启蒙是近代启蒙思潮的主要内容
1.3.3 近代中国启蒙思潮与法制现代化
第二章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对晚清公法交涉思想的整合与提升
2.1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的历史基础
2.1.1 中国古代公法交涉思想
2.1.2 鸦片战争后西方公法观念的传入
2.1.3 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外交涉事件的频发
2.2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国家主权观念和国家平等意识的倡导
2.2.2 主权国家基本权利的认同
2.2.3 以公法为处理中外交涉实践的现实诉求
2.3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的理想与实践
2.3.1 理想:培养法律人才,开设中西条例馆
2.3.2 实践:成立公法学会
2.4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的特征
2.4.1 抵御外辱和救国图强的时代特征
2.4.2 全面整合和提升晚清公法交涉理论的思想特征
第三章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启蒙
3.1 唐才常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的历史进程
3.1.1 唐才常对西方公法的价值认同
3.1.2 唐才常对公法交涉思想的推崇
3.1.3 唐才常倡导的公法观念推助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
3.2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启蒙的价值接轨
3.2.1 现代意义国家观念的形成
3.2.2 平等外交和国际法的责任观
3.3 唐才常公法交涉思想对中国法制现代化启蒙的作用
3.3.1 为清末国际关系实践和法制现代化作理论奠基
3.3.2 推动传统法观念的摒弃和近代法观念的最终形成
3.3.3 启迪与加速传统法制的现代化转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之洞与晚清法律教育[J]. 王姗萍. 贵州文史丛刊. 2006(02)
[2]晚清涉外商事纠纷与近代中国法观念嬗替[J]. 蔡晓荣. 云南社会科学. 2006(02)
[3]早期改良派法律思想述论[J]. 贾孔会. 咸宁学院学报. 2006(01)
[4]文化冲突与晚清法制现代化的启蒙[J]. 戴显红,侯强.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5]薛福成法律思想述略[J]. 何云鹏.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6]晚清外交和约与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启蒙[J]. 侯强. 云南社会科学. 2005(03)
[7]论郑观应的国际法思想[J]. 熊命辉. 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5(02)
[8]郑观应法律思想述评[J]. 龙天贵. 贵州社会科学. 2005(02)
[9]晚清西方法学的传入及其影响[J]. 姚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兴衰[J]. 彭平一. 社会观察. 2004(12)
本文编号:3246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24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