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11:03
刑罚制度是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的刑罚制度,在发展上总体呈现出一种轻缓化趋势。西汉是我国封建时期中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西汉初期,统治者基本上采用了秦朝的刑罚制度。随着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政权的逐步稳固,立法指导思想的变化,统治者开始对刑罚制度进行改革。自此,西汉刑罚制度逐渐呈现出轻缓化发展趋势。西汉刑罚制度的轻缓化趋势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文试图对西汉时期刑罚制度的轻缓化进行研究,全文除导言和结语外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刑罚轻缓化的概念和历史发展。研究刑罚轻缓化,应首先把相关的概念予以界定,因而该部分首先论述了刑罚轻缓化的概念;其次,从奴隶制时期的刑罚、封建时期的刑罚、中国近现代的刑罚制度,这三个阶段梳理了刑罚轻缓化的历史发展。最后,从四个不同角度论述了刑罚轻缓化的价值,认为刑罚轻缓化价值的存在是研究刑罚轻缓化的重要动因。第二部分: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基本表现。首先,该部分从制度背景、秦朝严刑峻法的后果及西汉统治者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三个方面论述了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历史背景。其次,以文景时期刑制改革为分界点对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进程进行论述,在对...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刑罚轻缓化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一)刑罚轻缓化的概念
(二)刑罚轻缓化的历史发展
1.奴隶制时期的刑罚
2.封建时期的刑罚
3.中国近现代的刑罚制度
(三)刑罚轻缓化的价值
1.刑罚轻缓化有利于保护人权
2.刑罚轻缓化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
3.刑罚轻缓化有利于更好实现刑罚目的
4.刑罚轻缓化有助于犯罪人更好地回归社会
二、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基本表现
(一)西汉刑罚轻缓化的历史背景
1.西汉刑罚轻缓化的制度背景
2.秦朝严刑峻法的后果
3.西汉统治者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二)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进程
1.文景时期刑制改革前的轻缓化进程
2.文景时期刑制改革后的轻缓化进程
(三)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表现
1.文景时期刑制改革前的轻缓化表现
2.文景时期刑制改革后的轻缓化表现
三、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原因分析
(一)刑罚轻缓化是封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封建统治的巩固要求改革残酷的刑罚制度
(三)封建统治思想的改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小结
四、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评价与启示
(一)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维持西汉的稳定
2.有利于促进西汉封建经济的发展
3.使刑罚制度走向人道与文明
4.为新五刑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局限性分析
1.西汉初期肉刑仍然存在
2.汉文帝刑制改革的部分措施存在由轻入重的情形
(三)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对当今的启示
1.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实施改革
2.推进刑罚制度的文明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先秦司法的残酷性[J]. 郭俊然.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6)
[2]我国刑罚体系的回顾与前瞻[J]. 周兆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3]中国古代慎刑矜恤思想及其实践[J]. 邵明众.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4]慎刑观:中国古代主流的刑法观[J]. 王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5]论刑罚轻缓化的世界背景与中国实践[J]. 赵秉志,金翼翔. 法律适用. 2012(06)
[6]刑罚制度推进轻缓化改革的理论基础[J]. 李茂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6)
[7]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特点[J]. 付熠玮. 法制与社会. 2011(05)
[8]刑罚轻缓化的社会因素分析[J]. 李震,张玉成. 法学论坛. 2009(04)
[9]刑罚轻缓化的必然性论析[J]. 李震. 齐鲁学刊. 2007(05)
[10]论“明德慎罚”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樊鸣. 法制与社会. 2007(04)
博士论文
[1]汉唐刑罚比较研究[D]. 连宏.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论刑罚轻缓化[D]. 李震.山东大学 2008
[3]论刑罚轻缓化[D]. 黄华生.中国政法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论刑罚轻缓化[D]. 李强.南昌大学 2012
[2]论我国刑罚结构的优化[D]. 秦晓峰.安徽大学 2011
[3]论刑罚制度变革的历史趋势[D]. 赵健.复旦大学 2010
[4]论刑罚轻缓化的中国实现[D]. 敦宁.西南政法大学 2010
[5]浅析我国刑罚制度改革[D]. 沈蓉.西南政法大学 2010
[6]论中国刑罚轻刑化的发展改革[D]. 唐士明.华东政法大学 2007
[7]论刑罚轻缓化[D]. 陈鹤.山东大学 2007
[8]刑罚的轻缓化研究[D]. 梁春丽.山东师范大学 2006
[9]刑罚轻缓化若干问题研究[D]. 田银行.四川大学 2006
[10]文景时期政治思想研究[D]. 王会强.重庆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2706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刑罚轻缓化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一)刑罚轻缓化的概念
(二)刑罚轻缓化的历史发展
1.奴隶制时期的刑罚
2.封建时期的刑罚
3.中国近现代的刑罚制度
(三)刑罚轻缓化的价值
1.刑罚轻缓化有利于保护人权
2.刑罚轻缓化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
3.刑罚轻缓化有利于更好实现刑罚目的
4.刑罚轻缓化有助于犯罪人更好地回归社会
二、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基本表现
(一)西汉刑罚轻缓化的历史背景
1.西汉刑罚轻缓化的制度背景
2.秦朝严刑峻法的后果
3.西汉统治者注重吸取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二)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进程
1.文景时期刑制改革前的轻缓化进程
2.文景时期刑制改革后的轻缓化进程
(三)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表现
1.文景时期刑制改革前的轻缓化表现
2.文景时期刑制改革后的轻缓化表现
三、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原因分析
(一)刑罚轻缓化是封建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封建统治的巩固要求改革残酷的刑罚制度
(三)封建统治思想的改变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小结
四、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评价与启示
(一)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维持西汉的稳定
2.有利于促进西汉封建经济的发展
3.使刑罚制度走向人道与文明
4.为新五刑体系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的局限性分析
1.西汉初期肉刑仍然存在
2.汉文帝刑制改革的部分措施存在由轻入重的情形
(三)西汉时期刑罚轻缓化对当今的启示
1.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实施改革
2.推进刑罚制度的文明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先秦司法的残酷性[J]. 郭俊然.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6)
[2]我国刑罚体系的回顾与前瞻[J]. 周兆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3]中国古代慎刑矜恤思想及其实践[J]. 邵明众.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4]慎刑观:中国古代主流的刑法观[J]. 王也.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5]论刑罚轻缓化的世界背景与中国实践[J]. 赵秉志,金翼翔. 法律适用. 2012(06)
[6]刑罚制度推进轻缓化改革的理论基础[J]. 李茂久.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6)
[7]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特点[J]. 付熠玮. 法制与社会. 2011(05)
[8]刑罚轻缓化的社会因素分析[J]. 李震,张玉成. 法学论坛. 2009(04)
[9]刑罚轻缓化的必然性论析[J]. 李震. 齐鲁学刊. 2007(05)
[10]论“明德慎罚”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 樊鸣. 法制与社会. 2007(04)
博士论文
[1]汉唐刑罚比较研究[D]. 连宏.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论刑罚轻缓化[D]. 李震.山东大学 2008
[3]论刑罚轻缓化[D]. 黄华生.中国政法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论刑罚轻缓化[D]. 李强.南昌大学 2012
[2]论我国刑罚结构的优化[D]. 秦晓峰.安徽大学 2011
[3]论刑罚制度变革的历史趋势[D]. 赵健.复旦大学 2010
[4]论刑罚轻缓化的中国实现[D]. 敦宁.西南政法大学 2010
[5]浅析我国刑罚制度改革[D]. 沈蓉.西南政法大学 2010
[6]论中国刑罚轻刑化的发展改革[D]. 唐士明.华东政法大学 2007
[7]论刑罚轻缓化[D]. 陈鹤.山东大学 2007
[8]刑罚的轻缓化研究[D]. 梁春丽.山东师范大学 2006
[9]刑罚轻缓化若干问题研究[D]. 田银行.四川大学 2006
[10]文景时期政治思想研究[D]. 王会强.重庆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92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329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