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1925-1948)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1925-1948),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上世纪20年代,伴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起步,广东的民族资本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复杂的劳资争议情势。加之国内外先进理论的影响,劳资争议立法势在必行,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应运而生。就立法而言,广东劳资争议立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立法初成阶段(1925年—1927年),广州国民政府颁行了被称为“第一劳资争议法”的《国民政府组织解决雇主雇工争执仲裁会条例》,经历了劳资争议法规的从无到有;在立法发展阶段(1928年—1937年),广东地方政府对全国性的《劳资争议处理法》进行了细化与修改,完善了对劳资争议调解与仲裁组织机构、程序以及效力的规定。在立法倒退阶段(1938年—1948年),广东地方政府沿用国民政府制定的相关特别法以强化行政干预,体现了劳资争议处理立法的倒退。就制度运行而言,出现了“实践与立法背离”等问题,深层原因是经济状况不稳定、行政组织逻辑的渗透以及中国传统法文化对新生制度的排斥。由此可知,在制度移植过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的现实情况及民众的接受度,以做出适应本土发展的制度选择。该制度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它开创性地将劳资争议处理纳入我国的法制轨道,并推动了全国性劳资争议处理制度建立与完善,同时促进了广东地区的劳资协调与社会稳定。从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中,我们可以得到对当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一些借鉴。第一,加快引入“集体争议”处理机制,完善我国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体系。第二,充分发挥“优先调解”的效用,避免此种程序虚置。第三,成立更为独立的劳资争议处理机构,保障劳资争议处理的公正性。
【关键词】:民国时期 广东 劳资争议 处理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58;D929;D922.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一、研究现状评述10-11
- 二、选题意义及概念界定11-13
- (一)选题意义11-12
- (二)概念界定12-13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13-14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形成的背景14-21
- 第一节 构建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的理论基础14-17
- 一、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立法指导14-15
- 二、国外劳资争议处理立法理论的引进15-16
- 三、国内劳资合作理念的影响16-17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形成的现实动因17-21
- 一、广东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17-18
- 二、广东罢工潮及工会的出现18
- 三、广东复杂的劳资争议情势18-21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立法沿革及特征21-34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立法的初成(1925 年—1927 年)21-26
- 一、广州政府相关立法21-24
- 二、本阶段的立法创新24-26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立法的发展(1928 年—1937 年)26-30
- 一、全国性法规的颁布26-27
- 二、广东立法较全国性法规之创新27-30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立法的倒退(1938 年—1948 年)30-32
- 一、立法背景30-31
- 二、相关特别法的订立31-32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立法的特征32-34
- 一、立法技术先进32
- 二、立法呈现波动性32-33
- 三、以维护政府利益为中心33-34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的运行34-43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的基本架构34-35
- 一、适用范围34
- 二、组织机构34-35
- 三、劳资争议调解与仲裁的启动程序35
- 四、劳资争议调解与仲裁的效力35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典型个案分析35-38
- 一、“无情鸡”劳资纠纷案件评析35-37
- 二、咸鱼行劳资纠纷案件评述37-38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的主要问题38-41
- 一、劳资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程序的衔接不良38-39
- 二、“强制仲裁主义”对当事人意志的违背39-40
- 三、实践与立法的背离40-41
- 第四节 影响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施行的深层因素41-43
- 一、经济状况不稳定的必然效应41
- 二、行政组织逻辑对制度的渗透41-42
- 三、本土法律文化对新生制度的排斥42-43
- 第四章 对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的评鉴43-47
-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的评价43-44
- 一、开创性地将劳资争议处理纳入我国法制轨道43
- 二、推动全国性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43-44
- 三、促进了地区劳资协调与社会稳定44
- 第二节 对我国现今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几点借鉴44-47
- 一、适时引入“利益争议”处理机制44-45
- 二、充分发挥“先行调解”的效用45-46
- 三、成立更为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2-53
- 致谢53-54
- 附件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彭贵珍;;近三十年来中国劳资争议史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常凯;;关于罢工的合法性及其法律规制[J];当代法学;2012年05期
3 邓大才;地方政府的主动制度供给是大国制度创新之源——对我国地方政府主动供给制度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霍新宾;;“无情鸡”事件:国民革命后期劳资纠纷的实证考察[J];近代史研究;2007年01期
5 田彤;;民国时期劳资关系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历史研究;2011年01期
6 杨瑞贞;试论欧战前后广州的近代工业[J];近代史研究;1993年03期
7 衡芳珍;;劳资协调下的南京国民政府《劳资争议处理法》[J];天中学刊;2012年05期
8 庄文嘉;;“调解优先”能缓解集体性劳动争议吗?——基于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社会学研究;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卫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2 刘秀红;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劳工社会保障制度研究(1927-1937)[D];扬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邓慧明;南京国民政府劳资争议立法研究(1927-1937)[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赵洪顺;国民党政府劳工政策研究(1927-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铮;论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制的完善[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彭伟伟;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化玉杰;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3年
6 徐庆锋;我国劳动仲裁“部分一裁终局”制度的问题及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广东劳资争议处理制度研究(1925-1948),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49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