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学的主观主义批评与哲学解释学的回应
发布时间:2017-07-17 06:11
本文关键词:法律解释学的主观主义批评与哲学解释学的回应
【摘要】:认为哲学解释学把法律解释学引向主观主义陷阱并严重破坏了法律的确定性,这个批评是从制度之维和认识论之维展开的。制度之维的批评从中国司法制度不够完善反推法律解释学决不能借鉴带有主观主义色彩的哲学解释学;认识论之维的批评主张哲学解释学所说的事情本身不足以区分合理与不合理的前见,因而不能使法律认识有效地避开主观主义陷阱。然而,哲学解释学的经典文献《真理与方法》的相关内容证明了事情表现构成了前见合理与否的判准和法律认识的"证实"标准,从而对主观主义的批评构成了有力的回应。据此,法律解释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是一门以哲学解释学的本体论为基地的、隶属于法律认识论的法律解释学,而不是返回到以传统认识论为基础的法律解释方法学。
【作者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主观主义 前见 事情表现 法律认识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青年项目“现象学与解释学中的想象力问题研究”(14czx042) 东莞理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专项课题“对‘依法治国’之‘法’概念的一种可能诠释——基于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法哲学视角”
【分类号】:D90-05
【正文快照】: 一台——一年一度的“诠释学、中国法律解释学对待哲学解释学的与中国经典诠释”会议——上展开交流,并于次年出版《中国诠释学两种立场》。如今回顾20余年哲学解释学对内地法理学、特别1963年,中国内地首译释读伽达默尔哲学解释是法律解释学的影响史,在对待哲学解释学的思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颖;;哲学解释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启示[J];探索;2013年05期
2 陈萌;;《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评[J];求索;2013年12期
3 朱志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李颖著《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4 韩兴杰;;浅析哲学解释学对教育学的启示[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穆树航;哲学解释学视域下的生命教育[D];河南大学;2012年
2 李冰;哲学解释学视域中的德育理解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52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552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