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于哲学与法学之间——“事实与证据:哲学与法学的对话”国际研讨会综述
本文关键词:徜徉于哲学与法学之间——“事实与证据:哲学与法学的对话”国际研讨会综述
【摘要】:近年来,中国证据法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讨论主题范围的日渐扩展以及程度的不断加深,证据法学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越来越难以通过法学这一单一学科予以解决,急需与其他学科的学者进行对话,在这一背景之下,"事实与证据:哲学与法学的对话"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召开。围绕"如何运用证据认定事实"这一问题,本次研讨会从"证据"和"事实"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司法认识论"、"事实认定的规则与方法"、"司法证明的标准"、"概率与证明"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观点交换与交锋,在讨论中各位学者既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也引出了许多有待深入研讨的话题。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事实与证据 哲学与法学 国际研讨会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2016年5月28-29日,由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法学院共同主办的“事实与证据:哲学与法学的对话”国际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以证据法学中的“事实与证据”为主题展开的法学与哲学的学术交流。来自中国、美国、挪威、澳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英国证据法研究的突破性进展——评齐树洁教授主编的《英国证据法》[J];出版参考;2004年09期
2 艾伦E·格雷夫斯;大卫·皮克奥沃;郭龙;;美国法律关于夫妻证据的一些规定[J];国外法学;1986年01期
3 童勇;;印度《1872年证据法》评介[J];证据学论坛;2001年01期
4 林安民;;加拿大证据法介绍[J];法律适用;2005年12期
5 刘超;;浅析英国证据法中的“无损害”规则[J];大众科技;2007年03期
6 辜恩臻;;澳大利亚统一证据法实施述评[J];民事程序法研究;2007年00期
7 张保生;满运龙;龙卫球;;美国证据法的价值基础——以《联邦证据规则》为例的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牟军;英国证据法简述[J];云南法学;1999年04期
9 陈敏;;加拿大证据法评介[J];证据学论坛;2000年00期
10 徐昕;;澳大利亚证据法的发展与改革[J];证据学论坛;2000年0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美国证据法上的最小相关性[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李亚捷 周 瑾;手机短信作为证据的审查与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4年
3 曹三明;“以证据为基础”是法官认定案件事实的基本准则[N];人民法院报;2003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何家弘;证据的“有限采用规则”[N];检察日报;2001年
5 中国政法大学 张保生;审判中心与证据裁判[N];光明日报;2014年
6 马 黎;被告人品行证据的提出[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读经典:走进学科通道[N];检察日报;2009年
8 王艳秋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硕士 胡少波 三环知识产权集团知识产权专业律师、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管理顾问;涉外证据的效力认定与采信[N];广东科技报;2012年
9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家弘;刑事证据制度改革与司法观念的转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杜 闻;什么是“可反驳的推定”[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朴永刚;案件事实真实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旭;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解释与证据推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2 王莉;美国证据关联性规则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倪红;美国证据关联性规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李新;电子邮件证据采信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54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554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