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方法研究的语用学转向——基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应用与展开
本文关键词:法律方法研究的语用学转向——基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应用与展开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方法 语用学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 国家治理
【摘要】:通过方法的法治拯救,必须强化法律方法自身理论水平,语言哲学特别是语用学为法律方法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在宏观上,根据语言哲学对法律方法这一范畴作出不同界分。在前提上,语言哲学视角下法律事实分析是研究的基础。在直接方法层次上,法律发现与法律推理逐步转向语用学逻辑;在间接方法层次上,解释、论证与修辞日益强调语用视角,补充与衡量更加强调语用模式。整体时代导向上,重视法律方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改革深化进程中的实践性、基础性微观价值。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法律方法 语用学 维特根斯坦 语言游戏 国家治理
【基金】:“2011计划”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分类号】:D90
【正文快照】: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从而进一步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折射了我们愈加追求动态意义上的法治,而不仅仅是在静态意义上建设法治。而在这个思维转换的过程中,实践必然需要理论上的智力支持,这也是推进法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金钊;;决策行为“于法有据”的法之塑造[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2 徐亚文;伍德志;;法律修辞、语言游戏与判决合法化——对“判决书上网”的法理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焦宝乾;;逻辑与修辞:一对法学范式的区分与关联[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宝乾;;司法中的法律修辞:国内研究述评[J];法治研究;2012年01期
2 魏胜强;;当面说理、强化修辞与重点推进——关于提高我国判决书制作水平的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3 韩钰;粤兴;;2011年度法律方法研究综述[J];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2012年00期
4 吴春雷;孙丽华;;论民事判决理由修辞功能的司法价值[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1期
5 邱成梁;;法律适用过程中的可辩驳思维[J];西部法学评论;2014年03期
6 邱成梁;;法律中的可辩驳思维与法治[J];研究生法学;2014年01期
7 邱成梁;;法律中的可辩驳思维与法治[J];金陵法律评论;2014年01期
8 闫斌;;论法律修辞的合法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9 胡宜奎;;经营判断规则的法经济学分析[J];法学论坛;2011年06期
10 孙光宁;;法律修辞的两种层次及其启示[J];法学论坛;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管纪尧;;说服的艺术:判决理由修辞研究[A];全国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司法体制改革与民商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C];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丽华;民事判决理由的修辞功能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3年
2 崔敏;裁判文书公开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T.A.O.恩迪科特,陈林林 ,傅蔚冈;论法治的不可能性[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2 李晓辉;;理性认识“中国问题”:从比较法出发的考察[J];比较法研究;2012年02期
3 曲彦斌;“判牍”语言的道德力量与“法律文化” 读古今判牍小札[J];博览群书;2004年05期
4 陈金钊;;逻辑固法:对法律逻辑作用的感悟[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5 焦宝乾;;修辞方法及其在法律论证中的作用探讨[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6 刘莉,孙晋琪;两大法系裁判文书说理的比较与借鉴[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陈树森;;博弈与和谐:穿行于法意与民意之间的司法[J];法律适用;2009年09期
8 王贵东;;德国刑事判决书说理方法之考察及其启示 以Ks1/59诉布拉奇刑事判决书为视角[J];法律适用;2010年01期
9 张志铭;司法判决的结构和风格——对域外实践的比较研究[J];法学;1998年10期
10 卢刚;;民意:司法独立之支柱[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N];法制日报;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世中;也谈法律方法的科学性[J];学习与探索;2003年06期
2 周峗;;法律方法的能与不能[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3 韩德强;郝红梅;;论法律方法的异化及其危害——兼析司法过程中司法资源的市场化配置[J];法律方法;2005年00期
4 陈金钊;;法律方法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赵玉增;王茂庆;;法律方法的意义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杨建军;;法律方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7 张其山;;和谐社会与法律方法的选择[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于志勇;;浅析法律方法的价值与局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王磊;邵泽毅;;“能动司法与法律方法”研讨会暨山东省法律方法研究会第二届年会召开[J];山东审判;2010年03期
10 王东春;胡桥;;法律方法的功能与成文法的命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长松;;实现领导方式的法律化[A];全国领导科学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精选[C];2001年
2 魏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的社会学思考[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国香;法律方法对司法裁判的影响[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 周永坤;法律方法也是法[N];检察日报;2011年
3 邴志凯;法律方法[N];盘锦日报;2012年
4 葛洪义 陈年冰;法治之“重”与法律方法[N];法制日报;2003年
5 张帆;多重视角下的转型社会与法律方法[N];法制日报;2008年
6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 教授 谢晖;“小技”不修,“大道”不彰[N];检察日报;2010年
7 余剑;法律方法与司法公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徐远峰 吴丹;能动司法视角下的法律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2年
9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邱 本;法律是有规律性的方法[N];人民法院报;2004年
10 王乐群;从本案看法律思维、法律方法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N];人民法院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光宁;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涛;法律方法中的利益衡量[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盈;法治视野下的法律方法[D];郑州大学;2010年
3 刘拓;法律方法研究的实践面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莲莲;开设法律方法课程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杨瑞;论法律方法在司法应用中重要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6 杨帆;论法律方法解决中国海域划界争端[D];厦门大学;2009年
7 冯清清;论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方法的两个维度[D];厦门大学;2014年
8 孙光宁;可接受性理论研究—走向开放的法律方法[D];山东大学;2007年
9 刘玲麟;钓鱼岛主权争端解决方法探析[D];广东商学院;2013年
10 孙家磊;法律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949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69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