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亲属相隐”制度发展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古代“亲属相隐”制度发展研究
【摘要】:亲属相隐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其最大价值在于体现了刑罚的人性基础。本文就亲属相隐制度的含义及范围进行探究,并深入研究各个朝代亲属相隐制度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亲属相隐思想对当代立法的启示,为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立法基础。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亲属相隐 同居相隐 父为子隐
【分类号】:D929
【正文快照】: 一、“亲属相隐”制度概述(一)“亲属相隐”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所谓“亲属相隐”,又称“亲亲得相首匿”,是指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首匿犯罪行为,不可以相互告发或者相互作证。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倡导者孔子曾在《论语·子路》里说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意思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奇勋,马磊;论“亲属相隐”及其现代生命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王营绪;;各行其道与并行不悖——“亲属相隐”与“族株连坐”的初步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关振海;;论中国古代的相隐原则与现行刑事法津的完善[J];理论界;2008年08期
4 孙玉萍;;亲属相隐原则述评[J];经营管理者;2011年02期
5 何进;;亲属相隐[J];江淮法治;2008年16期
6 陈晓屏;;中外“亲属相隐”制度背后的法律思考[J];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7 许红缨,万海峰;亲属相隐制度在我国刑法中的重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8 张本顺;;孔子“父子相隐”思想的现代法律精神解读[J];孔子研究;2010年06期
9 陈云中;论中国古代刑法中的“相隐”原则[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10 赵肖筠;王国勤;;“父子相隐”重新解读及法律启示——评亲属作证义务豁免的法理根据[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陈新宇;告与不告,是一个问题![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于燕;亲属相隐制度考察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世明;亲属相隐制度与我国证据制度的完善[D];新疆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41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ilunwen/741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