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律适用论文 >

论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侵权赔偿的法律适用

发布时间:2016-11-13 20:56

  本文关键词:论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侵权赔偿的法律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南财经大学》 2012年

论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侵权赔偿的法律适用

那鸿铭  

【摘要】: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①界定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侵权赔偿的概念②阐述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的产生。这一部分涉及到三个要素:劳灾补偿、雇主责任险、工伤保险制度。分别阐述劳灾补偿的产生和发展、雇主责任险的基本内涵以及工伤保险制度的特点。③对比分析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 第二部分:明确雇主责任险、工伤保险补偿、民事侵权赔偿应该协调适用。 第三部分:阐述当前主要的四种模式:替代模式、选择模式、补充模式、兼得模式。明确不同模式的优缺点。阐述国外的立法例。其中,以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为代表,对其适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德国适用的是不完全的替代模式。雇主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时,雇员可以向雇主提起民事侵权赔偿诉讼。日本采取的是补充模式。劳动者可以就工伤保险体系中未包含的损害提出民事诉讼。在强制保险方面,将”雇主责任险”与“雇员伤害补偿险”合二为一。商业保险机构依据雇主合同和民法的相关规定对雇员在工伤保险赔付后的数额进行补充。 第四部分:梳理和分析我国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问题在法律层面的规定。分两部分论述:一是从对《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的理解入手,细致阐述雇主责任问题。最终得出对法条的理解,即:排除了替代模式和选择模式的适用,做兼得模式或是补充模式的理解都有道理。二是以分析2003年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为切入点。分析几个重要问题:①工伤保险补偿具有优先性。②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不存在竞合关系,并且可以同时提起和享有。③民事侵权赔偿的补偿数额要以劳动者受到的损失为标准。④阐述非第三人和第三人侵权时的工伤事故处理方式。论述如何适用补充模式。 第五部分:得出结论:针对非第三人和第三人侵权的工伤事故类型,都适用补充模式。劳动者应先提请工伤保险补偿,再就工伤保险补偿与实际损失之间的差额以及精神损害不足的部分请求行为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赋予工伤保险机构向第三人的追偿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D9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坤刚;;工伤补偿制度:起源、问题与解决[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雷涌泉;论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J];法律适用;2004年06期

3 张平华;郭明瑞;;关于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J];法律适用;2008年10期

4 张扬;;论工伤保险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的竞合与协调[J];法制与社会;2010年01期

5 陈慧;;我国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责任关系的修正[J];法制与社会;2010年24期

6 胡曙元;;浅议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14期

7 于欣华;;热烈与冷静——2000—2009十年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研究综述[J];河北法学;2011年03期

8 周开畅;社会法视角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赔偿”适用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林嘉;马特;;工伤赔偿请求权竞合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08年03期

10 张新宝;;工伤保险赔偿请求权与普通人身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J];中国法学;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勇军;高利红;;从国外发展状况看我国环境损害赔偿因果关系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2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谈萧;;客户资料保护:从竞争法到版权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6 郑晓剑;;我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文杰;尹娜;;论完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法律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麻芳;;学生伤害事故及法律责任浅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傅书峰;;物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初澈;;中外资财产保险公司责任保险经营差异比较研究[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李井奎;史晋川;张利风;;不确定性、破产与侵权事故的预防[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易凌;刘定洋;;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视角——基于法经济学的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朱铭来;练姿秀;王惠君;;责任保险若干法律问题探析[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7 朱铭来;吕岩;;责任保险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为例[A];民生保障与和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改革的视角——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7[C];2007年

8 闫立宏;岳帅伯;;贸易环境损害国际赔偿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贾爱玲;马婵娟;周红占;;水权之界定[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俏;;浅析《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源的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晓宁;商标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俊峰;信托财产权能的效用优化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雅婷;医疗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若蓓;论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D];河北大学;2009年

3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园;不正当竞争行为法律认定相关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潘媛媛;我国残疾人生存权保护中政府职责的法律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镭;商标反向混淆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源;专利间接侵权理论在我国适用空间的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云霞;知识产权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上)[J];法律适用;2003年10期

2 杨立新;工伤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法律适用(下)[J];法律适用;2003年11期

3 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若干理论与实务问题解析[J];法律适用;2004年02期

4 雷涌泉;论工伤事故的社会保险待遇与民事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J];法律适用;2004年06期

5 曹艳春;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的理性选择[J];法律适用;2005年05期

6 葛承书;刘雁兵;;工伤事故责任的侵权法救济[J];法律适用;2006年07期

7 杨胜男;贾媛媛;庄良平;;生命权特别保护视野下的工伤案件审理——谈第三人侵权引发工伤赔偿案件的两种区别处理模式[J];法律适用;2008年05期

8 张平华;郭明瑞;;关于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J];法律适用;2008年10期

9 王永亮;朱炜;;工伤保险待遇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时的救济模式选择[J];法律适用;2010年11期

10 吕琳;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适用关系研究[J];法商研究;2003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开畅;论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的法律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童贵文;从责任保险看侵权法的危机与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美华;黄晓仪;;工伤赔偿和民事侵权赔偿交叉中的理性选择[J];福建法学;2008年02期

2 喻承跃;;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的关系——从司法审判的角度审视[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于欣华;;热烈与冷静——2000—2009十年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研究综述[J];河北法学;2011年03期

4 邹润学;“民事侵权赔偿行政裁决案不宜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质疑──与严惠仁同志商榷[J];行政法学研究;1995年03期

5 陈红梅;;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分析及对策[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严惠仁;民事侵权赔偿行政裁决案不宜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J];行政法学研究;1994年02期

7 王文海;工伤保险立法应区分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的作用范围[J];中国劳动;2003年03期

8 吴香云;;我国工伤补偿请求权与民事侵权赔偿请求权竞合问题的处理模式探讨[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07期

9 小夏;;百年磨成的赔偿法则[J];南风窗;2006年10期

10 ;一只乳房的价值——美国民事侵权赔偿集团诉讼已成“第四产业”(一)[J];法律与生活;199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贤日;;中国工伤认定制度探微——以最高法院公报的五个工伤认定案件为视角[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谭永良;;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王志业;李争圆;;现行工伤认定制度的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郭立天;王雪鸿;;完善用人单位在工伤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上的法律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邹立晔;顾建华;毛国敏;孙振凯;;有关国家的地震保险体制比较研究[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6 胡炜;;底价仲裁制度适用条件研究[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许飞琼;;论中国保险业的科学发展[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罗荣联;杨光宇;;云南地震保险的构想[A];中国地震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9 王国磊;;浅析生产中违章的原因及反违章的措施[A];郑州铁路局“十百千”人才培育助推工程论文集[C];2011年

10 李洪江;;专利侵权纠纷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构建[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法;[N];山西经济日报;2005年

2 袁仕友;[N];中国建设报;2005年

3 安占平 王明霞;[N];检察日报;2008年

4 李自庆 缪汤;[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戴谦 时满鑫;[N];青岛日报;2011年

6 倪志祥;[N];江苏经济报;2011年

7 屠传宏;[N];工人日报;2005年

8 董正平 周景春 李文涛;[N];河南日报;2005年

9 王利平;[N];甘肃法制报;2007年

10 本报通讯员 詹船海 周乔娜;[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榕;煤矿工伤风险评价及保险费率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于欣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朝晖;农民工工伤风险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4 李林;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自然灾害补偿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那鸿铭;论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侵权赔偿的法律适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2 孙秉银;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处理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安瑞鹏;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4 卢圆圆;《论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林晶;论我国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之立法完善[D];长春工业大学;2011年

6 毛丽娜;工伤保险背景下的工伤损害赔偿[D];重庆大学;2007年

7 浦莉;完善我国工伤赔偿法律制度的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8 周文;论我国工伤事故的法律救济方式[D];苏州大学;2008年

9 石小英;我国工伤事故赔偿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黄海燕;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工伤保险补偿和民事侵权赔偿的法律适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3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173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c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