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合同法律选择中的默示选择
发布时间:2021-04-20 09:09
国际合同法律选择中的默示选择制度旨在弥补跨境商业交易合作伙伴间存在的纰漏,其功能定位在于解决当事人因某种原因未能明示表达其对合同应适用法律的意图而引发的问题,纰漏的缘由或是因为疏忽,或是因为商业意图,不尽其是。近六百年前,意思自治理论的雏形便肇始于默示的法律选择,由此至今当事人意思自治已经成为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被大多数国家立法所承认。除非有限的例外,合同适用当事人选择的法律,“明示”而为的法律选择自不待言,但当缺乏“明示”动作时,“默示”的法律选择得否产生无异于“明示”的效果则存在争议。各国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仍然被当事人“默示”的法律选择问题所困扰,主要原因在于:默示选择的概念是模糊的;缺乏司法适用性的标准以判断默示法律选择的存在,普通法判例实践中形成的诸多指示因素也非足够公平合理。本文以国际合同法律选择中的默示选择方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际统一私法立法实践及各国立法实践中“默示选择”条款的分析,探讨默示选择的基本含义。本文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合同自体法、最密切联系原则等相关理论与实践,分析默示选择制度内生性冲突,探讨默示选择的正当性及合理性问题;与此同时,依托司法实践中默示选择...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研究范围框定
四、文献综述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论文结构
七、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默示选择制度概述
第一节 默示选择的基本概念界定
一、“默示”语义辨析
二、明示与默示选择:语义上的天然对立
三、默示选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默示选择的外延理论基础
一、默示的意思表示——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理论
二、“不完全合同”与默示选择——一个经济学的视角
第三节 默示选择的立法实践
一、国际统一私法立法实践中的默示选择
二、各国内国国际私法立法实践中的默示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默示选择之内生冲突与实践困境
第一节 默示选择制度之内在理论冲突
一、一重悖论——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抑或是法官的意思自治
二、二重悖论——意思自治原则抑或是最密切联系原则
第二节 默示选择制度适用的可行性之惑
一、确定存在默示选择指示因素:真实?虚幻?
二、确定存在默示选择的证明标准:灵活?确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默示选择制度之重构及借鉴
第一节 默示选择的概念修正
一、明示选择与默示选择之关系重述
二、重新定义默示选择
第二节 默示选择之规则重构
一、《海牙原则》之借鉴——从单一条款到系统规则
二、《海牙原则》之评价——在批判中超越
第三节 默示选择与中国实践:重新评估及建议
一、中国当前立法实践中的默示选择
二、对中国现行规则“缺失”默示选择之再审视
三、完善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规则之构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再保险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当事人默示选法[J]. 何丹. 国际法研究. 2016(03)
[2]《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意思自治[J]. 叶竹梅. 西部法学评论. 2015(02)
[3]国际民商事合同中的默示选法问题研究[J]. 刘仁山,黄志慧. 现代法学. 2014(05)
[4]论国际私法中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与限制——兼评《适用法解释一》的相关规定[J]. 梅傲.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4(01)
[5]法律选择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的运用[J]. 徐伟功. 法学. 2013(09)
[6]也论“默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条之解析[J]. 谢凯.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7]论中国合同准据法选择方式的完善——以当事人默示选择为分析视角[J]. 陈为. 社科纵横. 2012(01)
[8]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与完善[J]. 黄进. 政法论坛. 2011(03)
[9]解读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J]. 涂广建. 时代法学. 2011(02)
[10]国际商事仲裁适用《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法理机制探析[J]. 吴德昌.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1)
硕士论文
[1]默示选法制度在我国的实现路径[D]. 郝梦玲.吉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49396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研究范围框定
四、文献综述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论文结构
七、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默示选择制度概述
第一节 默示选择的基本概念界定
一、“默示”语义辨析
二、明示与默示选择:语义上的天然对立
三、默示选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默示选择的外延理论基础
一、默示的意思表示——私法自治、契约自由理论
二、“不完全合同”与默示选择——一个经济学的视角
第三节 默示选择的立法实践
一、国际统一私法立法实践中的默示选择
二、各国内国国际私法立法实践中的默示选择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默示选择之内生冲突与实践困境
第一节 默示选择制度之内在理论冲突
一、一重悖论——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抑或是法官的意思自治
二、二重悖论——意思自治原则抑或是最密切联系原则
第二节 默示选择制度适用的可行性之惑
一、确定存在默示选择指示因素:真实?虚幻?
二、确定存在默示选择的证明标准:灵活?确定?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默示选择制度之重构及借鉴
第一节 默示选择的概念修正
一、明示选择与默示选择之关系重述
二、重新定义默示选择
第二节 默示选择之规则重构
一、《海牙原则》之借鉴——从单一条款到系统规则
二、《海牙原则》之评价——在批判中超越
第三节 默示选择与中国实践:重新评估及建议
一、中国当前立法实践中的默示选择
二、对中国现行规则“缺失”默示选择之再审视
三、完善中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规则之构想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英国再保险合同法律适用中的当事人默示选法[J]. 何丹. 国际法研究. 2016(03)
[2]《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的意思自治[J]. 叶竹梅. 西部法学评论. 2015(02)
[3]国际民商事合同中的默示选法问题研究[J]. 刘仁山,黄志慧. 现代法学. 2014(05)
[4]论国际私法中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与限制——兼评《适用法解释一》的相关规定[J]. 梅傲.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 2014(01)
[5]法律选择中的意思自治原则在我国的运用[J]. 徐伟功. 法学. 2013(09)
[6]也论“默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条之解析[J]. 谢凯.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02)
[7]论中国合同准据法选择方式的完善——以当事人默示选择为分析视角[J]. 陈为. 社科纵横. 2012(01)
[8]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制定与完善[J]. 黄进. 政法论坛. 2011(03)
[9]解读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J]. 涂广建. 时代法学. 2011(02)
[10]国际商事仲裁适用《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法理机制探析[J]. 吴德昌. 江西社会科学. 2009(11)
硕士论文
[1]默示选法制度在我国的实现路径[D]. 郝梦玲.吉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149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149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