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的司法认定及其反映出的法治问题研究——以重庆市某基层检察院办理的此类案件为样本
发布时间:2021-08-27 20:21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国家土地政策在《刑法》上的直接体现,它表达了特定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下国家意志对农用地使用最有力的指引和控制,能够最直接和真实地反映出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和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农民的生存状况。就法律适用而言,本罪在犯罪数额、共同犯罪、追诉时效等方面的争议亟待厘清;就农用地保护而言,需对涉案群体的利益诉求做进一步关注,对社会发展及其造就的法治环境做深入的分析研究,破解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立法困境,有效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2,14(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法律适用问题
(一) 罪状的确定
(二) 主体与主观
(三) 客体与客观
(四) 其他问题
1.犯罪数额的累加
2.共同犯罪
3.追诉时效
三、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折射出的法治问题
(一) 大国的土地国情与小民的土地生计
(二) 法治的时空维度与小企业生存的时空维度
(三) 法不责众与村长的悲剧
(四) 相关部门的渎职行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即成犯、状态犯、继续犯的理论界分和评价[J]. 杜文俊,陈洪兵. 东方法学. 2011(01)
[2]数额犯若干问题研究[J]. 张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03)
[3]空白罪状研究——以司法分析为视角[J]. 王瑞君. 法学论坛. 2008(04)
本文编号:3367033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2,14(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的特点和趋势
二、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法律适用问题
(一) 罪状的确定
(二) 主体与主观
(三) 客体与客观
(四) 其他问题
1.犯罪数额的累加
2.共同犯罪
3.追诉时效
三、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折射出的法治问题
(一) 大国的土地国情与小民的土地生计
(二) 法治的时空维度与小企业生存的时空维度
(三) 法不责众与村长的悲剧
(四) 相关部门的渎职行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即成犯、状态犯、继续犯的理论界分和评价[J]. 杜文俊,陈洪兵. 东方法学. 2011(01)
[2]数额犯若干问题研究[J]. 张伟.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0(03)
[3]空白罪状研究——以司法分析为视角[J]. 王瑞君. 法学论坛. 2008(04)
本文编号:3367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lvtiaokuanjiedu/336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