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2:45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问题研究
【摘要】:高校校园是高校在校生学习本领、提高素质和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摇篮,应是一片净土。但是近几年来,侵害高校校园的刑事案件以及高校在校生犯罪行为频频发生,严重破坏了高校正常的学习和教学秩序,并且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恶劣影响。高校在校生犯罪现象已经严重危害着高校校园的和谐进程和学术文化环境,且高校在校生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积极稳妥地预防和治理高校在校生犯罪,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求。本文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后的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并且基于我国高校在校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吸取了国内外有关青少年犯罪实际研究的优点,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多发类型及其特点。并且本文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大环境以及高校在校生心理因素的影响因素分析,从而为减少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相应的措施和针对性对策。这对我国大力发展的法治中国具有重大意义,对抑制高校在校生犯罪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提出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概述,主要界定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概念以及分析高校在校生犯罪的特点,进而分析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智能犯罪和团伙犯罪主要趋势;第二,评析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主要类型,从暴力型犯罪、经济型犯罪和性犯罪三个方面探讨他们的概念、表现及特点;第三,主要分析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成因,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高校在校生自身的心理生理各方面影响分析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原因;第四,根据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原因,分别从家庭、社会、学校和高校在校生自身四个方面寻找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防治措施,希望对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频发及增长起到预防及治理提供指导。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等方法。
【关键词】:高校在校生 犯罪类型 犯罪特征 防治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6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引言8-9
- 1 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概述9-12
- 1.1 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概念及特点9-10
- 1.2 高校在校生犯罪的主要趋势10-12
- 1.2.1 高校在校生智能犯罪的增加10-11
- 1.2.2 高校在校生团伙犯罪的增加11-12
- 2 当前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主要类型及评析12-19
- 2.1 我国高校在校生暴力型犯罪12-14
- 2.1.1 高校在校生暴力型犯罪的概念及表现12-13
- 2.1.2 高校在校生暴力型犯罪的特征13-14
- 2.2 我国高校在校生经济型犯罪14-16
- 2.2.1 高校在校生经济型犯罪的概念及表现14-15
- 2.2.2 高校在校生经济型犯罪的特征15-16
- 2.3 我国高校在校生性犯罪16-19
- 2.3.1 高校在校生性犯罪的概念及表现16-17
- 2.3.2 高校在校生性犯罪的特征17-19
- 3 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成因分析19-25
- 3.1 家庭对高校在校生犯罪的影响19-20
- 3.2 社会环境对高校在校生犯罪的影响20-21
- 3.3 学校环境对高校在校生犯罪的影响21-23
- 3.4 高校在校生犯罪自身的心理生理影响23-25
- 4 我国高校在校生犯罪的防治25-33
- 4.1 家庭防治措施25-26
- 4.1.1 强化家庭教育,增强责任心25-26
- 4.1.2 做好家庭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26
- 4.2 学校防治措施26-29
- 4.2.1 加强完善学校的管理,打造“平安校园”26-27
- 4.2.2 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27-28
- 4.2.3 净化高校校园文化,营建健康的校园环境28-29
- 4.2.4 培养心理学专业教师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9
- 4.3 社会防治措施29-31
- 4.3.1 政府加大力度关注校园犯罪,创造良好社会环境29-30
- 4.3.2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规范道德修养30-31
- 4.4 高校在校生个人自身防治措施31-33
- 4.4.1 加强自我控制,提高自我防范意识31
- 4.4.2 提高自我修养,端正人生价值观31-33
- 5 结语33-34
- 致谢34-35
- 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锋;试谈预防金融业职务犯罪问题[J];福建金融;2000年10期
2 蒋朝栋;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预测和基本对策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韩宝庆,段碧春,段碧华;进城务工青年犯罪问题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02期
4 刘海燕;对农村犯罪问题的调查分析[J];创造;2003年04期
5 张世均;;旅游业发展中的犯罪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6 高继伟;陈丽;;农民犯罪问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7期
7 刘升;;青年的犯罪问题及青年工作对策探讨[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1期
8 任鸿恩;天津市召开犯罪问题综合治理研讨会[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4年04期
9 郭合计 ,刘学恩;农村犯罪问题的困惑与反思[J];河南公安学刊;1992年04期
10 武伯欣;中国犯罪问题研究与展望[J];w挛胖芸
本文编号:1024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2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