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网络不良文化引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23:23

  本文关键词:网络不良文化引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不良文化 未成年人犯罪 影响 原因 防御


【摘要】:在我国,网络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在国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网络文化突飞猛进,网络在给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不良文化也给人们内心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从而身陷种种不良信息的包围之中。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社会识别能力较弱,易于接受新事物,更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侵蚀,从而模仿导致走向犯罪之路。近年来,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文化影响犯罪问题日益严重,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14岁至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到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有70%的少年犯因受网络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几类严重犯罪。①网络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恶劣影响,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成为未成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诱因之一。 为此,首先从网络不良文化的内容入手,通过国内外对网络不良文化的评议和观点,概括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不良文化的概念、内容及特征。 其次,在详细阐述网络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造成未成年人心灵扭曲现象基础上,为下文分析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与日俱增提供事实依据。 再次,通过对网络不良文化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从而为防范网络不良文化引发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为有效地防范与控制网络不良文化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笔者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几个方面提出合理建议和构建防御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稳步推进,形成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综合防范体系,实现网络与未成年人的和谐发展。以期通过对此问题的研究,为预防网络不良文化影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网络不良文化 未成年人犯罪 影响 原因 防御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8;D669.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意义12-14
  • 1.2.1 理论意义12-13
  • 1.2.2 现实意义13-14
  • 1.3 文献综述14-16
  • 1.3.1 国内研究综述14-15
  • 1.3.2 国外研究综述15-16
  • 1.4 研究内容16
  • 1.5 研究的思路和采取的研究方法16-18
  • 1.5.1 研究思路16-17
  • 1.5.2 采取的研究方法17-18
  • 2 网络不良文化概述18-26
  • 2.1 相关概念界定18-22
  • 2.1.1 文化的概念18-20
  • 2.1.2 网络文化的概念20-21
  • 2.1.3 网络不良文化的概念21-22
  • 2.2 网络不良文化的类型及特征22-26
  • 2.2.1 网络不良文化的类型22-24
  • 2.2.2 网络不良文化的特征24-26
  • 3 网络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26-37
  • 3.1 网络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的影响26-29
  • 3.1.1 道德失范不良文化对未成年人影响27
  • 3.1.2 网络不良文化的过度虚拟性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27-28
  • 3.1.3 网络不良交际规则对未成年人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28-29
  • 3.1.4 网络不良文化的随意性给未成年人造成的影响29
  • 3.2 受网络不良文化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同表现形式29-34
  • 3.2.1 受“黑色文化”思想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犯罪29-30
  • 3.2.2 受色情信息的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性犯罪30-31
  • 3.2.3 受暴力网络游戏及暴力文化的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暴力犯罪31-32
  • 3.2.4 受计算机“黑客”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计算机网络罪32-33
  • 3.2.5 受网络诈骗等不良信息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网络诈骗罪33-34
  • 3.2.6 受网络散布谣言影响引起的未成年人网络散布谣言罪34
  • 3.3 网络不良文化使未成年人犯罪所呈现的特点34-37
  • 3.3.1 犯罪形式多样性35
  • 3.3.2 犯罪手段智能化35
  • 3.3.3 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35-36
  • 3.3.4 犯罪目的趋于贪婪性36-37
  • 4 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文化影响引发犯罪的原因37-44
  • 4.1 外在原因37-42
  • 4.1.1 网络及监管方面的因素37-38
  • 4.1.2 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方面因素38-39
  • 4.1.3 未成年人学校教育方面的因素39-41
  • 4.1.4 未成年人家庭方面的因素41-42
  • 4.2 内在原因42-44
  • 4.2.1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方面的原因42-43
  • 4.2.2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淡薄43-44
  • 5 预防网络不良文化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44-50
  • 5.1 构建网络不良文化的监管防御体系44-45
  • 5.1.1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互联网管理44
  • 5.1.2 加快有关未成年人立法的步伐44
  • 5.1.3 加强网络内容监管44-45
  • 5.2 提高未成年人抵御网络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45-48
  • 5.2.1 通过家庭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抵御网络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45-46
  • 5.2.2 通过学校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抵御网络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46-48
  • 5.3 创造未成年人远离网络不良文化的外部环境48-49
  • 5.3.1 净化未成年人社会环境48
  • 5.3.2 增加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丰富其娱乐和闲暇生活48-49
  • 5.4 提高未成年人自身抵御网络不良文化影响的能力49-50
  • 结束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53-54
  • 附录 B:问卷调查表54-60
  • 附录 C:问卷调查分析表60-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波;;网络文化的哲学视阈[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2 孔德晶;;我国青少年网民网络道德的立法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年07期

3 程琴;;关于网络与青少年教育的冷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2期

4 刘涟;;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探析[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2年08期

5 颜翠芳;王邦虎;;青少年网络犯罪研究——以合肥市为个案[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李长健;禹慧;;论网络文化及其法律规制[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7 樊春芳;;迷恋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4期

8 魏遂群;;试论网络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与防范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9 向国淑;周素琼;;论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预防及其思想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3期

10 刘变叶;;网络犯罪之法律问题新议[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本文编号:1027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27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0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