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沸腾现象观察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分析——以L县保路运动为个案
本文关键词:基于社会沸腾现象观察的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分析——以L县保路运动为个案
【摘要】:为了让群体性事件更为形象化地呈现,本文将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液体沸腾及其发生过程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机制做类比,通过对液体沸腾过程的观察和分析,展开对L县保路运动发生机制和逻辑过程的研究。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社会过程,群体性事件是因民众情绪的长期积压与克制,在特定事件的刺激之下而瞬间产生的共振现象。群体结构、民情基础、社会情境、地域空间,以及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等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过程可分为五个逐级推进的层次,即问题的潜伏层、事件的初显层、舆情的集结层、事件的爆发和高潮层、事件的衰减平息层。本文试图以社会沸腾现象揭示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和内在机理,以便较为形象地呈现群体情绪的传播、感染及"共振"的生成机制。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政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沸腾 群体性事件 保路运动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项目“理论预设与现实表达:川东农民‘公民身份’状况实证研究”(15SB0196)
【分类号】:D631.43
【正文快照】: 一、研究缘起与文献梳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既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和改革的攻坚期,也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和问题的多发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30余年的时间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的发展和累积所取得的成果,经济突飞猛进、科技日新月异、城市化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民安;慎用警力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4期
2 刘忠良;有效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J];领导科学;2000年09期
3 王昭耀;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9期
4 齐岩兴,方芳;浙江省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5期
5 戴纲;“新化西河群体性事件”个案分析及反思[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6 周忠伟,叶松;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7 龙庆相;论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8 宋昭君,曹扎根,李颖忠;强化信息收集 切实把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J];公安研究;2000年05期
9 周忠伟;群体性事件及其评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10 王大明;正确处理和预防群体性事件[J];求是;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乃龙;;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陈海泉;;浅谈海警部队如何正确处置海上群体性事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3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董v,
本文编号:1028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2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