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2个mini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制备及其遗传多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14:34

  本文关键词:2个mini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制备及其遗传多态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法医物证学 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 分子克隆 miniSTR 遗传多态性


【摘要】:目的 在常规法医学DNA检验中,STR遗传标记具有遗传多态性高、检测方法简单等特点,因此在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实际检案时常会面临各种由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所导致的微量物证或腐败检材,应用STR试剂盒进行检测时,常不能得出结论,这就给案件的及时侦破带来困难。miniSTR技术是通过重新设计出靠近核心重复序列的引物,使整个扩增产物缩短到150bp左右,极大地提高了对降解检材的检出率。在将miniSTR技术应用于法医学分析时,需要一套精确的、国际标准化命名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本研究拟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miniSTR D3S4529和D12ATA632个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同时将自制的标准物应用到中国汉族人群中,研究其群体遗传学参数,并对此方法制备的标准物应用于法庭科学实践中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 方法 筛选、分离目的基因座的所有等位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到pMD18-T Vector中,,导入大肠杆菌,1.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阳性克隆,将阳性克隆进行扩大培养后,获得每个等位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用荧光标记引物PCR扩增,ABI3130XL遗传分析仪分型验证后,再经测序证实插入片段的结构及大小,对插入的等位基因片段按照国际法庭血液遗传学会标准(International Society ofForensic Haemogenetics,ISFH)进行命名。以含有正确插入片段的质粒为模板,混合各基因座等位基因重组质粒,制备出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并用自制的miniSTR D3S4529和D12ATA63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对中国汉族人群样本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 结果 用此方法成功制备了目的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测序证实其核心重复序列分别为(ATCT)m+(ATTT)n、(TAA)m+(CAA)n。对835名中国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研究中,miniSTR D3S4529基因座检出7个等位基因,分别为12、13、14、15、16、17和18;miniSTR D12ATA63基因座检出11个等位基因,分别为11、12、13、14、15、16、17、18、19、20和21,经χ2值检验,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Hardy-Weinberg平衡(P0.05)相吻合,2个miniSTR基因座的杂合度分别为0.752、0.723,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71、0.71。 结论 应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是一种实现等位基因分型标准化的可行方法。将自制的标准物应用到中国汉族人群中,研究表明,miniSTRD3S4529和D12ATA63基因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具有高度遗传多态性,因此可考虑在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等案件中应用,miniSTR D3S4529和D12ATA63是2个适合法庭科学研究的遗传标记。
【关键词】:法医物证学 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 分子克隆 miniSTR 遗传多态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19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前言10-12
  • 材料与方法12-24
  • 1.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12-14
  • 1.1 实验材料12
  • 1.2 主要仪器12-13
  • 1.3 主要试剂13-14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14
  • 2. 方法14-24
  • 2.1 分子克隆引物设计思路14-15
  • 2.2 目的等位基因的筛选15-17
  • 2.3 目的等位基因的分离17-18
  • 2.4 目的等位基因的回收18
  • 2.5 目的等位基因的克隆18-21
  • 2.6 重组质粒的验证21-22
  • 2.7 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制备22-23
  • 2.8 统计学分析23
  • 2.9 将自制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应用于亲子鉴定案例23-24
  • 结果24-33
  • 1. 目的等位基因的琼脂糖凝胶电泳24-25
  • 2. 目的等位基因与质粒载体的连接.转化25-26
  • 3. 菌落 PCR 验证26
  • 4. 目的等位基因的测序结果与命名26-27
  • 5. 2 个 miniSTR 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毛细管电泳27-28
  • 6. 2 个 miniSTR 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28-31
  • 7. 2 个 miniSTR 基因座在亲子鉴定案件中的应用结果31-33
  • 讨论33-37
  • 1. miniSTR 技术的原理及对于微量降解检材的优势33
  • 2. miniSTR 基因座的选择33-34
  • 3. 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概念34
  • 4. 分子克隆法制备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34-35
  • 5. 2 个 miniSTR 基因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遗传多态性35-36
  • 6. 2 个 miniSTR 基因座在亲子鉴定案件中的应用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综述42-51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5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54-55
  • 致谢55-57
  • 个人简历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爱斌,顾龙君,沈浩,叶裕春;中国人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遗传多态性的初步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年07期

2 刘丽红,孙晶,施秀琴,曹峰林;HLA与结核病相关性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1年01期

3 袁晓军,顾龙君,赵金彩,陈文高,梁爱斌,叶辉;上海地区汉族人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分析(英文)[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年04期

4 陈辉,李晓雯,连建华,宋国英,程晓丽,贺颖,齐华,刘华,张钦宪;河南汉族人群六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年06期

5 张洪勤;吴淑珍;毕云天;包其郁;;浙南汉族人群18号染色体上三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年11期

6 邹佳宁;宋聚先;常楚瑞;王晓丽;;贵州天麻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中药材;2006年09期

7 乔可;沈靓;赖江华;;DXS6804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克隆制备及其群体遗传学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5期

8 李松峰;徐林;龚继春;周丽宁;邓琼英;罗国容;;广西金秀瑶族12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9 张跃兵;罗学荣;刘霞;;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遗传学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年02期

10 陆保;赵明伦;;广东湛江和广西贵县两个汉族群体腺苷脱氨酶的遗传多态现象[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8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霁;侯一平;吴谨;李英碧;王玉芳;魏玉峰;;中国人群9号染色体10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在法庭医学中的应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丁梅;王保捷;李春梅;李剑平;刘利民;;间-a-胰蛋白酶抑制剂(ITIH1)的遗传多态性[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邹浪萍;李正坚;李德林;申滨;褚嘉佑;;云南普米族六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调查[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李庆云;万欢英;李敏;王晓斐;黄绍光;;中国南方汉族人触珠蛋白遗传多态性与OSAHS合并心血管损害关系初步研究[A];2006年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王彦珍;马荣才;谢华;魏建华;;优良无性系毛白杨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6 孙光云;;用Amp-FLP技术研究中国汉族群体D4S95位点遗传多态性[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李生斌;杨焕明;;中华民族STR基因遗传多态性(Ⅱ)[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刘新社;刘雅诚;李生斌;;中国东乡族线粒体DNA序列遗传多态性的研究[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应斌武;石美森;邓建强;云利兵;张霁;侯一平;;性染色体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及应用[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10 王滑;张俊佩;王保庆;裴东;;用SSR标记研究核桃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态性[A];第二届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发掘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荔子;血样有助于破解遗传之谜[N];大众卫生报;2003年

2 广州医学院附属二院 陆志城;遗传因素与药物作用息息相关[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周芹 郑瑶;丝路驼铃再度唱响[N];重庆日报;2008年

4 记者 马芳;人类首获自身参考基因组数据集合[N];南方日报;2010年

5 永红;HIV:令人吃惊的突变高手[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薛开先;基因组学研究对中医现代化的启示[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7 陆志诚;药物基因组学常见问题解答(未完待续)[N];医药经济报;2001年

8 中国科学院遗传及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人类学博士 金峰(蒙古族);从分子遗传学看人类的起源[N];中国民族报;2002年

9 记者 胡航宇;西南大学完成家蚕全基因组图谱[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记者 易运文;“千人计划”解密人类生老病死[N];光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霞;基因序列变异分析的方法研究及其临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刘颖;CYPIIE1与GSTP1多态性及mRNA水平在酒精性肝病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张逸凡;氯诺昔康临床药物动力学及代谢的遗传多态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4 裴黎;毒品原植物大麻DNA检测技术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5 赵辉;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生理分化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6 刘超;15个STR基因座多态性及其在降解检材分型检验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7年

7 道毅俊;肾移植患者麦考酚酸的药动学和遗传多态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吴t熇

本文编号:1073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073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