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交通管理中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16:23

  本文关键词:交通管理中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构建 和谐 警民关系


【摘要】: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三大历史使命,公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着公安机关必须与人民群众建立鱼水情的关系。在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正确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和谐警民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交通管理又是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交警部门作为公安机关独立的一个部门,是公安机关为社会和群众服务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窗口”单位,关乎这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中的整体形象。交通管理的和谐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警民和谐,一个是人、车、路的和谐。因此认真总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下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不利因素,切实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对于进一步开创公安工作的新局面,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望,促进和谐交通、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概述了警民关系及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和特征,然后以交通管理为视角,进一步通过运用社会学、管理学和政治学等理论,并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实际情况以及我国警民关系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当前交管工作中我国警民关系的现状以及影响警民关系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及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意义及重要性进而深层次探讨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树立交警良好形象建设之策。
【关键词】:构建 和谐 警民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1-12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4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4-16
  • 一、 国内文献综述14-15
  • 二、 国外文献综述15-16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16-18
  • 一、 研究内容16
  • 二、 研究方法16-18
  • 第二章 和谐警民关系的现实解读18-21
  • 第一节 警民关系的内涵及特征18-19
  • 一、 警民关系的内涵18
  • 二、 警民关系的特征18-19
  • 第二节 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及特征19-21
  • 一、 和谐警民关系的内涵19
  • 二、 和谐警民关系的特征19-21
  • 第三节 和谐警民关系的标准21
  • 第三章 交通管理工作中警民关系的现状分析21-27
  • 第一节 相互信任感弱22-23
  • 第二节 双方不满情绪多23-24
  • 第三节 警民矛盾冲突增多24-27
  • 第四章 影响警民关系和谐的原因27-31
  • 第一节 公安交管部门内部的原因27-29
  • 一、 交通管理缺乏科学统筹27
  • 二、 交警执法水平和理念有待提高27-28
  • 三、 监督机制不健全28-29
  • 第二节 人民群众方面的原因29
  • 第三节 社会舆论误导的原因29-31
  • 第五章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公安 交通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31-35
  • 第一节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做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要求31-32
  • 第二节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加强公安交警队伍建设的要求32
  • 第三节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交通的要求32-33
  • 第四节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树立公安交警良好形象的要求33-35
  • 第六章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树立交警良好形象 的重要途径35-54
  • 第一节 关注民生,不断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35-38
  • 一、 用“精细”挖掘通行潜力35-36
  • 二、 用“合作”拓展共赢空间36-37
  • 三、 用“科技”增强管理效能37-38
  • 第二节 以人为本,合理运用人性化执法38-40
  • 一、 完善人性化立法,实现法律规则性的法律价值性的统一38-39
  • 二、 执法刚柔相济,实现“人性化执法”威慑力和感召力的统一39
  • 三、 树立文明执法观念,实现执法思想和执法行动的统一39-40
  • 第三节 强化公众参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40-43
  • 一、 强化公众参与,把握交通管理决策制定方向40-41
  • 二、 强化公众参与,提高交通管理措施效果41-42
  • 三、 强化公众参与,提升公安交管部门管理水平42
  • 四、 强化公众参与,拓展公众参与交通管理渠道42-43
  • 第四节 切实提高交通警察执法公信力43-48
  • 一、 完善现行的各项法律法规,保障交通警察的执法权43-44
  • 二、 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调整媒体的舆论导向44-45
  • 三、 强化交通警察形象意识,提升内在综合素质45-46
  • 四、 加强警力合理配备,吸引人才留在交警队伍46-47
  • 五、 加强交通警察执法监督,打造高效、廉洁的执法形象47-48
  • 第五节 构建完善的涉警舆情综合应处体系48-54
  • 一、 解放思想,加大信息公开力度49-50
  • 二、 拓宽渠道,加强宣传诱导50-51
  • 三、 加强沟通,争取新闻媒体支持51-52
  • 四、 开展应对媒体能力的教育培训52
  • 五、 增强舆论敏感性,建立完善舆论快速应对机制52-54
  • 第七章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郭毅强;论警民关系[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5期

2 崔敏;公安机关的角色定位和严格、公正、文明执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孙笑天;;对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的思考[J];公安教育;2007年04期

4 曾页九;;关于建设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6年07期

5 吴金彪;;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J];公安研究;2009年04期

6 夏文信;警民关系及其测评研究[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7 李怀泽;;暴力袭警:警察权威弱化的危险信号——从社会秩序结构谈暴力袭警产生的深层原因及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公安法治研究);2006年05期

8 闻海烨;;探析基层交警执法困境及其出路[J];大众商务;2010年16期



本文编号:1113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13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