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现场新闻报道及其限度
本文关键词:犯罪现场新闻报道及其限度
【摘要】:犯罪现场新闻报道是指新闻记者在犯罪现场采用拍照、采访等方式对犯罪现场的人、物、环境等进行的报道活动,是警务公开在刑事侦查领域的集中体现。对犯罪现场的报道能够保障公民知情权、保存证据、减少犯罪损失,但也可能妨碍警方侦查、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正审判。因此,综合犯罪现场新闻报道的利弊,应当建立起以限制报道为原则、允许报道为例外的报道制度。为了更好地实现犯罪现场新闻报道的目的,警方应当采取一些保障措施,如采取技术手段防范案件信息泄露、禁止邀请媒体进行犯罪现场报道、主动公布现场情况、适当公开犯罪现场信息、规范公民记者的犯罪现场报道、对违反限制报道规范的行为进行追责。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
【基金】:高一飞教授主持的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司法公开实施机制研究》(立项号14AFX013) 2014年度最高人民法院重大理论课题《司法领域公民知情权研究》(2014sp010) 2015年中国法学会“深入研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重点专项课题《司法公开实施状况评估和建议》(CLS(2015)ZDZX10)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7;G206
【正文快照】: *高一飞,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曾静,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方向硕士研究生。本文为高一飞教授主持的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司法公开实施机制研究》(立项号14AFX013)、2014年度最高人民法院重大理论课题《司法领域公民知情权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永征;;偷拍偷录应当慎用——说新闻记者采访权[J];新闻三昧;2000年02期
2 赵民;从白晓燕案看新闻职业道德的自律[J];中国记者;1997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加拿大司法委员会 译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张来霞;[N];人民法院报;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冬华,孙俊;论舆论监督权的制约[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2 徐凌云;;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构建[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侯健;;言论自由及其限度[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4 侯健;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调整──美国有关法律实践评述[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5 简海燕;;媒体消息隐匿权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8年05期
6 程德安;;发表权的行使与媒介的市场竞争[J];编辑之友;2006年04期
7 饶世权;论广告的监督管理制度[J];商业研究;2004年03期
8 陈自清;;论大众传媒视角下的道德教育[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牛静;;论“禁止事先限制”原则的确立——美国“尼尔诉明尼苏达州案”之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唐诚,杨华宇;情境比较论:一种法制建设的研究进路[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华琼;;舆论监督制度探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牛静;;接近使用媒体权与言论自由[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简海燕;;美国新闻自由与被告公平受审权利的冲突与调和[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龚艳;仇恨言论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化冰;互联网内容规制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张振亮;大众传播传者社会权利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盛之;美国大众传播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王雅琴;选举及其相关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商娜红;守护社会良知[D];复旦大学;2003年
10 谢静;建构权威·协商规范——美国新闻媒介批评解读[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拉萨;网络空间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思田;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D];苏州大学;2010年
3 唐时华;司法与媒体之现状及双赢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丁們;电视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报道策略及功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曼伊;论我国对广播电视中娱乐节目的行政规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芦丽琴;媒体舆论与司法进程互动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7 黄洁;论审判独立与新闻监督的冲突与平衡[D];吉林大学;2011年
8 侯颖颖;论隐私权与新闻自由的冲突及解决机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黎明;论公众人物隐私权[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赵曦荣;新闻侵害法人名誉权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英文;对犯罪现场的再认识[J];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王大中,李纯钢,梁志伟;犯罪现场新概念[J];政法学刊;2000年01期
3 肖沙;获取犯罪现场信息的三个动词[J];犯罪研究;2000年06期
4 王大中,黄路明;犯罪现场结构与犯罪现场再现[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1年01期
5 傅晓海;浅析犯罪现场模拟[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6 贾永生;犯罪现场概念之我见[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7 郝宏奎;论犯罪现场的构成[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傅晓海;再论犯罪现场模拟[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尤小文;广义犯罪现场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尹军;犯罪现场重建之我见[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姜;黄艳红;杨水平;陈焕文;;犯罪现场微量化学物质罪证的快速质谱检测[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9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王岩;秦向铭;姚丽娟;;犯罪现场常见植物油红外光谱特征的研究[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C];2013年
3 余静;李文君;王继芬;毛自荐;;利用FTIR检验塑料袋跟踪物证来源[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姜先华;邵武;于蛟;黄斌;;指纹DNA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一)——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0年
5 于蕴波;齐眉;;介绍一种毛小皮纹理的检验方法[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任志飞;申川;聂伟文;王雁飞;;刑事夜间及弱光摄影方法[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晓海;犯罪现场模拟:验证犯罪过程[N];人民公安报;2002年
2 记者 朱采菊;预防职务犯罪现场推进[N];南通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毕玉才;抚顺平顶山:保存了82年的犯罪现场[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许意;《犯罪现场调查》聚焦警察文化[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怎样保护犯罪现场[N];人民公安报;2002年
6 田力;502真空加温加湿熏显法 快速清晰显现犯罪现场痕迹[N];人民公安报;2010年
7 ;日本为执法者建DNA样本库[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 苟红兵;再现犯罪现场:职务犯罪侦查路径选择[N];检察日报;2008年
9 周小二 南京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专业本科 超声心动图医师;搞法证的真像电视剧里那么神吗[N];东方早报;2014年
10 廖建斌;现场物证的认识和利用[N];人民公安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成明;犯罪现场再现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王陆陆;犯罪现场重建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贾继红;犯罪现场重建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全天明;智能手机犯罪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张献聪;犯罪现场物证信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王富斌;犯罪现场重建问题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1年
7 张礼;犯罪现场重建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8 张静;《犯罪现场调查:执法指南》和《犯罪心理和法医技术》节译报告[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王景国;解读犯罪现场痕迹[D];山东大学;2010年
10 伊如汗;二次溅落状血迹形态的模拟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48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4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