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公民在穗涉毒犯罪初探
本文关键词:印度尼西亚公民在穗涉毒犯罪初探
【摘要】: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州涉外毒品犯罪问题日益凸显,给广州城市治安管理带来严峻考验。本文以在穗涉毒的印度尼西亚公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访谈的方法,分析其在穗涉毒犯罪的特点,探讨广州在打击涉外毒品犯罪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2014年8月29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日本爱知县稻泽市议员樱木琢磨涉嫌非法运输毒品案进行了为期3天的公开开庭审理。日本政府官员和非洲在穗人员涉案,涉案毒品重达3.3公斤[1]。这起案件的跨国性、轰动性和复杂性使得其自一开始就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然而,樱木琢磨涉毒案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沈新忠;90年代末印尼毒品形势[J];东南亚研究;2000年02期
2 邓晓艳;;国际反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08期
3 王育谦;彭泽军;;东盟非传统安全问题初探[J];传承;2008年02期
4 俞晓秋,李伟,方金英,张运成,翟坤;非传统安全论析[J];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刘冠南 实习生 沈云芳 通讯员 穗法宣;[N];南方日报;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亢稚文;从非传统安全角度看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张威威;从非传统安全视角看海啸灾难[J];东南亚纵横;2005年03期
3 郭夏娟;;性别与城市社区安全:“低阶政治”视域中的女性参与[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3期
4 齐琳;国内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述评[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张菲;;论非传统安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张兴平;论国际机制安全[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7 郦树龙;张杰;;论中国—东盟国家非传统安全警务技能培训合作——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8 王菲;;论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国际安全合作[J];法制与社会;2014年14期
9 李途;陈雨;;非传统安全威胁视野下的全球粮食安全解析[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10 胡键;中亚的“帝国后遗症”及其治理新机制[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利文;东南亚反恐合作的国际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韦锋;当代中国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政治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3 阮光册;贸易便利化背景下海关应对非传统安全的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彬;建构主义视角下的海湾六国安全共同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王宏宇;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6 郝申强;济泰片治疗合并心理咨询与社会支持在社区戒毒中的效果评价[D];复旦大学;2013年
7 陈彩云;太平洋海洋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D];外交学院;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党建军;;马来西亚禁毒立法[J];法学家;2001年04期
2 高颖;全球毒品走私犯罪活动综述[J];国际资料信息;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 瑛;跨境毒品犯罪的成因及惩治对策[J];当代法学;2002年04期
2 李瑛;广东省毒品犯罪问题探析[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5期
3 吕萌;毒品犯罪组织形成原因分析[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张惠绒;我国当前毒品犯罪的形势与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5 王宏玉,王振峰;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及法律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欧阳涛;我国毒品犯罪的特点及防治对策[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7 李秋先,王树全;我国现阶段毒品犯罪原因分析[J];唐山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张洪浩;河南省毒品犯罪的态势及对策[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张一琳;打击毒品犯罪应重减少需求——需求供给均衡理论对打击毒品犯罪的启发[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10 马海舰,李颖红;安徽省毒品犯罪问题研究[J];犯罪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艾峰;葛双龙;;对打击有组织毒品犯罪的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杨彦文;;当前我国边境地区毒品犯罪的特点与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付晓梅;李彦周;;毒品犯罪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宋守疆;;毒品犯罪的特点及其防治[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许桂敏;;扩张的行为与压缩的解读:毒品犯罪概念辨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闻德发;许宝宇;高清华;;毒品犯罪的原因、出现的问题及建议[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涛;;浅析毒品犯罪心理状态[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8 李宏森;谭国贤;黄克建;罗正坚;;从毒品鉴定工作看广西的毒品犯罪和缉毒斗争状况[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9 杨建群;;论毒品犯罪的特点与对策[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杜震华;;浅谈遏制新型毒品犯罪[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基辅记者 田晓军;俄重拳打击毒品犯罪[N];法制日报;2002年
2 张仁平 李静芬;遏制毒品犯罪需综合治理[N];检察日报;2004年
3 张晓华 高慧琼;如何认定毒品犯罪中的“主观明知”[N];检察日报;2004年
4 惠文辉;张家川 严打毒品犯罪[N];甘肃法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罗安宇;严打毒品犯罪活动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N];贵阳日报;2006年
6 福建省龙海市检察院 林志标;从四方面规范毒品犯罪的法律适用[N];检察日报;2007年
7 周晖 陈鸿斌;保持严打态势 打击毒品犯罪[N];闽东日报;2007年
8 张传军;毒品犯罪增多应予重视[N];人民法院报;2006年
9 陈永辉;当前毒品犯罪呈现大要案增多毒品种类增多的特点[N];人民法院报;2007年
10 ;掌握打击毒品犯罪主动权[N];人民公安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洪成;毒品犯罪争议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世清;毒品犯罪的刑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郝冬婕;毒品犯罪的现代发展与防控对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薛风雷;毒品犯罪侦控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彭之宇;毒品犯罪死刑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慧;毒品犯罪物证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2 赵伟;我国边境地区毒品犯罪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桂权;我国毒品犯罪的原因及防治对策[D];吉林大学;2010年
4 周建华;论毒品犯罪[D];安徽大学;2005年
5 罗文楠;我国毒品犯罪的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6 徐伟俊;论毒品犯罪[D];苏州大学;2003年
7 潘世德;毒品犯罪的现状及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坎平;老挝—中国共同打击跨境毒品犯罪的法律问题[D];武汉大学;2004年
9 赵曦;毒品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孙思远;论毒品犯罪的成因及预防[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68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6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