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青少年犯罪预警管理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2 11:08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预警管理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犯罪 预警管理 长效机制


【摘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方法和途径,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将青少年犯罪预警工作分解到法律宣传教育、净化成长环境、关爱帮扶救助和管理帮教惩治四大模块,形成信息通达的立体式预警体系,通过构建青少年犯罪的网格式、整合式、亲情式、免疫式、定制式、问责式的青少年犯罪预警管理的长效机制,以期探索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各种利益分配格局不断调整,社会深层次矛盾逐渐凸显[1],社会转型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多元思想、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其中一些不良文化渗透到了青少年观念中,侵蚀着青少年的思想意识,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不断增多、重大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孟芳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信息化平台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金利;张立纳;;青少年违法犯罪预警机制构建初探[J];少年儿童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国;姚建龙;颜湘颖;张惠红;;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体系[J];犯罪学论丛;2007年00期

2 周宇杰;王萍;;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3 郑列;马方飞;;论青少年犯罪之社区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年05期

4 操学诚;刘桂明;路琦;牛凯;;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4期

5 庄建南;沈雪中;糜方强;赵宝琦;叶汉卿;王楠;;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防治实证研究——以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及其防治为范例的分析[J];法治研究;2010年07期

6 陈曦;钟华;;压力、负面情绪与中国流动儿童的越轨行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05期

7 许子渝;;基于社会控制理论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思考——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8 蔡一军;;社工参与监所青少年矫正的法理基础与路径优化——以上海市M区为样本的实证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年03期

9 王臻爽;王平达;;浅谈不良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J];黑河学刊;2012年01期

10 段水莲;;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研究[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建国;姚建龙;颜湘颖;张惠红;;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体系[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崔会如;;农民工犯罪的社区原因及其预防[A];犯罪防控与平安中国建设——中国犯罪学学会年会论文集(2013年)[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姚建龙;福利、惩罚与少年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孟芳兵;青少年犯罪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李洪波;城市社区公共体育资源合理配置与政府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尹美娜;论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D];中南大学;2010年

3 周f3澜;未成年人犯罪行刑社会化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马方飞;论我国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5 文竹;陕西省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治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6 陶兴炜;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春燕;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陈和坤;论从亚文化视角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战略[D];厦门大学;2007年

9 陈嫡;易犯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社区防范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徐芳;我国劳动教养制度法治化途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素颜;吴健平;周美娟;胡天硕;;SketchUp构建GIS三维模型方法研究[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9年Z1期

2 张传慧;孟芳兵;何晓阳;;中国特色维护青少年权益工作体系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庆涛;.NET和分布式(网络)数据库集成技术支持下的WEB GIS系统研究与开发[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松庆;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1期

2 郭殿明 ,司书中 ,王军;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2期

3 王淑玉;网络时代青少年审美时尚与审美文化解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4期

4 李琳琳;;关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影响的调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卢兴治;;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6 张宝义;青少年犯罪的季节性特征及原因探析[J];青年研究;2002年05期

7 于淑芬;关于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4期

8 邵萍英;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杨晓梅,田丽敏;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J];大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丛梅;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及其控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金鑫鑫;;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刘宝山;;试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预防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王志红;;网络的负面作用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7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8 方继民;傅强;;青少年侵财型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许宝宇;;试论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10 潘松萍;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青少年犯罪解读[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汉中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N];汉中日报;2007年

2 高志平;桃江 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何秀林;青少年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4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陈彦;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N];中山日报;2008年

5 张志鹏;宗教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机制何在[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秦雪 周丹丹;双塔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成绩斐然[N];朝阳日报;2009年

7 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检察院 姚毅飞;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N];今日信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吴杰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N];潮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翟帆;青少年的未来不应被网络所透支[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侯国胜 孙晓清;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N];商丘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任之;青少年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外部特点和内隐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波;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李瑞;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及预防[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伟;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4 宋玉;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刘世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春燕;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尉海波;青少年犯罪原因与预防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五全;湖南某市青少年犯罪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D];湖南大学;2012年

10 李向健;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规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75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175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