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E-选择素及ICAM-1表达及法医学意义

发布时间:2018-02-05 17:06

  本文关键词: E-选择素 细胞间粘附分子- 皮肤切伤 损伤时间推断 免疫组织化学 出处:《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E-选择素(E-selectin)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表达变化规律及法医学意义。方法:建立模型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生前皮肤切创后不同时间点E-选择素及ICAM-1的表达变化,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图像分析。结果:正常组无E-选择素表达,切创后1hE-选择素在损伤周围血管内皮细胞有阳性表达,伤后1d达峰值,以后开始下降,持续至伤后7d,且E-选择素随时间呈规律性变化。ICAM-1最早在伤后1h,最迟在伤后3d在表皮层中呈阳性表达。此外,ICAM-1还在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损伤周围血管内皮细胞有阳性表达,且随损伤时间呈规律性变化。E-选择素及ICAM-1在死后伤中均为阴性表达。结论:E-选择素及ICAM-1可作为法医学损伤时间的参考指标。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selectin E-selectin (E-selectin) and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CAM-1) during wound healing of rat skin.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Method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l,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 was used. The changes of E- selectin and ICAM-1 expressio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fter skin incision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by image analysis system. Results: there was no Eselectin expression in normal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E- selectin was positive i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round injury at 1 hour after injury, reached its peak at 1 day after injury, then began to decrease, and continued to decrease until 7 days after injury. The expression of E- selectin was regular with time. ICAM-1 was positive in the epidermis at the earliest 1 hour after injury and 3 days after injury. In addition, ICAM-1 was also expressed in inflammatory cell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fibroblasts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around injury was observed. The expression of E- selectin and ICAM-1 were negative in postmortem injury. Conclusion: E- selectin and ICAM-1 can be used as reference indexes of forensic injury time.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法医教研室;
【分类号】:D91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文娣;吴继锋;;病理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邹焕荣,张旭,何国坚,李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补体C3含量的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Z2期

3 殷文蓉;张晓霞;刘月琴;;利多卡因用于放射性黏膜损伤所致口腔疼痛的疗效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年01期

4 孙晓峰;杨晓英;董宇翔;于鸿雁;;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的超声对比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6年03期

5 周小宁,张灿珍;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5年05期

6 于秀文;程慧;王静芬;;大肠癌组织中MMP-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年01期

7 郭淑华;邢素美;;COPD病人免疫变化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关系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5年29期

8 卓丽娟;;病理学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年02期

9 金玲;张晓红;王建六;谢大鹤;魏丽惠;;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支持组织超微结构特征的研究[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年08期

10 何卫中;李颖则;沙慧芳;冯久贤;任书南;顾伟勇;赵兰香;陈岗;;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学观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冰;潘彦舒;华茜;侯金才;李澎涛;;大鼠脑组织中P-糖蛋白的定量检测[A];第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玲;激活诱导细胞死亡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2 张红敏;参芪复方对GK大鼠低度炎症和大血管病变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许浪;益气养阴散结方对人体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4 符小聪;健脾益肝方对肝硬化腹水NO及ET-1调节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瑞花;生长因子与斑秃发病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2 樊立林;NCAM-1、MMP-9及TIMP-1在脑胶质瘤侵袭性中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刘志祯;乌司他丁联合缺血预处理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李捷;Survivin和Caspase-3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5 蔡青;细辛对大鼠肺组织形态学及动脉血气影响的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6 伊力努尔·沙比提;新疆肿瘤医院近5年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布情况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7 阿依努尔;异常黑胆质载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功能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8 李素云;MTBE对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毒作用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9 刘小敏;PIG11蛋白在人体组织中的分布特征及其高表达与As_2O_3诱导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D];南华大学;2006年

10 张蕾;米非司酮对人宫颈鳞癌CASKI细胞生长及顺铂敏感性的影响[D];南华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雷波,李梅,廖志钢,幸宇;大鼠皮肤挫裂创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2 陈志明,汪德文,吴旭,张国华,杜宇,张巍,曹红十,李畅;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3 汪平;邓世雄;史文军;;大鼠皮肤切创愈合过程中E-选择素及ICAM-1表达及法医学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7期

4 汪平;邓世雄;;大鼠皮肤切创后E-选择素表达及稳定性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银坤;张春东;贺斌;吴欣;叶胜龙;汤钊猷;;E-选择素介导肝癌细胞HepG2和内皮细胞的早期粘附[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渝;李敬诚;王延江;唐明山;;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甘碧坤;邓娟;;脑缺血白细胞介素-1和抗细胞间粘附分子-1抗体对粒细胞粘附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杨思源;;雷公藤单体TRY-16和TZ-93对银屑病角朊细胞和成纤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焦云根;刘乃丰;;吸烟升高大鼠血清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姜红;饶丹;曾秋棠;张练旗;柴小玲;郭和平;王敏;李明慧;邓立彬;葛均波;;黏附分子E-选择素基因A128C多态性对冠心病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7 刘巍立;姜一农;旅朝霞;张英;;阿托伐他汀钙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4年

8 罗运春;张信良;吴丽慧;留佩宁;胡晓光;;哮喘儿童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白介素-8水平测定及其定义[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刘艳;王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与血清E-选择素关系探讨[A];全国首届代谢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素云;李建生;马利军;李成海;程先宽;;通塞颗粒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外基质和粘附分子的影响[A];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一)[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洁;表达谱芯片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差异基因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2 李华;纤溶系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年

3 李艳;炎性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相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李鹏;大鼠肾脏缺血预适应现象的证实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陈刚;人TH2细胞因子对异种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6 唐伟;白细胞介素10转基因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及其机理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7 姜立新;小儿先天性肾积水粘附分子表达及核素肾动态显像评价肾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8 孙中厚;吸入一氧化氮联合不同浓度氧对克雷伯杆菌肺炎大鼠的作用及机制[D];复旦大学;2005年

9 王志萍;二硫化碳对作业女工早期妊娠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陆士奇;SAH后脑血管痉挛继发脑损伤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立明;IL-10对脊髓损伤后ICAM-1表达的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4年

2 马育华;急性白血病病人血清细胞黏附分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D];青岛大学;2004年

3 刘长青;雄激素对人单核细胞株THP-1中雄激素受体、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4 刘金泉;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5 王爱军;胃癌患者血清、骨髓及癌组织中P-和E-选择素表达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6 贾镭;肝硬化抑制肝转移癌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7 李晓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中IL-18、ICAM-1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8 康书峰;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9 张平;大黄素甲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10 胡刚;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肠粘膜损伤的防治作用[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2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492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1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