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从司法鉴定的证据属性看司法鉴定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18-03-27 09:10

  本文选题:司法鉴定程序 切入点:证据方法 出处:《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06期


【摘要】:作为一种证据,司法鉴定具有双重属性:实体上的科技性和程序上的诉讼性,从不同角度确保司法鉴定结论真实可靠、公正权威。司法鉴定制度必须包含一系列规则和制度,确保司法鉴定及其结论在内容上具有符合科学规律的正确性,在程序上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司法鉴定制度基本可以分为针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行政管理制度与针对具体鉴定活动以及鉴定结论的审查和采信的诉讼制度。为实现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应当完善各项司法鉴定的行政管理制度和诉讼程序制度,并使之内在协调、彼此连接,形成协调的制度体系。
[Abstract]:As a kind of evidence,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has dual attribute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nature of entity and procedural litigation nature, 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ensure that the conclusion of judicial expertise is true and reliable, fair and authoritative. The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must contain a series of rules and systems. To ensure that judicial expertise and its conclusions are correct in content in accordance with scientific laws, The judicial appraisal system can be basical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for the appraisal institution and the expert person and the lawsuit system for the concrete appraisal activity and the exam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appraisal conclus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mpartiality of judicial expertise, We should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litigation procedure system of judicial expertise and make them coordinate and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to form a coordinated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91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建成,吴江;司法鉴定基本理论之再检讨[J];法学论坛;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张友好;;激情过后的冷思考——《漂移的证据法》简评[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3 田雨;;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冯俊伟;;论事实认定科学化[J];研究生法学;2008年05期

5 张雪纯,葛琳;证伪方法、经验法则和心理因素——以影片《十二怒汉》为分析文本诠释“排除合理怀疑”在陪审团制度下的运作要素[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6 杨波;;对科学证据的反思——以程序为视角的关照[J];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7 郭华;;司法鉴定理论研究的五十年历程回顾与评价[J];中国司法;2008年08期

8 吴光升;;鉴定人:一个亟待合理定位的诉讼角色[J];中国司法;2008年12期

9 周洪波;;证明标准视野中的证据相关性——以刑事诉讼为中心的比较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陈如超;;刑事程序中法官与鉴定人事实认知的冲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邵俊武;;专门性问题的诉讼证明与证明的科学[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3 张弘;;论刑事证据能力的设定[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4 吴洪淇;;证据法是如何漂移的:背景、方法与立场——比较法律文化维度下的达马斯卡[A];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房保国;;诉讼法视野下的证据法[A];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封利强;;对我国证据理论英美化倾向的反思[A];证据理论与科学——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杰;从程序异化到事实异化:以冤案为中心[D];复旦大学;2007年

2 刘磊;滥用公诉权的司法审查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王雄飞;检察官证明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昌盛;论对抗式刑事审判[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肖晗;民事证据收集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奚玮;民事当事人证明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谢佳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曙;刑事司法公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江显和;刑事认证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罗海敏;刑事诉讼严格证明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喜;论我国专家证人制度的确立[D];中南大学;2009年

2 王海霞;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证据收集权的保障[D];山东大学;2009年

3 谭孟茹;论鉴定结论的证明力[D];湖南大学;2009年

4 郭伟;电子证据可采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5 冉逸;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刘忠;鉴定结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潘志瀛;法规范视野下的案件事实认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韩斌;我国司法会计活动证据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赵明辉;论鉴定结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功能[D];黑龙江大学;2007年

10 王旭东;论民事诉讼中的自由心证制度[D];内蒙古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元才,文岩;对我院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3期

2 王晗,林浩;侦查讯问中使用证据方法的分类探析[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王建新;关于加快图书馆改革步伐的几点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张红峻;对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林金星;以改革为动力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J];理论前沿;2001年24期

6 甘红缨;关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几点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7 赵双林,刘志民,贾玉林;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王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行政论坛;2003年04期

9 张永春;积极推进改革 建立健全新的社会保障体系[J];福建地震;2001年Z1期

10 杨艳;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瑾辉;曾清平;;故障的模糊属性及其诊断[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2 崔永强;;档案本质属性的再研究[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方进明;岳跃利;;半正则TML的性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4 张红旗;李景峰;;利用证书机制实现Web安全属性服务[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杨丽;荣莉莉;;互动营销模式下客户识别方法及其属性差异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罗建新;;CAD和MAPGIS数据转换[A];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7 李传兰;;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数学计算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王家鑫;王增义;崔晓红;;人类足月胎盘IgE的外源性属性[A];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会议议程及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洪早清;;进退之间——普通高校成人学历教育改革断想[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卢锐;;知识管理的战略属性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谈福民;鱼的属性有温、凉、寒、热之分[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2 张小文;网络的媒体属性与生俱来[N];华夏时报;2001年

3 李峥;疼痛是青春的属性[N];中国邮政报;2005年

4 孙玉胜;明确电视的“家用属性”[N];中华新闻报;2003年

5 记者 朱玉;同性恋不再属性变态[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本报评论员;减少行政色彩 增强司法属性[N];检察日报;2003年

7 郭洪平 林世钰;检察机关要养活行政色彩增强司法属性[N];检察日报;2003年

8 香塘伟业 吴守祥;重视商品期货金融属性[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林慧;关注金融属性的变化[N];期货日报;2004年

10 龚群;教育的分道扬镳与殊途同归[N];中国信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道全;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鲁军;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执政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4 刘金鹏;虚拟现实系统中的物理建模和行为属性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6 张薇;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杨蒙莺;国家医疗卫生体系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周飞;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清科;论我国司法鉴定程序的调整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胡沁熙;对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炜;刑事判决书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周文斌;论中国法官制度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苏利嫦;论北魏中期的改革[D];苏州大学;2005年

6 葛宁;建筑形式的清晰与表达[D];郑州大学;2003年

7 黄桂琴;论自然资源权的物权属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韦拉琪;中国(大陆)与老挝银行体制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9 沈次芳;农地产权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杨宗伟;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与改革操作[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70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670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f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