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鲁米诺电化学发光成像的潜在指纹显现技术
本文选题:鲁米诺 切入点:电化学发光成像 出处:《化学通报》2014年01期
【摘要】:指纹在法医鉴定及人身识别方面承担着重要作用,同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检验、访问控制、个人认证等领域。当前尽管指纹显现方法繁多,但是仍然需要一种技术简单、快速、容易操作的方法对指纹进行显现。本文基于选择性空间控制鲁米诺在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发光行为,构建了一种潜在指纹的反相成像技术。考察了共反应剂种类、施加电位以及发光体浓度对指纹显现效果的影响。该成像方法具有简单、快速以及无需对基底或样本进行处理等优点,为指纹显现和电化学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
[Abstract]:Fingerpri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and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and is widely used in daily life, such as security inspection, access control, personal authentication and so on.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fingerprint display, but it still needs a simple, fast and easy to operate method.Based on the selective space control of luminol electroluminescence on the electrode surface, a potential inverse fingerprint imaging technique was constructed.The effects of co-reaction agents, applied potential and luminescent concentration on fingerprint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This imaging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 rapidity and no need to process the substrate or sample. It provides a new method and a new idea for fingerprint appearance and electrochemical imaging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化学系微分析系统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005071、2122250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项目资助
【分类号】:D918.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重阳,李波阳,李敏刚,耿晓鹏,王伟;指纹显现技术发展综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崔琰希;;鲁米诺显现血潜手印的缺陷[J];刑事技术;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柳;袁曦明;王永钱;尹海斌;陈雄;;潜在手印显现技术的研究及发展[J];大众科技;2008年10期
2 赖跃;王传海;秦洁;景强;李晓斌;徐振波;李尉源;王琦;;8种方法显现的汗潜指印STR分型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3 王元凤;杨瑞琴;王彦吉;;纳米材料显现潜在指纹的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霍宇飞;王春艳;王金凤;;CdTe/CdS核壳量子点的合成和指纹检测研究[J];河南化工;2010年04期
5 郭燕锦;高文渊;徐安华;杨文静;叶凯航;汤日元;钟平;;“502”胶显现手印技术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0年07期
6 张晓梅;;RDZ显现血手印新方法的研究[J];警察技术;2009年04期
7 黄晓春;蔡能斌;温思博;;光谱成像技术优化茚三酮显现指印的研究[J];警察技术;2010年05期
8 孙静;查文宇;;胶带粘面上手印的显现方法的研究[J];科技风;2011年02期
9 王琳;王煜俊;崔佳民;宋澍菲;张云霞;杨大祥;;人类指纹的印取、阅读及辨识的方法[J];生物学通报;2010年07期
10 蔡能斌;徐峰;张继云;;LED多波段光源显现人民币上潜指印的研究[J];中国司法鉴定;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苏彬;许林茹;李妍;;潜指纹的电化学发光成像分析[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苏彬;;电化学技术在潜在指纹显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秦洁;人指纹的STR分型检测及法医学应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2 王春艳;碲化镉量子点粉末的制备和物证检测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霍宇飞;量子点的表面修饰与指纹检测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娜;磁性荧光双功能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皮肤上指纹检测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妍;潜在指纹显现与识别的光电化学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重阳,薛禄辰,李波阳,石恩林,张卫国,耿晓鹏,王伟;一种新型潜指印荧光显现剂的研究[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2 李重阳,李波阳,薛禄辰,王军,耿晓鹏,李敏刚,王伟;新型荧光显现剂邻苯二甲酸-铕-邻菲罗啉-表面活性剂SDS的进一步研究[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刘寰,艾康云,常柏年;悬浮液法显现潜在指印的研究(Ⅲ)[J];刑事技术;1994年04期
4 王桂强,赵光,齐春先,程莜强,陈平,汪振栋,杨建华,刘耀;定向反射照相显现潜在指印技术[J];刑事技术;1995年04期
5 王桂强,杨建华,刘寰,常柏年,艾康云,刘耀;DFO指印显现技术及应用[J];刑事技术;1995年05期
6 王桂强,赵光,云翔,刘寰,艾康云,许小京,杨建华,刘耀;502胶加湿熏显指印技术[J];刑事技术;1995年06期
7 汪京津,周实,刘寰,艾康云,常伯年;BBD——1种用于潜指印检测的新型荧光染料[J];刑事技术;1995年06期
8 郑秀芬,刘寰,程建波;已显现指纹的DNA-PCR检验[J];刑事技术;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冰凌;使指纹显现的细菌学方法[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1期
2 裴浩;便携式多波长指纹显现光源──OmniPrint~(TM)1000[J];广东公安科技;1994年01期
3 杨钧;浅析空气湿度对指纹显现的影响[J];刑事技术;2004年01期
4 高峰;刘福宝;李华;;长余辉材料在指纹显现中应用的初步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5 马宏文,邓长华;热水浴显现油菜叶上的指纹[J];刑事技术;2005年01期
6 李成军;指纹显现处理小技巧二则[J];广东公安科技;1995年03期
7 侯常永;刘海东;李学;王金祥;邢立学;李国宏;;鲁米诺在现场潜血发现中的应用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26期
8 刘亚琦;李欣庭;;色彩空间变换在指纹图像增强中的应用[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9 Philippe Psaila-Dragonimage;Victoire N’SONDE;沈岚;;解密犯罪现场[J];文明;2007年05期
10 魏宏俊;;油脂指纹提取新方法[J];刑事技术;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玉斐;章竹君;李攻科;;鲁米诺-二过碘酸合铜(Ⅲ)体系化学发光法测定盐酸林可霉素[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权洁;杜建修;;鲁米诺-N-溴代丁二酰亚胺-金纳米粒子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马来酸噻吗洛尔[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芳;王志华;吕超;;不同阴离子对鲁米诺-过氧化氢-镁铝碳酸根水滑石化学发光体系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焦体峰;周娟;周靖欣;李晓博;;某些鲁米诺衍生物的界面组装行为及电化学发光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杨冉;郭城;睢国慧;李建军;屈凌波;;ZnSe量子点增强鲁米诺-高锰酸钾化学发光测定水中的2,4,6-三氯酚[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王志华;刘芳;吕超;;镁铝碳酸根水滑石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测定雨水中的过氧化氢[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丽婵;郑立炎;张元金;池毓务;陈国南;;鲁米诺在离子液中的电致化学发光反应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杨春艳;章竹君;;鲁米诺-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雨水中的过氧化氢[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谢筱;宋正华;;化学发光法测定皮克级硫酸肼[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新;张复实;;新型荧光光盘材料的研究[A];中国感光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和第七届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谢骏;科技强侦演绎现代破案神话[N];南宁日报;2010年
2 记者 杨发维 通讯员 郑福汉 李锋 艾志伟;神探毛跃[N];湖北日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詹肖冰 通讯员 叶欢 童三才;“翅膀断了也能飞”[N];人民公安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瞿剑;指纹鉴定的科学性不容置疑[N];科技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宋勇 通讯员 朱东平;从土办法到高科技的跨越[N];法治快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储海虹;基于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生物传感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2 何西利;模型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发光行为研究与应用[D];西北大学;2011年
3 韦秀华;增敏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用于活性氧流动注射检测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王柱命;模型蛋白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光谱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5 郭文英;纳米增敏与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田大勇;鲁米诺及衍生物功能化的金纳米材料及其在化学发光生物分析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石明娟;水相中荧光素和有机相中鲁米诺、光泽精的电位分辨电致化学发光及鲁米诺化学发光的增强和抑制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徐向东;Ag(Ⅲ)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建立及其在法医毒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9 郭吉兆;贵金属纳米粒子参与的化学发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李晓舟;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炳强;中性体系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郭志慧;鲁米诺电化学发光新特性的研究及分析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储海虹;中性鲁米诺体系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线性扫描吸附伏安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金属离子[D];苏州大学;2003年
4 徐杨;中性介质鲁米诺 电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卢刚;阴离子交换膜固相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金[D];吉林大学;2006年
6 肖柳婧;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在抗生素药物分析中的研究与应用[D];湘潭大学;2010年
7 李建军;电生还原剂的化学发光分析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林斯;氯霉素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5年
9 齐莹莹;不同介质体系鲁米诺电化学发光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10 田丙正;新型流动注射微型电化学发光池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015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701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