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原因与防治——以北京市为例
本文选题:流动人口 + 犯罪 ; 参考:《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摘要】:流动人口犯罪现象值得关注,其犯罪特征十分明显。导致流动人口犯罪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相互杂糅,在各自范围内都对流动人口犯罪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防治流动人口犯罪,重在预防,需做到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由此,转变刑事制裁观念,提倡积极预防,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尤为必要。
[Abstract]:Floating population crime phenomenon deserves attention, its criminal characteristics are very obvious.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crim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The economic factor, social factor and individual factor are mixed each other, all of them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occurren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crime in their respective scop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loating population crime, emphasis on prevention, need to achie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criminal sanction, advocate active prevention, carry out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y and strict punishment and innovate the social management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淑瑶;;从社会支持网角度看流动人口犯罪[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2 陈心歌;;城市安全不能承受之重与流动人口不能承受之轻——兼论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预警机制的作用与完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陈艳;李雨聪;;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犯罪问题分析——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5 王大中;柴艳茹;张晓东;郭冰;;北京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6 陈守海;吴锋;;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犯罪与防控对策——以北京市昌平区外来人口犯罪为例[J];消费导刊;2008年08期
7 刘际伟;;处理流动人口犯罪案件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J];党史博采(理论);2010年12期
8 夏学銮;;社会管理体制如何创新[J];人民论坛;2011年10期
9 康均心;杨新红;;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刑事政策调适——以流动人口犯罪为研究视角[J];法学论坛;2010年01期
10 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金泽刚;;犯罪原因与死刑限制——死刑案件给我们的一点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刘峰;王庆峰;;论清代玉米种植对救荒事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3期
4 雍自元;;试论女性犯罪的原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刘振东;;论刑法中客观主义的合理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龙开祥;;“严打”刑事政策的法理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刘用军;;理性至上主义与刑事司法解释的命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时斌;;论监狱行刑理念的变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王宏宇;;和谐社会建构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邓华;刘颖;;析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之动态平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培;王波;白文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适用机制研究[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傅文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应山;杨丽娜;;我国检察权能配置浅析[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杨晓;;起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途径[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梁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审查起诉阶段的理解与贯彻[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杜易;;人力资本投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史晋川;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与刑事犯罪率的实证研究:1997-2007[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汤兆云;;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武男;张素绮;卢建;;社会支持网络在宁养服务中的应用——以新疆宁养院为例[A];第七届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大会论文集和专题讲座[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罗高鹏;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白云飞;规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彩红;竞技体育犯罪法律治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朱国辉;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永木;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熊青;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媛媛;老年人刑事责任轻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苏鹏;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孙士博;培智学校智力落后学生教育支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源;我国刑罚结构的缺陷与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朋;论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金平,游涛;外来人口犯罪 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J];北京统计;2002年07期
2 孟庆良,马力,全建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调查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赵慧珠;中国社会弱者的社会支持因素[J];东岳论丛;2000年01期
4 王济民,巫琳;入世后中国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问题[J];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10期
5 储槐植;刑事政策:犯罪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和司法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9年05期
6 张艳霞;城市非自愿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北京市个案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01期
7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8 陈成文,喻名峰;论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J];湖南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9 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年03期
10 袁政;中国城乡一体化评析及公共政策探讨[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铣;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月霞;;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与对策[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年05期
2 单姗;杨述新;;五家渠市流动人口犯罪特点分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6期
3 杨述新;;五家渠市流动人口犯罪的调查及防控对策[J];克拉玛依学刊;2011年02期
4 蔡勤禹;侯德彤;;近年中国帮会团伙犯罪特点与控制对策[J];天府新论;2007年06期
5 韩芸;;流动人口的权益缺失及其犯罪的社会学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刘锡图,宋培英;浅论流动人口的管理[J];公安研究;1998年02期
7 徐长乐;外来人口管理 新形势下的新课题[J];今日浙江;2005年13期
8 何振忠;;城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浅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9 洪瑞起;;浅析太原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S1期
10 郑飞平;李小辉;;管理与服务:流动人口治理工作的双飞翼[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平;;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根源[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2 凌民生;;加强城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之浅见[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3 王耀琦;;流动人口管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4 李小辉;;管理与服务:流动人口治理工作的双飞翼[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5 肖选亮;;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之我见[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6 陈丽君;;珠江三角洲流动人口与社会治安[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徐根林;黄先娥;;侧重“两项管理” 确保治安稳定[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8 王德保;;旅游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对策[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9 蔡笑;;80后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双重边缘化背景下的迷失[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胡陈冲;;流动人口户口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树华;从治安“乱点”到治安“亮点”[N];人民公安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赵宏钧;共处一地 共建和谐[N];台州日报;2008年
3 记者 陈群 通讯员 谢韬;利川配备出租房屋与流动人口专职协管员[N];恩施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徐雨薇;构筑和谐之基[N];台州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亚男;贴身服务泰达外来务工 TEDA Turns out Information Service Net for Floating Population[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6 记者 陈翔 通讯员 陈毅恩;穗流动人口突破600万[N];广州日报;2009年
7 秦付林 文捷;柳州柳南“七字”工作法探析[N];人民公安报;2009年
8 记者 李松 黄洁;流动人口聚居社区按高限配齐管理员[N];法制日报;2010年
9 记者 彭翔 通讯员 向波 孔奕 实习生 张蓓;持居住证3年以上有望落户长沙[N];长沙晚报;2010年
10 记者 龙军 特约记者 禹爱华;人口流动迁徙进入高峰期[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星博;强制与遵从:收容遣送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田鹤城;经济发展与犯罪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马瑞;城市“易犯罪”空间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5 接栋正;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建伟;职务犯罪应对措施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7 许世存;吉林省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季安照;阻力与对策[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清郎;中国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杨维林;经济犯罪的法律规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琪;上海市远郊区外来流动人口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文楠;我国毒品犯罪的原因与防治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3 余励斯;广州市出租屋管理体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张百新;奥运会世博会对北京上海两市流动人口变动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张翠玲;东莞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何敏;被害人恶逆变犯罪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张璇;城市流动人口的犯罪思考[D];四川大学;2007年
8 王业平;长沙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周丽;中国流动人口犯罪及防控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海燕;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283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82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