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忧虑与规制:中国当代青少年犯罪抑制与网络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08 08:32

  本文选题:网络负面信息 + 青少年犯罪 ; 参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摘要】:暴力信息和色情信息是青少年遭受网络毒害的两大因素,网络暴力信息催生青少年暴力型犯罪,网络色情信息催生青少年性犯罪,网络负面信息与青少年的犯罪生成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在实践中,只有通过对危害信息的传播源、传播途径、受害者自身三条进路综合治理,才能阻截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Abstract]:The violence information and the pornographic information are the two major factors that the teenager suffers from the network poison. The network violence information produces the juvenile violent crime, the network pornography information produces the juvenile sex crime, the network negative information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practice, only through the spread of the harmful information, the communication is spread.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bad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we must comprehensively manage the three ways of victim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C91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美丽;曹凯;;韩国网络实名制对我国网络管理的借鉴意义研究[J];情报杂志;2010年S2期

2 匡文波;论网络文化[J];图书馆;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宝龙;论图书馆传统文化氛围及艺术情趣含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孙颖;;开放的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王玉娥;;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研究综述[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0期

4 潘学浩;;高校网络文化生态优化及其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陈春莲;;网络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和推动[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6 黄桂清;;网络文化对社会文化的重塑[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7 谢美萍;;网络时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难度及其对策[J];贵图学刊;2001年02期

8 刘立华;;浅谈网络文化的德育价值[J];传承;2010年12期

9 陈宇洁;;高校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博弈趋向探究——以扬州大学为例[J];传承;2011年14期

10 皮海兵;;图像文化:网络文化的实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井;我国网民对网络文化价值体系的态度适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霞;知识服务平台构建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秦继伟;当代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良韬;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于晨;网络文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建军;中国先进网络文化的民主政治建设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盛宏标;基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马淑君;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晓倩;网络文化境遇下青少年道德认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国栋;大学生网络道德责任的缺失与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刘洁慧;网络文化对中国教育图式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詹卫武;当前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问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志;;网络实名制的公共政策分析——兼论互联网的管理理念[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8期

2 齐凯;严炜;;论网络实名制实现的可行性[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12期

3 陈建云;;我国网络信息传播立法考察[J];当代传播;2005年04期

4 黄育馥;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发展中国家——记国际大众传播研究学会第20届大会暨科学讨论会[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5 ;韩国全面推行网络实名制[J];青年记者;2008年15期

6 刘津;;网络实名制的前提与限度——韩国实名制及其在中国实现的可能性[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年Z1期

7 皮勇;胡庆海;;论网络实名制不应“独行”[J];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05期

8 秦宾;王彪;;我国网络实名制立法方向和实现模式初探[J];信息网络安全;2008年11期

9 丁相朝;孟可待;;韩国互联网监管制度发展现状——一位韩国法学教授对互联网监管制度的意见[J];信息网络安全;2009年08期

10 金吾伦;信息高速公路与文化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松庆;青少年犯罪现象的社会学思考[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1期

2 郭殿明 ,司书中 ,王军;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2期

3 王淑玉;网络时代青少年审美时尚与审美文化解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4期

4 李琳琳;;关于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环境影响的调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卢兴治;;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5期

6 张宝义;青少年犯罪的季节性特征及原因探析[J];青年研究;2002年05期

7 于淑芬;关于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4期

8 邵萍英;浅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杨晓梅,田丽敏;论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点[J];大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10 丛梅;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及其控制[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金鑫鑫;;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刘宝山;;试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预防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王志红;;网络的负面作用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7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8 方继民;傅强;;青少年侵财型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许宝宇;;试论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10 潘松萍;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青少年犯罪解读[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汉中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题研讨会发言摘登[N];汉中日报;2007年

2 高志平;桃江 加强青少年维权工作[N];人民法院报;2007年

3 何秀林;青少年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4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 陈彦;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N];中山日报;2008年

5 张志鹏;宗教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机制何在[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秦雪 周丹丹;双塔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成绩斐然[N];朝阳日报;2009年

7 三门峡市湖滨区人民检察院 姚毅飞;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初探[N];今日信息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吴杰文;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N];潮州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翟帆;青少年的未来不应被网络所透支[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侯国胜 孙晓清;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N];商丘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任之;青少年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外部特点和内隐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陶琳瑾;高特质愤怒青少年的宽恕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全波;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李瑞;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及预防[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伟;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4 宋玉;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6 刘世雄;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春燕;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人口学特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8 尉海波;青少年犯罪原因与预防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五全;湖南某市青少年犯罪基本状况的调查报告[D];湖南大学;2012年

10 李向健;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规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60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860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