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治安法论文 >

有组织犯罪预防论要

发布时间:2018-05-23 11:55

  本文选题:有组织犯罪集团 + 社会主义现代化 ; 参考:《法学家》2008年03期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这一时期,有组织犯罪在形式和实质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其态势已经构成社会稳定、经济安全、基层政权的重大威胁,成为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一大隐忧。因而加强对有组织犯罪现状及发展态势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略,对于遏制这类犯罪的蔓延和对社会肌体的腐蚀具有重大意义。对该问题的研究,应综合刑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乃至法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兼顾学理与实践,以期提出积极、有效、符合实际的研究成果。
[Abstract]:Our society is in a transitional period. In this period, organized crime has changed obviously in form and substance, and its situation has become a major threat to social stability, economic security and grass-roots political power, which has become a major hidden concern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organized crime and to put forward a feasible strategy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this kind of crime and the corrosion of social body. The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should integrat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riminal law, criminology, criminal policy and even the philosophy of law, and 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positive,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research result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辉美,杨奎臣;青少年犯罪的社区次级预防[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马德峰;安全城市:基于多维视野的考察[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1期

3 曲长海;汪志君;;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其防控对策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王燕飞;;我国犯罪学本土发展的整体性[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王海涛;赵国玲;;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城、乡治安警务模式[J];犯罪学论丛;2007年00期

6 廖斌;;工钱问题与民工犯罪探微[J];犯罪学论丛;2007年00期

7 陈上委;;文化冲突与流动人口犯罪[J];法制与社会;2006年20期

8 张莉莉;;评路易斯·谢利的《犯罪与现代化》[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9 王煌荣;;浅议城市外来人口犯罪问题的防范与控制[J];法制与社会;2011年33期

10 卢建平;;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与少年司法制度变革[J];法治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吴鹏森;;现代化与犯罪——对中国刑事犯罪数据的初步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廖斌;;工钱问题与民工犯罪探微[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3 王海涛;赵国玲;;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城、乡治安警务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王海涛;赵国玲;;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城、乡治安警务模式[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5 廖斌;;工钱问题与民工犯罪探微[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6 张曦;;社会稳定语境下弱势群体犯罪的控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7 于萌;王婷;;从自由致富到失序——社会转型期犯罪趋势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岳平;当代中国犯罪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刘飞;洗钱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万国海;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靳高风;论犯罪学的基本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高憬宏;论故意杀人罪的死刑适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杨昌军;黑色经济及其治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皓;“两吧一馆”治安管理难点及法律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婕;我国流动人口犯罪及其预防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芳;秘密侦查法制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尹美娜;论青少年犯罪的社区预防[D];中南大学;2010年

5 范嫣红;相对剥夺理论与外来人口犯罪[D];复旦大学;2011年

6 代孟良;信息化背景下的犯罪地图运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陆炜;外来人口犯罪的成因和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杨晓伟;城市化与刑事发案率关系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9 马存伟;毒品犯罪刑事政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玮;美国枪支管理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湖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长军;祝圣武;路诚;;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化及其应对——有组织犯罪集团和有组织犯罪国际研讨会综述[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何秉松;犯罪团伙、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组织、黑社会组织、有组织犯罪集团辨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常雅茹;日本暴力团简介[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2期

4 龙吟;;危险的国际犯罪集团[J];学习月刊;1995年04期

5 刘守芬;汪明亮;;反“黑”特别司法制度研究[J];法学家;2002年04期

6 王贤文;曾芬芬;;论现代化与有组织犯罪[J];山西科技;2005年06期

7 廖炜;;论有组织犯罪的侦查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8 管彦杰;赵寒青;;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现状及其成因初探[J];法制与社会;2009年35期

9 王晓晶;;有组织犯罪概念界定之浅析[J];才智;2010年02期

10 孙艳;;试论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完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明;;关于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的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2 齐巍;;中国打击和预防有组织犯罪对策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3 齐巍;;中国打击和预防有组织犯罪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双其;;论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惩治[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周纪兰;;简论洗钱犯罪问题[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6 靳高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7 周纪兰;;简论洗钱犯罪问题[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8 姚秋杰;;论社会主义现代化价值观建构[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余建明;;论洗钱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及其预防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朱孟禾;曾祥明;;论律师的反洗钱义务[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娜;危地马拉连出两起重大凶案[N];检察日报;2007年

2 时延安;美国式“打黑”的启示[N];法制日报;2010年

3 贾延宁;意大利犯罪集团富可敌国[N];北京日报;2008年

4 黄春林 张杰;镇江警方摧毁“十三兄弟”黑恶势力[N];法制日报;2006年

5 林颖;英国成为网络犯罪重灾区[N];法制日报;2005年

6 谭继有;求真务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N];四平日报;2005年

7 施曙光(作者系大理州商务局副局长);商务活动要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N];大理日报(汉);2006年

8 孙志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应率先垂范[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9 记者 易运文;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在深召开[N];光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苏励;狠抓反腐倡廉各项工作落实 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N];河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熳;俄罗斯有组织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吴志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城乡叙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宋吉玲;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龚培河;“中轴线”理论及其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比与反思[D];山东大学;2007年

5 郭乃硕;中国共产党治国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郑文涛;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研究(1949年-1978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姜志强;当代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张菊香;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8年

9 刘国华;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立媛;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若干思想探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双其;跨国有组织犯罪初探[D];厦门大学;2007年

2 谢忠心;我国法律关于有组织犯罪规定之缺失及其完善对策[D];湘潭大学;2007年

3 蔡春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旧金山唐人街的堂及其有组织犯罪[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陶冶;欧盟与中国有组织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5 周丽娟;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薛梅;中国与俄罗斯有组织犯罪立法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7 陈璐;《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葛晓忠;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探析及立法完善[D];吉林大学;2005年

9 董延延;试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公平观[D];郑州大学;2006年

10 王娅;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命运的哲学思考[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24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nzuizhian/1924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e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